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44334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44323.8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福建省高速公路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ETC门架信息缺失情况下的车辆路径还原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利用现有路径标识文件存储路径信息总结车辆的位置和时间信息;基于所述车辆的位置和时间信息统计ETC通行数据缺失情况;通过所述高速公路拓扑图发现为非二义性路径的情况下,从缺失数据待补全记录表中分解路段之间的通行时间,对原有通行数据进行补全;通过所述高速公路拓扑图发现存在二义性路径的情况下,通过分析路径特征及已有ETC通行数据,筛选还原车辆通行路径。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门架路网拓扑的散点信息补全算法,在ETC门架信息缺失情况下提升车辆行驶真实路径还原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186848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075491.5
申请日:2023-01-31
Applicant: 福建省高速公路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重庆交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速公路纵断面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高速公路纵断面设计参数,包括计算步骤:选择代表车型并获取其速度衰减数据;以代表车型的车辆速度衰减数据作为标准,将最小车辆速度衰减时的纵坡坡度作为最大纵坡的临界条件,获取最大纵坡限制表;设置最小行驶行程作为最小纵坡坡长的临界限制,计算不同设计速度下的最小纵坡坡长;以最小车辆速度衰减作为最大纵坡坡长的临界条件,当速度衰减至目标速度时所对应的行驶距离即为最大纵坡坡长,计算出不同设计速度下的最大纵坡坡长;根据停车视距要求计算出凸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从而获取不同设计速度下的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使得超高速公路在具备行车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乘客的舒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66788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099218.5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福建省高速公路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2B6/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基础设施灾变监测的传感光缆,属于光缆技术领域,包括缆芯,所述缆芯包括中心光单元,所述中心光单元内设有光纤,所述缆芯的外部由内至外依次包覆有抗压加强件、第一层抗拉加强件、抗扭加强件、第二层抗拉加强件和外护套,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满足高速公路桥梁与路基灾变检测中“灾变时断裂,正常施工、运营环境下不断裂”的长寿命、高可靠、平衡受力性能需要的传感光缆。
-
公开(公告)号:CN11885477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91582.0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福建省高速公路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栓接预制装配的桥梁护栏提升改造结构,包括混凝土基座、预制混凝土梁节段、大直径高强螺栓和连接件。混凝土基座顶部设有多个预制混凝土梁节段,相邻两个预制混凝土梁节段通过连接件相连接;连接件包括L型螺栓、钢板和槽钢;混凝土基座内设有大直径高强螺栓。本发明保留了混凝土基座的基本结构和坡面形式,混凝土基座的主要承载能力和与桥梁结构连接不变,有效的节省了改造费用和工期,增设预制混凝土梁节段,预制混凝土梁节段内预埋有连接件,使得现场连接作业快速便捷,现场采用吊装安装大幅减少运营期间的布控时间,且预制混凝土梁节段安装后无需养生,可以快速提供防护能力,降低了改造施工期间对交通运营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63958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893474.7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福建省高速公路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F1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波形梁护栏提升改造结构,包括立柱、防阻块、波形板和C型横梁。波形板通过防阻块安装在立柱上,立柱的顶部连接有套管,套管包括外套管和内套管;外套管上设有C型横梁。本申请充分利用立柱,无需全面拆除原有护栏设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材料,符合经济性建设目标与绿色环保理念,通过内、外套管结合的方式对立柱进行加高,提升护栏的防护高度,利用C型横梁对现有护栏进行改造,增强结构的整体刚度,能显著提高波形板的防护能力;且设置紧固夹片作为防阻块与波形板之间的固定连接装置,代替传统的螺栓固定,避免现场开孔螺栓连接,保护原防腐涂层,且采用紧固夹片连接在受到压缩时能较好的传递碰撞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368199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642321.7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福建省高速公路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福州机场复线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时检测填筑工程压实状态的装置及检测方法。一种实时检测填筑工程压实状态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3D相机,所述3D相机适于固定设于压路机上,所述压路机的钢轮适于对填筑工程进行压实,所述3D相机以实时拍摄压实图像,所述压实图像包括钢轮侧区域图像和填筑体侧区域图像;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3D相机通讯连接,所述控制器以对压实图像进行处理得到钢轮侧区域的像素线长度和填筑体侧区域的像素线长度。本发明解决只能间接测试路面压实度、无法实时测量填筑体的压实状态,且压路机的机械参数等外在因素对压实状态判断精准度有影响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实时检测填筑工程压实状态的装置及检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558128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06933.3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福建省高速公路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仿真毫米波雷达的高速路侧感知识别方法,包括:建立虚拟仿真场景模型,研究毫米波雷达回波的产生方法,特别是将其与BART相结合,提供了有用和准确的数据。通过对仿真数据的分析,对毫米波雷达探测目标特定位置信息的性能进行了评估。通过对仿真系统产生的RDM进行图像处理操作,构造了一个简单的交通道路车辆分类数据集。并且设计了一个卷积神经网络,验证了仿真数据的有效性。以马尔可夫模型为样本,通过预测仿真数据的径向距离、径向速度、水平距离和水平速度四个特征值来预测目标轨迹。本发明可为高速路侧部署毫米波雷达的研究提供有用和准确的数据,有助于拓展毫米波雷达在交通领域的应用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752366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00360.3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福建省高速公路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V40/20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2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N3/04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时空残差图卷积神经网络的动作识别方法,包括:基于人体动作视频获取人体关节点数据和人体骨骼数据;构建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多输入分支架构,将人体关节点数据和人体骨骼数据输入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多输入分支架构得到融合特征图;构建基于多尺度时空残差图卷积神经网络,将融合特征图输入多尺度时空残差图卷积神经网络得到动作识别结果。本发明针对人体骨架特征,在数据预处理阶段,将人体关节点数据和人体骨骼数据进行早期融合。在网络结构上,采用分层残差架构,聚合空间图卷积和时间卷积生成的时空特征形成时空残差图卷积模块,从而有效获得空间和时间域中的短期和长期依赖性,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网络参数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973589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63636.5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福建省高速公路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角速度测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外装式钢轮压路机钢轮角速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包括钢轮,钢轮内壁固定连接有金属环,金属环一侧面沿金属环圆周方向固接有若干个指向钢轮轮轴的片状凸起,钢轮的轮轴转动连接有L型安装支架,L型安装支架远离钢轮的轮轴的一端安装有检测组件,本发明的测量装置通过外装的方式安装在钢轮上,使得在加装时不需要对压路机进行拆解,方便安装,并且测量装置的尺寸可以根据不同钢轮的大小进行定制,提高实用性,同时检测过程中采用检测组件对片状凸起进行检测并转换获得钢轮的角速度,相比现有基于位置信息的间接测量方法具有更好的精度,并且不会受到卫星信号覆盖区域的限制,保证角速度测量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7102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0618106.1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福建省高速公路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上下层复合式高速公路的车辆精准识别方法和系统,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利用安装于高速公路各层龙门架的ETC天线,初步识别通过各层龙门架的车辆信息;利用与各ETC天线安装于同一龙门架的雷视一体机,从上层龙门架的初步识别信息中排除误识别的疑似下层车辆。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提升复合式高速公路环境中的车辆识别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