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轴组件、转子及电机
    4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819654U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20109246.6

    申请日:2018-01-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子轴组件、转子及电机,转子轴组件包括:磁芯;第一端轴;第二端轴;防护套,防护套上依次设置有第一穿设孔、第二穿设孔和第三穿设孔,第一端轴穿设在第一穿设孔内,至少部分的磁芯设置在第二穿设孔内,第二端轴穿设在第三穿设孔内;防护套的中心线距第一穿设孔的孔壁的最小距离为a,防护套的中心线距第二穿设孔的孔壁的最小距离为b,防护套的中心线距第三穿设孔的孔壁的最小距离为c,其中,a和c中的至少一个与b不相等。本实用新型的转子轴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转子轴组件在装配端轴及磁钢时容易出现轴线不对中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电机转子、电机
    4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386269U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21111171.1

    申请日:2018-07-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转子、电机。该一种电机转子,包括冲片,所述冲片构造有磁钢槽、转轴安装孔,所述转轴安装孔的孔壁上具有定位槽,所述磁钢槽具有N个,所述N个磁钢槽沿所述冲片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定位槽至少具有k个,k=360/N+1,所述k个定位槽沿所述冲片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定位槽具有处于所述冲片径向上的第一对称轴,且相邻的两个定位槽分别具有的第一对称轴形成第一夹角A,所述磁钢槽具有处于所述冲片径向上的第二对称轴,且相邻的两个磁钢槽分别具有的第二对称轴形成第二夹角B,所述A与B不相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机转子、电机,能够极为方便地实现转子斜极,有效消除齿槽谐波,降低了组装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温度检测装置及电机
    4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659099U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20582915.6

    申请日:2019-04-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度检测装置及电机,用于电机转子表面温度检测,包括:温度传感器(1),温度传感器(1)用于检测转子表面温度;固定装置(2),固定装置(2)安装在电机定子(3)的定子槽(4)内,固定装置(2)用于将温度传感器(1)固定在朝向电机转子的位置。本实用新型温度检测装置在不破坏定、转子结构前提下,简化传感器布置方式,降低实施难度,同时避免强电磁对信号传输的干扰,获得较为精准的转子表面实时温度,反馈输入给控制器,从而调节电机输出性能,控制进一步的温升,保证电机转子磁钢性能稳定在工作点附近。(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压缩机及其电机
    4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170144U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821879676.2

    申请日:2018-1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及压缩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包括机壳与安装于所述机壳的转轴和转子,所述转子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且所述转子设置有冷却通孔,所述冷却通孔沿所述转子的轴向贯穿所述转子;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配设有冷却液供口,所述导流槽与所述冷却通孔连通,所述导流槽为螺旋状结构。在旋转的转子和螺旋状的导流槽的共同作用下,自冷却液供口流出的冷却液更容易被导入至冷却通孔内,因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机中转子的冷却效率更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电机壳结构及电机
    4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955785U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21750392.3

    申请日:2018-10-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机壳结构及电机,其包括具有定子容纳腔的壳体及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件及固定组件,所述支撑件构造为一端沿定子的轴向和径向限制所述定子,另一端通过所述固定组件装配于所述壳体上。本申请提供的电机壳结构及电机中,在壳体与定子之间增加支撑组件,以沿定子的轴向与径向完全固定定子,避免定子在电机内发生轴向和径向位移,提高电机在受到汽车加速、刹车等情况时的可靠性,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支撑组件承受定子运行中产生的轴向力与径向力,可降低定子与壳体的过盈量,从而降低壳体的加热温度,避免铝制壳体加热产生变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