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井下采空区、硐室进行抽水蓄能发电的系统及发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56769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452780.8

    申请日:2018-1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井下采空区、硐室进行抽水蓄能发电的系统及发电方法,属于矿业、能源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抽水蓄能发电的系统包括地表井塔、竖井、地表输电线、地表输电站、输电线路、发电硐室、上位蓄水空间和下位蓄水空间,输电线路设置在竖井内,水轮发电机的电力输送端和水泵均依次通过输电线路、地表输电线与地表输电站电连接,地表输电站通过输送电缆与电网电连接。本发明利用地下金属矿山不同高差位置的采空区、废旧硐室、巷道作为蓄水空间,在用电低峰时利用外界电网富余(废弃)电能将下位采空区中水抽至上位采空区中进行蓄水,用电高峰时将上位采空区水放至下位采空区进行发电,补充外界电网缺口。

    一种室内模拟降雨条件下露天矿边坡变形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83317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233767.3

    申请日:2018-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模拟降雨条件下露天矿边坡变形试验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边坡相似模拟试验模块、降雨模拟模块、监测模块,所述边坡相似模拟试验模块包括边坡堆筑物、模型框架,边坡堆筑物盛放在模型框架内,所述降雨模拟模块包括降雨水槽、主水管、水箱,主水管将水箱与降雨水槽连接,所述降雨水槽设置在模型框架上部,所述监测模块包括监测图钉、用于观测监测图钉位移变化的经纬仪,监测图钉设置在边坡堆筑物上,所述降雨水槽设有盛水的凹槽,凹槽的底板开设若干降雨孔。模拟边坡的构造,水从降雨孔流出时呈雨滴坠落状,模拟降雨更真实可靠,能够理想的模拟降雨条件下的边坡变形,满足分析边坡变形过程、受力机理及影响边坡稳定性因素。

    一种用于露天矿边坡相似模拟试验的降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283316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233684.4

    申请日:2018-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露天矿边坡相似模拟试验的降雨系统,包括边坡模型模块、降雨模拟模块、风模块、储水模块,所述边坡模型模块包括边坡堆筑物、模型框架,边坡堆筑物盛放在模型框架内,所述降雨模拟模块包括降雨水槽,降雨水槽设置在边坡堆筑物上面且安装在模型框架的顶部,降雨水槽设有盛水的凹槽,凹槽的底板开设若干降雨孔,所述储水模块包括水箱、主水管,水箱通过主水管向降雨水槽中蓄水,所述风模块包括风扇,风扇的输出风贯穿于降雨水槽与边坡堆筑物之间。模拟边坡构造及降雨,水从降雨孔流出时呈雨滴坠落状,区别与喷射模拟的差异,同时用风扇模拟自然降雨中的风力,模拟的降雨更真实可靠,能够理想的模拟降雨条件下的边坡变形。

    一种基于气体分析的隧道火灾预警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152663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621025.3

    申请日:2024-1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火灾监测预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气体分析的隧道火灾预警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气体分析的隧道火灾预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隧道气体的多维目标数据;基于所述多维目标数据,构建隧道火灾的优化预测模型;通过所述优化预测模型,获得最优预测模型;利用所述最优预测模型,实现对隧道火灾的最佳效果预警。本发明利用优化的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和隧道多维气体浓度数据,构建了隧道火灾的最优预测模型,有效解决了火灾预警误报、漏报等问题,实现了对隧道火灾的高精度预警,确保了隧道运营及人员生命财产的安全。

    一种新型可拆卸式循环利用充填挡墙构筑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80749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010853378.1

    申请日:2020-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可拆卸式循环利用充填挡墙构筑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挡板、用于加固支撑挡板的加固板、支撑组件,所述挡板包括底板、横板、顶板,自下而上依次拼接形成巷道支撑截面,且呈两列分布,所述加固板包括若干长方形竖置支撑板、若干正方形竖置支撑板,加固板由支撑组件斜向支撑,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斜撑固定粗杆、斜撑固定杆、防滑挡板、撑地板。该装置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稳定性高,可以反复循环利用,也可根据相同原理设计不同形状、大小的充填挡墙,为矿山巷道充填提供一种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经济安全实用的新型结构。

    一种全尾砂常温常压CO2充填矿化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3222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76188.5

    申请日:2024-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尾砂常温常压CO2充填矿化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尾砂浓密脱水单元、湿法矿化单元、充填料浆制备单元、胶结固碳单元、智能调控单元。尾砂浓密脱水单元可将低浓度尾砂脱水形成高浓度尾砂,分离出的矿井水输送至湿法矿化单元中与CO2气体反应进行湿法固碳,固碳后的矿井水及碳酸盐产物输送至充填料浆制备单元中参与料浆的制备,再将充填料浆输送至胶结固碳单元中与CO2气体反应进行胶结固碳,最终将固碳后的料浆输送至采空区中进行充填。本发明通过将CO2封存技术融入尾砂充填技术中,不仅可实现CO2气体的大规模固化,而且固碳过程中生成的碳酸盐可提升充填体强度进而降低充填成本,利用废物治理废气,实现变废为宝的价值转化。

    一种低活性铜冶炼渣复合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73867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0532712.7

    申请日:2023-0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活性铜冶炼渣复合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胶凝材料技术领域。所述低活性铜冶炼渣复合胶凝材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原料A和外加剂;所述原料A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铜冶炼渣73~86%、水泥熟料5~10%、熟石灰4~12%、碱性激发剂2~6%、石膏粉3~9%;所述外加剂包括减水剂和铝酸盐;外加剂的质量为原料A质量的0.1~0.5%。本发明以磨细铜冶炼渣为基础,辅以不同掺合料,利用辅料的化学成分与铜冶炼渣中活性成分反应,激发其活性生成胶凝性水化产物,通过对复合胶凝材料原料配比优化,获得最优配比方案。

    一种氮掺杂碳纳米管增强的高导电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2767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19391.1

    申请日:2023-06-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掺杂碳纳米管增强的高导电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入N2和Ar混合气体,将CNTs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得到NCNTs;将NCNTs与乙酸铜溶液混合,通过分子级共混法得到NCNTs/CuO粉末;将NCNTs/CuO粉末进行还原退火处理得到NCNTs/Cu复合粉末;将NCNTs/Cu复合粉末进行球磨、干燥,然后还原退火得到NCNTs/Cu复合粉末;最后经放电等离子烧结得到氮掺杂碳纳米管复合增强铜基材料。本发明在不破坏CNTs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在CNTs表面引入含氮官能团,提高其在铜基体中的分散均匀性以及与铜基体间的界面结合强度。同时,含氮官能团的引入能有效提高铜基复合材料界面电子输运能力,从而制备兼具优异力学和导电性能的铜基复合材料。

    一种制备不同角度和高度的分层充填体试件的自动模具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03685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0221686.1

    申请日:2022-03-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不同角度和高度的分层充填体试件的自动模具及方法,属于分层充填体试件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由下而上依次连接的底座构件、中部连接构件和顶部模具构件,底座构件包括底座、移动升降控制构件和固定升降控制构件;中部连接构件包括支撑座、脱模圆柱体和中部升降控制构件,顶部模具构件包括顶座和模具,模具的成型腔位于脱模圆柱体的正上方。本发明通过调整固定升降控制构件和移动升降控制构件的高度可实现对不同倾角分层充填体的制作,通过调整中部升降控制构件可实现不同高度分层充填体的制作和分层充填体的自动脱模;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制作不同角度和高度的分层充填体试件。

    一种条带充填开采电耙出矿移动基座

    公开(公告)号:CN116378656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284385.8

    申请日:2023-0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条带充填开采电耙出矿移动基座,属于矿业工程装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基座包括固定构件、竖向滑动构件和横向滑动构件,固定构件包括平行竖直设置的左固定柱和右固定柱,左固定柱和右固定柱均为中空结构,左固定柱和右固定柱的上部和下部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基座,左固定柱和右固定柱分别通过固定基座竖直固定设置在巷道岩壁侧面;竖向滑动构件包括左竖向滑动构件和右竖向滑动构件,横向滑动构件包括左侧联轴、右侧联轴和联杆基座,联杆基座与电耙连接。本发明通过电耙基座竖直‑水平滑动体系实现耙斗在不同区域上的往复运动,有效节约生产时间、减少工作量、扩大耙矿作业范围、提高耙矿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