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99062B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0910185018.2
申请日:2009-10-28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南京河海科技有限公司
IPC: F03D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叶式的直叶片升力型风轮,包括风轮轴以及设置在所述风轮轴上的2个或2个以上升力型叶片,在所述的风轮轴上还设置有一可绕风轮轴转动的支架,所述的支架为一穿过风轮轴轴心的直线支架,在所述的支架上设置2个导向叶片以及使所述导向叶片处于相对静止的尾舵,所述的两个导向叶片固定在所述支架的两端,且两个导向叶片的导向端方向相向,所述的尾舵中心所在平面与所述的支架垂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风轮轴上同时设置2片导向叶片和2片或2片以上的升力型叶片,利用两片导叶叶片对风向的导向,可使风能利用率比现有升力型垂直轴风轮高2%。
-
公开(公告)号:CN102251921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170529.4
申请日:2011-06-2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南京河海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升力型风轮及控制转速与功率的方法,其中升力型风轮包括风轮主轴、支撑件以及至少两个升力型叶片,支撑件包括内支撑件以及外壳,外壳套设在内支撑件上,升力型叶片通过所述的内支撑件固定在风轮主轴上,所述的外壳的截面为翼型,在风轮主轴上还设置有一驱动控制器,驱动控制器包括电机、驱动齿轮和被动齿轮,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的驱动齿轮的轮轴连接,被动齿轮固定在所述的外壳上,被动齿轮与所述的驱动齿轮啮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风轮在额定转速内,支撑件的外壳不发生扭转,处于水平位置;在超过额定转速后,驱动控制器发出扭转动作,外壳发生扭转,阻尼作用增加,从而限制风轮的转速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1885284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27459.2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填充组合物微粒,该组合物在斜温层蓄热热解反应器用于构建内部流动通道,起到:增强流动通道的机械稳定性,保证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和耐用性,提高热解反应器内部的热传递效率等作用。所述微粒包含:至少一种类型的镍基催化剂,以及热固性双酚A型液体环氧树脂;其中,双酚A型液体环氧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的Z‑平均值(Mz)至少为2400,并且用于描述树脂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宽度的信息的Mz/Mw不超过2.5,这使得双酚A型液体环氧树脂分子量分布较为均匀;同时,所述镍基催化剂分散在所述热固性双酚A型液体环氧树脂中。所述微粒使得填充物可以获得具有诸如出色储存稳定性和均匀分散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81321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27799.5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C09K5/10
Abstract: 一种用于斜温层蓄热热解反应器内蓄热增强剂,其中,玉米芯浆糊用作载体。玉米芯浆糊的使用为斜温层蓄热热解反应内蓄热增强剂器提供了容易获得、成本有效、丰富并且环境友好的替代物。斜温层蓄热热解反应器的整个颗粒床层在传热工质的流动管道路线上形成巨大的流动阻力。同时由于颗粒床层在传热工质流过时可能带来颗粒的移动和挤压,从而造成颗粒的间隙改变,使得斜温层蓄热热解反应器中局部的蓄热性能降低。使用改进的蓄热增强剂,避免了蓄热性能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76780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26994.6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安装到斜温层蓄热热解反应器进料通道旁边的固定设备。该固定设备具有液体喷头,其被布置为突出到进料通道上方。液体喷头具有布置为用于通过液体喷头连接到液体工质源的喷嘴。固定设备还包括气体工质输送出口,用于输送气体工质,以混合气体与液体工质。该输送口被布置为经由气体管道连接到气体工质源,气体管道具有在管道的第一端部和管道的第二端部之间延伸的侧壁。管道的第一端部被连接到气体工质源,管道的第二端部形成或被连接到所述气体工质输送出口。根据本发明,出口跨管道的第二端部延伸,而不是被设置在管道的侧壁上。
-
公开(公告)号:CN11862311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27186.1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包括一种端口连接件,该连接件设计有独特的对接结构和密封机制,能够实现反应器口和导管的快速、紧密的连接和脱连。在理想的实施例中,描述了用于快速地将双向导管与反应器旋转接头连接和脱连的快速连接用联接件,将热空气从加热器输送到反应器,也可以将反应产物或废气从反应器输送出去。
-
公开(公告)号:CN11742199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501834.6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28 , G06N3/0442 , G06F113/06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风速短期预测的减少风电场机组误操作的方法,包括:步骤一、获取整个风电场的布局信息,得到风电场测风塔位置并提取测风塔记录的历史风速数据;步骤二、基于历史实测风电场测风塔位置风速信息和当前时刻的自然来流风速,利用采用人工智能建模方法预构建的预测模型对未来时刻的自然来流风速进行预测,得到短期预测风速ut,0;步骤三、根据预测得到的测风塔位置处的自然来流风速ut,0,结合整个风电场的布局信息,基于带迟延的尾流模型,计算得到考虑迟延的各机组风轮处有效来流风速u(T,j);步骤四、基于预测得到的各风力机轮毂处的有效来流风速,在通过风机启停控制和变桨距控制来达到优化目。
-
公开(公告)号:CN109255184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811053795.7
申请日:2018-09-1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机全尾流场风速分布的确定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涡尾迹模型确定风力机近尾流风速分布;根据工程尾流模型确定风力机远尾流风速分布;根据近尾流风速分布和远尾流风速分布分别确定2D位置处和3D位置处的风速;根据2D位置处和3D位置处的风速以及修正公式对尾流半径进行修正;进而根据修正后的尾流半径对近尾流风速分布和远尾流风速分布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近尾流风速分布和远尾流风速分布;根据修正后的近尾流风速分布和修正后的远尾流风速分布,确定所述风力机全尾流场的风速分布。本发明提供的风力机全尾流场风速分布的确定方法及系统能够拟合出全尾流场风速分布,不仅精度上满足工程需要,而且大大缩减了计算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167112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711446878.8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1 , Y02E1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风力机叶片表面的智能涡流发生器装置,属于风力机的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涡流发生器组、控制盒、至少一个转轴、至少一个弹簧片,控制盒设置在风力机叶片的材料内部并与风力机叶片迎流面刚性连接,各转轴安装在控制盒上,每个涡流发生器组套设在一个转轴上,弹簧片的一端与一个转轴固定连接,弹簧片的另一端固定在控制盒上,弹簧片的弹力系数为套设在与其连接的转轴上的涡流发生器组离心偏转力和风力机叶片转速的线性系数,各弹簧片的弹力系数随风力机叶片展向位置的延伸而递增,该装置在任何工况下都能达到最大改善叶片流场的作用并保持阻力最小的状态,进而提高了风力机叶片的风能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255184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1053795.7
申请日:2018-09-1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机全尾流场风速分布的确定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涡尾迹模型确定风力机近尾流风速分布;根据工程尾流模型确定风力机远尾流风速分布;根据近尾流风速分布和远尾流风速分布分别确定2D位置处和3D位置处的风速;根据2D位置处和3D位置处的风速以及修正公式对尾流半径进行修正;进而根据修正后的尾流半径对近尾流风速分布和远尾流风速分布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近尾流风速分布和远尾流风速分布;根据修正后的近尾流风速分布和修正后的远尾流风速分布,确定所述风力机全尾流场的风速分布。本发明提供的风力机全尾流场风速分布的确定方法及系统能够拟合出全尾流场风速分布,不仅精度上满足工程需要,而且大大缩减了计算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