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952577A
公开(公告)日:2007-04-25
申请号:CN200610114685.8
申请日:2006-11-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新疆绿色使者空气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串片管式逆流空气冷却器,属于换热器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含有一组肋片、一组盘管、进水管、出水管、进水集水管和出水集水管;所述每根进水管在与风流向平行且与肋片垂直的平面上盘绕,最后从进风面流出;空气从进风面流入逆流换热器,被其流向上的每排盘管冷却,温度达到最低后,从出风面流出;冷水首先进入进水集水管,之后分为多股分别流入进水管,冷却迎面而来的空气,温度达到最高后,流入布置在进风面的出水管,最后统一流入出水集水管,汇成一股后流出。与常规空气冷却器相比,本冷却器可以实现高换热效率、低水阻设计,节省了换热系统的投资,同时减小了输送冷水的运行费用,是一种节能高效的表面式空气冷却器。
-
公开(公告)号:CN1916506A
公开(公告)日:2007-02-21
申请号:CN200610112862.9
申请日:2006-09-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电厂循环冷却水作为热泵低位热源的供热系统,属于热工技术领域。它主要含有电厂凝汽器、电厂冷却装置、循环水泵、热网泵,将电厂凝汽器出来的原本送往冷却装置的循环冷却水引出,通过供水管线由热网泵输送到用户处,设置在用户处的热泵装置将循环冷却水中的余热取出并升温后供热,循环冷却水在用户热泵中放热降温后再通过回水管线返回电厂凝汽器入口,在凝汽器中吸热升温后再输送到用户。由于本发明通过热泵技术将电厂循环冷却水余热利用起来,相当于在不增加电厂容量的情况下,扩大了电厂的供热能力。管网中输送的是低温循环水,对管道保温要求低,散热损失小,热泵的高效特点也使综合能源利用效率高于常规的锅炉房供热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299084C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200410009292.1
申请日:2004-07-0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空调系统的双温冷水/冷风机组,属于制冷与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它是由低压级压缩机和高压级压缩机组成的双级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器、高压级节流阀、中间冷却器、低压级节流阀、低温蒸发器/蒸发式空气冷却器、高温蒸发器和蒸发压力调节阀构成。其结构特点是,高温蒸发器的内部为中温冷水通道的盘管换热器,设置在中间冷却器液态制冷剂中以制取中温冷水。中间冷却器中未被蒸发的液态制冷剂经低压级节流阀进入低温蒸发器/蒸发式空气冷却器,制取低温冷水或冷风。本发明既能提供7℃左右的低温冷水或冷风、又能提供18℃左右中温冷水,可为“冷辐射吊顶+独立新风系统”的空调系统方便地提供双温冷源。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能效比高、施工简便、易于普及和推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896616A
公开(公告)日:2007-01-17
申请号:CN200610012268.2
申请日:2006-06-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华创瑞风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泵驱动的以吸湿溶液为循环工质的新风处理机组,属于能源技术领域。所述机组含有气液直接接触喷淋模块A、B、C、D、E,溶液自循环泵,级间溶液泵,板式换热器,空气回热器,热泵系统;所述喷淋溶液采用级间大循环的方式,依次经过喷淋模块C、B、A、D、E、C,实现溶液的浓缩再生与除湿的循环过程;或者采用仅在热泵对应级内的模块循环的方式,在模块B、E之间和在模块C、D之间循环。本机组以具有吸湿性能的溶液为工作介质,将溶液除湿处理系统和热泵系统相结合。热泵系统中蒸发器的冷量和冷凝器的热量均得到了有效的利用,蒸发器的冷量用于降低溶液温度从而提高其除湿能力,冷凝器的热量作为溶液浓缩再生的热源。
-
公开(公告)号:CN1865788A
公开(公告)日:2006-11-22
申请号:CN200610012262.5
申请日:2006-06-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华创瑞风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暖通空调领域用的利用冷却水作为冷源的热驱动溶液新风处理机组,属于能源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由单元喷淋模块和直接蒸发冷却装置两部分组成;所述单元喷淋模块含有板式换热器2、气液直接接触模块A~D和溶液自循环泵3;所述直接蒸发冷却装置含有气液直接接触模块E、水泵4;所述在单元喷淋模块中,有溶液自循环泵分别控制模块A~D内部的喷淋溶液的流量,另有一个系统循环泵控制浓溶液在模块A~D之间的级间流量;由于本发明利用冷却水为冷源带走除湿过程潜热,利用浓溶液依次通过多级除湿模块处理出足够干燥的新风,同时采用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得到合适的送风温度。从而不需外部冷源,即获得了足够干燥、温度接近室温的送风。
-
公开(公告)号:CN1862150A
公开(公告)日:2006-11-15
申请号:CN200610012260.6
申请日:2006-06-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华创瑞风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IPC: F25B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热水作为驱动能源的溶液再生装置,属于能源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由分级再生器和热回收装置组成;所述分级再生器含有气液直接接触模块、板式换热器、溶液泵组成;所述热回收装置含有回收排风热量的空气显热回收器、回收流出再生装置的浓溶液的热量的板式换热器。由于采用热水作为驱动能源,通过多级串接的方式,级间溶液与再生空气逆流流动进行热质交换,有效的实现了传质驱动力的均匀分布,提高了再生效率,为夏季高效利用热电联供系统的排热提供了条件。另外,对于溶液除湿空调系统而言,能量是以化学能而不是以热能的形式存在,所以其蓄能能力很大,而且在一般的存储条件下不会发生耗散、蓄能稳定,有利于系统的运行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862121A
公开(公告)日:2006-11-15
申请号:CN200610012267.8
申请日:2006-06-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华创瑞风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利用溶液为辅助工质的温、湿度独立控制型空调系统,属于能源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制冷循环系统与溶液循环系统;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含有压缩机、蒸发器、膨胀阀和冷凝器;所述溶液循环系统含有除湿装置A、再生装置B、溶液贮液器、溶液泵、混液阀、调节阀;由于本空调器增加了溶液循环系统,将制冷系统与溶液循环系统结合起来,可以实现精确的温、湿度独立控制调节。采用溶液除湿的方式,蒸发器不承担湿负荷,蒸发温度比常规空调系统提高10℃左右,系统的制冷效率提高10~30%。另外,有些地区在冬季需要空调系统对空气进行加湿处理,一般还需要另外的加湿设备,本空调器通过对溶液浓度的调节控制,很容易实现冬季的加湿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232607C
公开(公告)日:2005-12-21
申请号:CN03146202.2
申请日:2003-07-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空气调节的除湿溶液,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所用的除湿溶液。本发明中以10份的溴化锂溶液为基料,通过常规乳化的方式将0.8~1.2份的相变材料溶于其中,所选择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在15℃~35℃。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不变换吸收器结构的情况下,按常规的设计即可实现对空气的恒温除湿,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693779A
公开(公告)日:2005-11-09
申请号:CN200510011827.3
申请日:2005-05-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F24F3/1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溶液全热回收装置的新风处理系统,属于能源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处理系统含有气液直接接触模块1、板式换热器2、溶液泵3、补水阀4、溶液阀5;所述新风处理系统分为上、下两层通道,上层通道是回风处理通道,下层是新风处理通道;所述上层通道由气液直接接触模块A、C、E组成,下层通道由气液直接接触模块B、D、F、G组成;所述气液直接接触模块A与B、C与D、E与F组成三级全热回收系统。本新风机组由于采用了溶液全热回收装置、可调温的单级喷淋模块,因此新风处理能耗低,溶液的喷洒可以除去空气中的尘埃等有害物,能够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可以避免新风与排风之间的交叉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200228C
公开(公告)日:2005-05-04
申请号:CN02155301.7
申请日:2002-12-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3/14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吸湿溶液为循环工质的全热交换方法及其装置,属于空调领域。本发明具备成本低廉、便于制造和使用、压力损失小的优点。本发明方法的步骤为:1)水泵从底部溶液槽中把溶液打到上部填料的顶部喷淋;2)室外低温干燥的空气与上部填料中的吸湿溶液接触,溶液被降温浓缩,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都增高;3)被加热加湿的空气进入空调箱里进一步处理或者直接送入室内作为新风;4)上部填料中冷却浓缩后的溶液经过隔板均匀的分布到下部填料中;5)室内高温高湿的空气与下部填料中的吸湿溶液接触,溶液被加热稀释,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都降低并且排出外部;6)下部填料中被加热稀释的溶液重新回到底部溶液槽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