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02994B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0810072135.3
申请日:2008-11-1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分子标记技术鉴定猴头菇猴杰菌种的方法,包括菌丝培养与收集、基因组DNA的提取、SCAR-PCR分子标记的检测建立和SCAR-PCR产物的检测。本发明提供的利用分子标记技术鉴定猴头菇菌种的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所需要的DNA用量少,与常规形态学检测、拮抗试验、出菇试验相比,具有检测时间短、准确性高、容易判断、重复性好等优点。为猴头菇种质资源的利用和新品种的登记工作,提供了快速有效的菌种鉴定体系,对科研和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1392288A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810072137.2
申请日:2008-11-1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区分风尾菇与糙皮侧耳的方法,包括菌丝的培养与收集、基因组DNA的提取、ITS-PCR扩增、特异酶切片段标记的产生和酶切产物的电泳检测。本发明的方法与常规形态学检测、拮抗试验、出菇试验相比,具有检测时间短,只需2-3天时间;以基因组DNA为材料,准确性高、重复性好;检测结果一目了然,容易判断等优点,有效纠正了生产和科研用的糙皮侧耳菌株与凤尾菇菌株相互混淆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1352144A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810071773.3
申请日:2008-09-1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灵芝杂交育种方法,包括亲本菌株选择、菌丝培养、再生培养基配制、菌丝裂解、单细胞再生、单核细胞分离、单核体杂交,杂交菌株培养并筛选。由于灵芝孢子的细胞壁很厚,在人工条件下几乎不萌发,难以进行杂交育种,本发明通过菌丝裂解形成单细胞,并萌发成单核菌株进行杂交育种,整个过程不超过20天即可完成,单核细胞的获得率不低于35%,具有杂交育种的速度快、成功率高、后代遗传性状稳定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03523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218020.5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福建省祥云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23N1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耳风干装置,包括设置有进料口与出料口的风干箱室,所述风干箱室内部沿进料口至出料口的方向设置有呈S形上下循环绕设的链板式输送带,所述链板式输送带的进料端延伸出进料口外部并设置有推入料机构,所述链板式输送带的出料端延伸出出料口外部并设置有喷雾加湿机构。通过链板式输送带来输送银耳,链板式输送带呈S形上下循环绕设,使银耳在风干箱室内部的运行路径长,并通过上下循环运动与热风进行接触与热交换,确保银耳烘干彻底、均匀、高效。喷雾加湿机构用以对烘干脱水后的银耳表面进行适当的喷雾加湿,避免银耳表面过于干脆,使银耳在装袋时不容易因工作人员抓取与放置的施力造成其部分表面碎裂。
-
公开(公告)号:CN114438264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171296.8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秀珍菇RNA病毒检测引物组及检测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检测引物组选自引物组Plp_vir1或引物组Plp_vir2,引物组Plp_vir1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引物组Plp_vir2序列如SEQ ID NO.3~4所示。所述检测方法为提取待测秀珍菇样品的总RNA,反转录成cDNA,然后以反转录的cDNA为模板,以引物组Plp_vir1或引物组Plp_vir2进行RT‑PCR扩增,凝胶电泳检测扩增产物,并对电泳结果进行判断,确定待测秀珍菇样品是否携带RNA病毒。本发明结果判定简单,操作便捷,成本低,具广泛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063534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010860991.6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 福建万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真姬菇菌株农万真1号,在2020年6月15日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201。本发明所提供的‘农万真1号’菌种具有萌发期芽多,采收期整体饱满均匀,菌柄细、短、硬度好,耐贮藏,菇体白等优良真姬菇(白玉菇)菌种的品质特点。且‘农万真1号’在生产性试验中平均鲜菇产量达到275.9g/瓶,平均单产比对照品种高10%以上(差异极显著),菌盖厚度、菌柄直径比B01小(差异显著),更适合作为白玉菇进行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1518708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540275.X
申请日:2020-06-1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N1/14 , C12Q1/6895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易开伞的黄色金针菇菌种‘农金49’及其分子标记鉴定方法,属于金针菇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白色金针菇‘农金7号’和黄色金针菇‘G‑20’为亲本进行杂交选育出稳定性好,菌盖浅黄色、不易开伞,单根子实体间不易粘连,菌柄长、整齐度好,产量高,具有很好地开发应用前景的黄色金针菇‘农金49’菌株。该菌株已于2019年12月5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NO:M20191019。同时提供了该菌株专一性强、操作简便的分子标记鉴定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894470A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911261676.5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N1/14 , A01H15/00 ,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香菇‘农香5号’及其分子标记鉴定方法,属于香菇领域。本发明以香菇‘808’和香菇‘L26’为亲本进行杂交选育出菌种稳定性好、出菇温度高、出菇时间短、子实体朵形好、潮次之间短,产量高,具有很好地开发应用前景的‘农香5号’香菇菌种。该菌种已于2019年12月5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NO:M 20191018。同时提供了该菌种专一性强、操作简便的分子标记鉴定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312920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410558623.0
申请日:2014-10-1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姬松茸领域,更涉及一种姬松茸菌种液氮保藏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将姬松茸接种于M3培养基培养,10~12wt%甘油作为姬松茸菌种液氮保藏的保护剂,采用如下降温程序:在常温下以4℃/min降至4℃,再以1℃/min降到‑40℃,后放入液氮罐中保存,30℃恒温水浴锅解冻。本发明申请人从培养基筛选、培养基条件、液氮降温程序等因素进行优化,寻找一种适合姬松茸菌种液氮保藏的方法,为姬松茸的科学研究与生产应用提供菌种保障。姬松茸菌种在这种保藏方法下,存活率达100%,且生长速度快,菌丝生长旺盛,其活力也高,不易发生变异,可长期保藏,避免为保持其存活需要定期转接而发生菌种污染、活力降低等不利因素。
-
公开(公告)号:CN104068449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267889.X
申请日:2014-06-17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23L3/34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裙竹荪抑菌活性单体的分离纯化方法,本发明的长裙竹荪抑菌活性单体的分离纯化方法,包括长裙竹荪子实体预处理、浸提、萃取、硅胶柱层析、反相硅胶柱层析。长裙竹荪不仅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具有健脾益胃、降血脂、降血压,抗肿瘤、抗凝血、消肿止痛、抗艾滋病、刺激免疫、抗辐射以及较强的抑菌防腐作用,竹荪与肉共煮,肉不易变质,是一种天然的食品防腐剂。从长裙竹荪中分离出具有抑菌活性的单体,它可以开发成一种天然防腐剂应用于食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