-
公开(公告)号:CN118739400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28615.X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一种抽蓄电站并网极端故障的紧急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交直流协控总站用于监听第一命令;第一主站层与交直流协控总站通讯连接,用于响应第一命令进行切泵和切负荷;用于监听系统频率,并在系统频率低于预设频率偏差时,发送第二命令;在系统频率低于预设频率减载启动值时,发送第三命令;第二主站层与子站层通讯连接,第二主站用于根据第二命令进行集中切泵,或控制子站层中的各个抽蓄切泵子站进行就地切泵;用于根据第三命令控制执行站进行低频减载切负荷。本发明能够在抽蓄电站并网后发生极端故障的情况下,实现灵活切泵和切负荷,进而使系统频率快速回升并恢复稳定,解决抽水蓄能电站并网后在极端故障情况下的安全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4414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812610.5
申请日:2024-06-22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属于综合能源系统技术领域,首先考虑PIES能量耦合关系,建立含压力能利用的PIES典型架构,进一步地构建基于元件故障机理分析的能源耦合设备运行状态转移模型;然后提出考虑异质能量耦合的最优负荷削减策略,建立设备可靠性参数的解析模型;最后基于序贯蒙特卡洛模拟,进行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可靠性评估。本发明充分考虑包括压差发电设备在内的不同设备故障机理和运行状态差异,全面对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供能可靠性和运行可靠性进行准确评估,避免过高评估系统可靠性水平,相较于传统运行模型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准确性;有助于保证含压力能利用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55206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311240386.9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5 , G06Q10/20 , G06Q50/06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NN‑GRU组合神经网络的GIS运行状态预测方法,包括:获取GIS的在线监测数据,构建GIS状态参量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GIS状态评估,得到状态评估分数,作为预测模型的预测状态参量输入,构建状态预测特征集;采用CNN神经网络深度挖掘所述状态预测特征集与所述状态评估参数之间内在联系的多维特征向量;将所述多维特征向量输入到GRU循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获得GIS状态预测模型;将历史GIS监测数据作为所述GIS状态预测模型的输入,实现对未来时期GIS设备的状态变化预测。该方法有利于掌握GIS设备运行状态发展趋势、实现风险预警;且采用的CNN‑GRU组合神经网络模型与长短期记忆模型、GRU模型相比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与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187795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097655.6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不同决策主体的配电网节能技措多维效益评估方法,其从电网网架结构、电网能效、经济性以及电网环境效益4个维度构建包含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的评价体系,其结合节能措施在电网的实际情况,经过对各评价指标的原值数据的预处理和指标层、准则层权重系数的综合,得到不同节能技术措施在不同的维度对节能效益的影响;通过雷达图法分别对各不同节能技术措施单个评估维度的运行得分结果进行展示,从而使得决策者能够清楚了解配电网的节能效益,进而在不同的决策主体进行决策时只需对准则层四个维度的指标进行赋值,即可得出不同决策主体下对配电网进行节能改造的最优节能技术措施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5325287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119059.3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能源管道传输特性分析方法,包括:确定复合能源管道结构,从外向内依次包括:保温层、外LNG管道、屏蔽层、绝缘层、高温超导电缆和内LNG管道;对复合能源管道进行输电分析,建立复合能源管道输电模型,保证复合能源管道无线路损耗;对复合能源管道进行输气分析,建立复合能源管道输气模型;通过复合能源管道输气模型计算复合能源管道在输送过程中的压力损耗与冷能损耗,建立复合能源管道冷泵站模型;建立复合能源管道能量传输模型,进行复合能源管道传输特性分析。在极大的提高天然气输送效率的同时为高温超导电缆提供工作所需过冷环境,降低了输电过程中的损耗,实现电能与天然气的共同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1882137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789508.X
申请日:2020-08-07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天然气管网压力能消纳的充电设施优化规划方法,其特点是针对天然气管网压力能利用能效低及应用场景适应性不足等问题,基于 分析法建立天然气压力能发电潜力评估模型,进行压力能发电潜力评估及特性分析,考虑交通流量及路网结构,建立充电需求模型计算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需求,再考虑电池供需、功率供需以及站址距离等约束,构建计及压力能消纳的优化规划模型,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进行合理规划。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消纳天然气压力能,更好地指导压力能利用场景下充电设施的规划。
-
公开(公告)号:CN109342909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534820.3
申请日:2018-12-14
Applicant: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电子研究所 ,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R3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12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局部放电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SLLE的电缆附件局部放电模式识别方法,步骤包括:1、在线采集局部放电信号;2、提取局部放电信号中的特征值;3、利用SLLE(监督的局部线性嵌入算法)对特征值进行降低维度处理;4、采用BP神经网络或支持向量机分类器进行放电模式识别。本发明解决了单一特征参数无法全面提取局部放电信号的特征信息的问题,提取出具有较高分类能力的最优特征值,提高了识别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108600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310103805.8
申请日:2023-02-09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23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13/1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海缆埋设深度预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构建海底电缆有限元模型,进行基于有限元法的海底电缆温度场分析;分析海底电缆的载流量和埋设深度对缆芯温度的影响,并分析海底电缆所处的环境温度和埋设深度对缆芯温度的影响;构建载流量、环境温度、埋设深度和缆芯温度的第三关系方程式通式;代入已知海底电缆的缆芯温度、环境温度和载流量,获得海底电缆的埋设深度。该方法利用有限元仿真的方式拟合出海缆埋设深度与缆芯温度、土壤温度、载流量之间的关系方程式通式。实现了在不借助外部硬件设备的情况下,通过实时监测的海缆缆芯温度、环境温度和载流量大小,就能达到对整条海缆的埋设深度监测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81023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67904.4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园区无组织二氧化碳扩散的可视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工业园区内的实时气象数据;根据气象数据以及排放源的实际排放情况,确定扩散参数系数,构建工业园区无组织二氧化碳扩散模型;对多个点源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叠加,基于工业园区无组织二氧化碳扩散模型建立工业园区无组织多点源高斯扩散模型;优化高斯扩散模型,对坐标系和经纬度进行转换,实现二氧化碳浓度扩散可视化。本发明不仅提高了二氧化碳扩散模拟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还使二氧化碳浓度的空间分布更加直观,便于监测和管理,从而显著提升工业园区内二氧化碳排放监测和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环境保护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60237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115789.5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46 , H02J3/38 , H02J9/06 , H02J3/48 , H02J3/50 , H02J3/32 , H02J3/28 , H02J15/00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电网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氢能微电网与配电网协同运行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并网型氢能微电网的设备参数,构建微电网运行模型,微电网运行模型包括运行约束和总运行成本函数;基于IEEE‑33节点配电模型,构建配电网运行模型;采用耦合变量,将微电网运行模型与配电网运行模型耦合起来形成耦合模型,基于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方法求解该耦合模型,分析耦合后配网的峰谷差变化以及微电网的风光消纳;以总运行成本函数为目标函数,采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法实现最优调度,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聚合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接入配电网并就地消纳利用,有效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推动配电网向清洁、低碳的方向发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