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05647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076375.5
申请日:2016-02-0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63 , Y02P80/15 , F24D3/18 , B01D53/56 , B01D53/78 , B01D2257/404 , F23J15/04 , F23J15/06 , F23J2215/10 , F23L7/002 , F23L2900/07008 , F24D2200/18 , F24D2200/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协同净化、全热回收型燃气热电联产系统,包括热电厂余热利用系统和热力站,热电厂余热利用系统通过热网供回水管道与热力站连接;热电厂余热利用系统包括空气加湿装置、气水热塔、水水换热器、吸收式热泵、蒸汽-水换热器和凝汽器;在热电厂内,通过给空气加湿,提高烟气露点温度,在热力站采用进一步降低回水温度的方法,将热网回水降低至10℃甚至更低,两种手段集成,实现烟气余热和乏汽余热的全部回收,同时在分段烟气余热回收喷淋水路上设置加药口,在余热回收的同时实现洗涤烟气的作用,达到良好的脱硝效果,同时中和酸性凝结水,达到排放标准,集余热回收、烟气净化于一体,本发明适用于燃气热电厂、生物质热电厂等,可进一步推广至燃煤热电厂及锅炉中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542446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310445519.6
申请日:2013-09-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IPC: F24D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补燃型吸收式换热机组,该换热机组包括吸收式热泵、水-水换热器和水路系统;吸收式热泵主要由热水发生器、冷凝器、吸收器、蒸发器和直燃发生器组成;水路系统分为一次侧水路系统和二次侧水路系统两部分:一次侧水路系统依次连接热水发生器、水-水换热器的高温侧和蒸发器后返回集中热源;二次侧水路系统分为至少两路,一路连接吸收器和冷凝器,另一路连接水-水换热器的低温侧,然后两路二次网回水汇合成一路后返回热用户。本发明利用热水与燃气等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共同作为机组的驱动热源,较大幅度的增大了集中供热系统一次侧热水的供、回水温差,从而可以大大减少管路系统的初投资和水泵运行电耗,为利用热源低品位热能甚至废热余热等创造了条件,从而提高系统综合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供热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721538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10743856.3
申请日:2013-12-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气烟气余热及冷凝水回收与脱硝一体化处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直接接触式喷淋塔、喷射装置、臭氧发生器、水质处理装置、循环水泵、热泵和喷淋装置;直接接触式喷淋塔具有烟气出口和入口烟道,入口烟道中设置喷射装置,喷射装置通过鼓风机与臭氧发生器连通;直接接触式喷淋塔底部具有水箱,水箱侧外壁设有溢流口;水箱底部设置有循环冷却水出口,循环冷却水出口通过循环水泵连通热泵冷端入口,同时循环水泵入口连通碱液箱;热泵冷端出口连通喷淋装置,喷淋装置设置在直接接触式喷淋塔内。本发明可以广泛用于集中供热热源的天然气锅炉房、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厂以及燃气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的天然气烟气的综合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3696820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711521.3
申请日:2013-12-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F01K2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乏汽余热回收机组,包括一主要由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吸收器组成的吸收式热泵,凝汽器,分别与凝汽器、发生器和蒸发器相连通的乏汽管路,以及依次与冷凝器、凝汽器和吸收器相连通的热水管路;乏汽通过乏汽管路分别在凝汽器、发生器和蒸发器中释放热量,热水则通过热水管路依次在冷凝器、凝汽器和吸收器中吸收乏汽释放的热量被梯级加热。本发明通过将吸收式热泵与凝汽器进行合理组合利用,一方面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通过合理布置保证乏汽在换热管内流动顺畅,实现了在蒸发器双侧相变换热的过程,另一方面按照“能级匹配,阶梯利用”的原则将热水依次在冷凝器、凝汽器和吸收器中进行梯级加热,实现了乏汽与热水的换热过程,最终可以产生出比乏汽温度更高的热水。
-
公开(公告)号:CN103542446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445519.6
申请日:2013-09-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IPC: F24D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补燃型吸收式换热机组,该换热机组包括吸收式热泵、水-水换热器和水路系统;吸收式热泵主要由热水发生器、冷凝器、吸收器、蒸发器和直燃发生器组成;水路系统分为一次侧水路系统和二次侧水路系统两部分:一次侧水路系统依次连接热水发生器、水-水换热器的高温侧和蒸发器后返回集中热源;二次侧水路系统分为至少两路,一路连接吸收器和冷凝器,另一路连接水-水换热器的低温侧,然后两路二次网回水汇合成一路后返回热用户。本发明利用热水与燃气等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共同作为机组的驱动热源,较大幅度的增大了集中供热系统一次侧热水的供、回水温差,从而可以大大减少管路系统的初投资和水泵运行电耗,为利用热源低品位热能甚至废热余热等创造了条件,从而提高系统综合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供热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269442B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110195467.2
申请日:2011-07-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华清泰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集中供热领域的一种利用热泵技术提高集中供热管网供热能力的供热系统。该系统包括集中供热管网,集中供热管网分为一次网和二次网,该系统还包括吸收式热泵机组,一次网供水管路通过管道与吸收式热泵机组的发生器相连,以一次网供水作为吸收式热泵机组的驱动热源;一次网回水管路通过管道与吸收式热泵机组的蒸发器相连,以一次网回水作为吸收式热泵机组的低温热源;二次网回水依次进入吸收式热泵机组的吸收器和冷凝器被加热升温,作为二次网供水输出。本发明可以使一次网的供、回水温差进一步增大,提高供热管网输送热量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949612B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010265598.9
申请日:2010-08-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华清泰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 Y02E2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供冷方式技术领域的一种利用城市热网驱动的供冷方式,是一种利用热网热水驱动吸收式制冷机、溶液除湿机来实现用户处的制冷除湿目的,同时,驱动制冷除湿后的热网水可用于生活热水预热,并可进一步通过地埋管将热量回灌至地下,从而逐步降低热网回水温度,回灌至地下的热量冬季可提取出用于供热。在电厂内部,采用凝汽器、蒸汽吸收式热泵和汽-水换热器组合加热的方式,实现热网回水梯级加热。该种方式较常规的分布式供冷方式及集中供冷水的方式,可以在制冷季利用闲置的城市热网资源,增加热电厂的热负荷,回收电厂循环水余热,并利于削减空调负荷造成的电力高峰甚至节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095286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110026935.3
申请日:2011-01-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华清豪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F25B3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一种回收低压蒸汽余热的吸收式热泵蒸发器结构,属于暖通空调设备领域。由于低压蒸汽体积流量很大,流动过程中产生的阻力也会相应增大,回收低压蒸汽余热需要更大的流通截面积,本发明中的蒸发器中换热管束采用沿机组宽度方向水平布置或者沿高度方向垂直布置,增大了低压蒸汽流动通道的截面积,以保证低压蒸汽流动顺畅。低压蒸汽作为低温热源在蒸发器的换热管束内放热凝结成水后排出;冷剂水在换热管束上方喷淋,吸收低压蒸汽的冷凝热后蒸发变成冷剂蒸汽,冷剂蒸汽进入吸收器中被溶液吸收。本发明用于回收低压蒸汽余热的吸收式热泵机组,能回收低压蒸汽余热,并产生较高温度的热水供生产、生活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858231A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1010141597.3
申请日:2010-04-0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环能瑞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为主的能源供应系统属于能源技术领域。该系统在热源侧采用烟气冷凝换热器、凝汽器、蒸汽型吸收式热泵、高温烟气换热器、汽-水换热器组合加热的方式;热网回水直接回收低温烟气冷凝余热、高温烟气余热或凝汽余热,同时利用抽汽驱动的蒸汽型吸收式热泵回收凝汽排热或烟气部分余热。冬季供热时用户端利用补燃热水型吸收式热泵和水-水换热器加热二次热网水供热,同时从浅层土壤源、地下水源或地热水资源中提取低品位的热量用于供热;夏季热网热水在用户端利用热水型吸收式热泵制冷、溶液除湿空调除湿及生活热水预热。与常规系统相比,本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有很大提高,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650095A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910091944.3
申请日:2009-09-0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环能瑞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 Y02B30/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的多级吸收式制冷/热泵机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级发生—冷凝单元和单级吸收—蒸发单元、溶液热交换器、节流装置、仪表、阀门及连接管路组成,单级发生—冷凝单元由绝热发生器和常规冷凝器组成,单级吸收—蒸发单元由绝热吸收器和蒸发器组成,各个单级发生—冷凝单元之间以串联方式连接,各个单级吸收—蒸发单元也以串联方式进行连接。制冷工质稀溶液在各个绝热发生器内逐级加热、闪蒸,闪蒸后的浓溶液在各个绝热吸收器内逐级冷却、吸收冷剂蒸汽变成稀溶液,冷剂液在各个蒸发器内逐级节流降压、蒸发,通过逐级变温换热,减小换热温差,降低换热过程的不可逆损失,有利于提高设备性能,方便设备检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