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掺杂中空球形碳包覆硫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970606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1911148246.2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麦耀华 曾帅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掺杂中空球形碳包覆硫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材料为直径100~400纳米的球形核‑壳结构,外层化学成分包括有占外层总质量分数70%~90%的碳元素和质量分数为5%~20%的氮元素;内层化学成分包括有占内层总质量分数80%~95%的硫元素;内层化学成分占氮掺杂中空球形碳包覆硫正极材料总质量分数的65%~72%。该制备方法包括聚合物物料选择与配比,氮掺杂中空球形碳包覆硫正极材料及电极的制备工艺的优化。本发明解决了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商用的技术关键,采用本发明制备的正极材料能够明显增加电极活性硫的载量,增强锂硫电池电极的循环稳定性能,且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金属锂二次电池用高致密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71518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690067.2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锂二次电池用高致密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固态电解质膜为纯高熔点共晶溶剂或者复合高熔点共晶溶剂压制而成,所述复合高熔点共晶溶剂是指高熔点共晶溶剂与氧化物固态电解质按比例复合,其中高熔点共晶溶剂占固态电解质膜总重量百分比的5%~20%。本发明制备的固态电解质膜,采用无机固态电解质配方,相较于聚合物固态电解质膜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同时共晶溶剂能够在金属锂表面电化学分解并形成稳定的SEI层,具备快速传导锂离子的功能,进一步降低固态电池充放电的极化现象。本发明制备方法的成膜温度低,有效地降低了电池制备的难度和成本,且简单易操作,适合于大规模批量化生产,具备产业化的前景。

    具有形变自适自修复的柔性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463482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010295079.0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形变自适自修复的柔性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柔性电解质膜是由弹性组分、保湿组分、润湿组分以及易吸潮锂盐构成,弹性组分、保湿组分、润湿组分以及易吸潮锂盐的组分配比按固含量的质量比为(1~3):(1~5):1:(4~6);离子传输媒介是由聚合物三维网络结构包裹的易吸潮锂盐吸附空气中的水分构建而成;膜含水量低于4%,离子电导率高于1mS cm‑1,形变可恢复的拉伸率大于200%。将本发明的电解质膜应用于组装柔性薄膜二次电池,满足了可穿戴电子设备对柔性电源的形变自适性强、自修复良好、安全环保等要求,为可穿戴智能设备提供了安全、耐用的柔性电源技术;同时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的工程化。

    一种硒化锑薄膜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28602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1028902.5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硒化锑薄膜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该硒化锑薄膜太阳电池在生长p型硒化锑吸收层之前插入p型硒化锑种子层,并且采用单一连续热过程生长p型硒化锑种子层以及p型硒化锑吸收层,促进晶粒外延和连续性生长,实现具有择优取向的高质量硒化锑薄膜,从而有效的促进电子的抽取和运输,进而提升硒化锑太阳电池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

    一种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及其修饰层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39411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711281967.1

    申请日:2017-12-0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及其修饰层制备方法。该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包括FTO、空穴传输层、修饰层、钙钛矿层、电子传输层、BCP层和电极;所述空穴传输层的材料为NiO,构成修饰层的材料选自乙酰丙酮金属盐和醋酸盐的至少一种。该类修饰材料可以增加电子注入效率,改变空穴传输层的功函,增大器件的短路电流、填充因子和开路电压。并且材料价格低廉,操作方法简便,容易控制,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界面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种调控PEDOT:PSS薄膜组分纵向分布的方法及其薄膜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599922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391948.X

    申请日:2020-05-1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伏太阳电池器件领域,公开了一种通过非极性溶剂调控PEDOT:PSS薄膜组分纵向分布的方法及其薄膜与应用。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基材上沉积A聚苯乙烯磺酸酯溶液,形成湿膜,进行一次退火处理,形成薄膜;在薄膜表面沉积B非极性溶剂,进行二次退火处理,得到组分纵向分布的PEDOT:PSS薄膜。本发明方法实现了PEDOT:PSS薄膜组分在垂直方向上的重新分布,使PSS更多地沉积到底部以钝化硅片表面缺陷态,而PEDOT更多地积累于表面以促进载流子提取,少子寿命高达250μs以上;基于其得到的器件,光电转换效率最高可达13.78%,提高了17%;可广泛应用于太阳电池、硅片检测及硅片制造业中。

    一种基于溶液法制备钙钛矿薄膜的方法、钙钛矿薄膜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048668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52144.2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薄膜太阳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液相法的钙钛矿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具体为:将钙钛矿前驱体溶液沉积在衬底上形成液膜,然后在热台上放置一个导热模块,并将衬底悬浮于热台上进行烘烤,当钙钛矿薄膜衬底上的颜色逐渐加深后,取下衬底并放置在热台表面上进行退火处理,获得钙钛矿薄膜。本发明通过对衬底中心位置的热台上放置一个导热模块,从而增强了衬底在中心区域的烘烤温度,从而使衬底上边缘区域和中心区域上的钙钛矿晶核同时析出,改善了由于晶核析出存在滞后现象而引起的薄膜不均匀性问题。同时该方法可调整导热模块的尺寸及形状,从而保证衬底的中心区域不会由于衬底尺寸的增大,而造成晶核析出的滞后。

    一种高比能二次电池金属锂负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29243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688872.4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钟海 麦耀华 李鑫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比能二次电池金属锂负极的制备方法,首先将金属锂负极完全浸没于固含量为2%-20%的含磷处理液中,静置反应时间为2-60分钟,反应温度为25-100℃;然后将具有固化作用的粘结剂溶液均匀滴加于金属锂负极表面,获得含磷化锂保护层的高比能二次电池金属锂负极。本发明可以通过控制含磷溶液的浓度以及浸没时间来调控表面原位生成的磷化锂的量,非常适合于金属锂负极的批量化处理,有利于推进实现高比能二次电池的产业化。采用本发明含磷化锂保护层的金属锂负极组装的金属锂电池体系,金属锂与液态电解液或固体电解质稳定兼容,从而提升所组装的金属锂二次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因此能够大幅度的提升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一种8-羟基喹啉金属配合物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3816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32401.8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42 H01L51/0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杂8‑羟基喹啉金属配合物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该8‑羟基喹啉金属配合物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层叠设置的FTO层、空穴传输层、钙钛矿层、电子传输层、BCP层和电极,所述钙钛矿层为经过掺杂8‑羟基喹啉金属配合物得到的钙钛矿层,所述掺杂后的钙钛矿层材料为Cs0.17(NH2CH=NH2)0.83PbI3和CH3NH3PbI3中的至少一种。该太阳能电池掺杂材料价格低廉,操作方法简便,容易控制;它增大了器件的短路电流、填充因子和开路电压,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转化效率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