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18041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280053846.0
申请日:2012-11-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1/055 , B22F3/10 , B22F3/162 , B22F3/26 , B22F2998/10 , C22C28/00 , C22F1/16 , H01F1/0577 , H01F41/0253 , H01F41/0293 , B22F2009/048 , B22F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晶界相不包含Dy、Tb这样的重稀土金属、浸透有与以往的稀土类磁石相比在低温下提高矫顽力(特别是高温气氛下的矫顽力)的重整合金、而且矫顽力高、磁化也比较高的稀土类磁石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稀土类磁石(RM)由纳米结晶组织的RE-Fe-B系(RE:Nd、Pr中的至少一种)的主相(MP)与存在于主相(MP)的周围的RE-X合金(X:是金属元素且不包含重稀土元素)的晶界相(BP)构成,各个主相(MP)在各向异性轴取向,并且,从与各向异性轴正交的方向看到的主相的平面形状呈四边形或与其近似的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5103246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80018806.1
申请日:2014-03-3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41/0266 , C21D6/007 , C21D8/005 , C21D8/1211 , C21D8/1216 , C22C38/002 , C22C38/005 , C22C38/10 , H01F1/0576 , H01F1/0577
Abstract: 一种制造方法包括通过进行第一热加工制造稀土磁体前驱体(S'),其中,烧结体的两个侧表面平行于挤压方向且彼此相对,一个侧表面被带到约束状态以抑制变形,而另一侧表面被带到非约束状态以允许变形;和通过进行第二热加工制造稀土磁体,其中,所述稀土磁体前驱体(S')的两个侧表面(S'1、S'2)平行于所述挤压方向,在所述第一热加工中处于所述非约束状态的侧表面(S'2)被带到所述约束状态以抑制变形,而在所述第一热加工中处于所述约束状态的侧表面(S'1)被带到所述非约束状态以允许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4737251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80055338.0
申请日:2013-10-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41/0266 , B22F3/14 , B22F3/17 , B22F3/20 , B22F2003/208 , B22F2998/10 , B22F2999/00 , C22C28/00 , H01F1/0576 , H01F41/0273 , B22F2202/05 , B22F2009/048
Abstract: 提供一种稀土类磁铁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在经过热塑性加工制造稀土类磁铁时,不使加工成本增加,能够制造在所制造的稀土类磁铁的全部区域中取向度高、剩余磁化高的稀土类磁铁。本发明的稀土类磁铁的制造方法包括将成为稀土类磁铁材料的粉末加压成形来制造成形体(S)的步骤、和对成形体(S)实施热塑性加工来制造稀土类磁铁(C)的步骤,热塑性加工包含挤压加工和镦锻加工这两个阶段的步骤,在挤压加工中,将成形体(S)收纳在阴模(Da)中,用挤压冲头(PD)对该成形体(S’)进行加压,一边减少成形体的厚度一边挤压来制造板状的稀土类磁铁中间体(S”),在镦锻加工中,将稀土类磁铁中间体(S”)在厚度方向进行加压,减少厚度来制造稀土类磁铁(C)。
-
公开(公告)号:CN104737244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80055146.X
申请日:2013-10-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28/00 , C22C33/02 , C22C2202/02 , H01F1/0577 , H01F41/029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主相的尺寸较大的稀土类烧结磁铁及其制造方法,提供不使用Dy等重稀土类元素而制造的矫顽力性能优异的稀土类烧结磁铁及其制造方法。一种稀土类烧结磁铁(M),包含RE-T-B系的主相(C)和位于该主相(C)的周围的晶界相(B),所述晶界相(B)包含RE元素和T元素,RE为Nd或Pr,T为Fe、或Fe和置换了一部分Fe的Co,晶界相(B)中的T元素的浓度为60原子%以下,晶界相(B)的厚度从稀土类烧结磁铁(M)的表面(S)朝向内部变薄,位于稀土类烧结磁铁(M)的表层的区域(SA)的晶界相(B)的平均厚度为10nm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098155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180026482.2
申请日:2011-09-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41/005 , B22F3/1028 , B22F3/1035 , B22F3/14 , C22C38/005 , H01F1/0576 , H01F1/0577 , H01F41/0273
Abstract: 提供一种不大量地添加Dy、Tb等稀有金属便能提高矫顽力的各向异性稀土类磁铁的制造方法。该稀土类磁铁的制造方法包括使成型体与含有稀土类元素的低熔点合金熔融液接触的工序,所述成型体通过对稀土类磁铁的组成的烧结体施加用于赋予各向异性的热加工而获得。
-
公开(公告)号:CN101218048B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680024997.8
申请日:2006-07-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004 , B22D19/0009 , C23C4/02 , F05C2251/048 , Y10T29/49272
Abstract: 一种用于发动机气缸体的气缸套。仅在气缸套外表面的上部区域上进行粗糙化处理。与气缸套外表面的下部区域相比,这在上部区域增大了与喷涂层的附着性。因此,在气缸套的轴向方向上产生了导热性差异。这将气缸孔的壁温保持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尽管在气缸套外表面的下部区域的附着性低,但瓶颈状的突起部也分布在气缸套外表面上。这样,气缸套和喷涂层之间的接合强度以及气缸套经由喷涂层和气缸体之间的接合强度是足够的。这可保持气缸孔的圆度,并防止燃料效率由于排气损失和机械损失而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829778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158855.9
申请日:2006-07-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9/0009 , B22D19/0081 , F02F1/004 , F02F2200/06 , F05C2251/048 , Y10T29/492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在气缸体中的用于镶铸的气缸套。所述气缸套具有外圆表面,以及在所述气缸套的轴向方向上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在所述外圆表面的对应于所述上部的部段内形成有高导热性膜,在所述外圆表面的对应于所述下部的部段内形成有低导热性膜。所述高导热性膜和所述低导热性膜在所述外圆表面的对应于所述中部的部段内层叠,从而形成层叠膜部分。结果,沿气缸的所述轴向方向的温差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01631896A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880006343.1
申请日:2008-06-1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4/04 , H01L21/4871 , H01L23/3735 , H01L2224/32225 , Y10T428/2499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被膜的成膜方法,即使使用低压的压缩气体,将金属粉末以固相状态直接喷射到基材上而形成被膜时,仍能提高该金属粉末的附着效率。一种成膜方法,将固相状态的金属粉末(p)与压缩气体一起喷射到基材(11)的表面(11a),由所述金属粉末(p)在基材(11)的表面(11a)成膜为被膜(12),其中,作为所述金属粉末(p),使用至少含有表观密度为1.4~2.0g/cm 3 、平均粒径为25μm以下的成膜用粉末的粉末。
-
公开(公告)号:CN100552088C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680025007.2
申请日:2006-07-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4/04 , B22D19/0009 , B22D19/0081 , C23C28/021 , F02F1/004 , Y10T29/49272
Abstract: 气缸套2通过镶铸而被包围在气缸体内。气缸套2包括气缸套本体2a和通过冷喷涂方法形成在本体2a上的金属覆层8。由于金属覆层8在非熔融和无氧的状态下形成,因此在金属覆层8的表面上或内部形成有很少的氧化膜或氧化层。这样,金属覆层8的导热性足够高。结果,从金属覆层8向气缸体的导热性足够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258318A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680032476.7
申请日:2006-07-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9/0081 , B22D19/0009 , C23C4/131 , C23C8/02 , C23C8/10 , F02F1/004 , F02F1/12 , F05C2253/12 , Y10T29/49272
Abstract: 一种气缸套,具有形成有膜的外周向表面。所述膜用于在气缸体与气缸套之间形成间隙。或者,所述膜用于降低气缸套对气缸体的附着性。所述气缸套可抑制气缸温度的过度降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