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4555424U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20000552.2
申请日:2015-01-0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F25B30/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壤源热泵的土壤热平衡装置,包括竖直埋设于土壤中的多根土壤源热泵地埋管,各土壤源热泵地埋管呈阵列式均匀间隔分布,土壤源热泵地埋管的埋设区域竖直埋设有多根重力式热管,各热管的轴线均平行于各热泵地埋管的轴线,且每根热管与相邻热泵地埋管之间的距离相等,各热管的底部与热泵地埋管的底部相平,各重力式热管自下而上依次包括蒸发段、绝热段和冷凝段,冷凝段分别包括空气侧冷凝段和土壤侧冷凝段。空气侧冷凝段或土壤侧冷凝段的外壁分别设有散热翅片。散热翅片为空心结构,各散热翅片的内腔分别与重力式热管的内腔相通。该装置可以释放土壤源热泵长期运行积蓄在土壤中的热量,缓解地埋管区域土壤热不平衡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2486083U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20140459.8
申请日:2012-03-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杨卫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功能地源热泵地下岩土冷热响应测试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是利用水-水热泵机组、冷水保温水箱、热水保温水箱、水泵、电磁流量计、温度与压力传感器、可调电加热器、循环管路、阀门及数据采集与调节装置,将恒热流工况地下岩土热物性测试及恒进口温度吸热与放热工况下地埋管换热性能测试功能集成到一套装置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能同时进行地下岩土热物性与吸放热工况地埋管换热性能测试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现同时测定恒定进口温度取热放热工况下的地埋管换热性能,即在两个测试孔即可同时完成吸放热工况地埋管换热性能测试及岩土热物性测试,节约了测试时间与测试用钻孔数量,无需设备的搬运与更换,提高了测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8458306U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20939780.X
申请日:2018-06-1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空气能双源热泵,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结构上由压缩机、油分离器、四通阀、冷凝器、经济器、喷液回路、经济器回路、贮液器、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翅片蒸发器、轴流风机、太阳能蒸发板、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翅片蒸发器旁通回路、高压开关、低压开关、中间压力传感器和气液分离器连接组成,结构新颖,设计巧妙;在冬季环境温度低但天气晴好太阳能资源丰富时,可实现太阳能与空气能两种热能的充分利用,提高空气能热泵机组的在低温工况下的运行效率,提高了太阳能利用效率,最终提高整个热泵机组的能效。
-
公开(公告)号:CN208238300U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20533481.6
申请日:2018-04-1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新型多进单出集中回水垂直地埋管换热器,属于地源热泵系统技术领域,垂直埋管换热器由分水器、集水器、垂直埋管和集中回水管连接构成;与现有的地埋管换热器相比,本实用新型在集中回水管上内置保温材料,可避免地埋管换热器出现热回流现象,保证回水管的水温保持在目标温度,从而提高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采用集中回水的方式,大量减少了管材的消耗,提高了经济效益;同一钻井内安置多根进水管可以充分发挥单位长度钻孔的换热能力,可充分利用地热能,在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可减少地面钻孔数量,从而减少土地占用面积,减少初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206709444U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720206242.5
申请日:2017-03-0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杨卫波
IPC: F25B30/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冷却塔辅助复合地源热泵实验系统,包括水源热泵、闭式冷却塔、地埋管换热器和置于测试小室内的风机盘管、辐射顶板换热器和辐射地板换热器;所述水源热泵包括冷凝器和蒸发器;还包括第一循环水泵和第二循环水泵;通过阀门的灵活调节,可完成冷却塔-地埋管换热器在并联与串联组合形式下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冷却塔与地埋管换热器散热特性的实验,可为复合系统实际运行中冷却塔-地埋管换热器的优化组合调控提供依据;通过阀门转换,可完成夏季工况采用风机盘管与辐射顶板换热器作为末端、冬季工况采用风机盘管与辐射地板换热器作为末端时对室内热环境及系统运行性能影响的对比试验,从而可为实际系统设计与运行时的末端优化选择提供依据;通过设定不同的冷却塔开启条件,可开展冷却塔控制策略对复合系统性能及地下土壤温度恢复特性影响的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206572984U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20206222.8
申请日:2017-03-0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杨卫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风冷复合蒸发冷却的闭式冷却塔,包括塔体(15)、风机(1)、挡水板(2)、翅片管(4)、喷淋管(12)、光盘管(6)、填料(9)和喷淋集水槽(10),光盘管(6)进水端与翅片管(4)的出水端相连,翅片管(4)的进水端作为冷却水回水端(3),还包括喷淋泵(11),喷淋泵(11)的进水端与喷淋集水槽(10)相连,出水端与喷淋管(12)的进水端相连,喷淋管(12)上分布多个喷嘴(5),喷嘴(5)出水口朝向光盘管(6),在塔体(15)上开设有上进风口(8-1)和下进风口(8-2)。本实用新型的闭式冷却塔,不但冷却水用量少、运行能耗低,而且换热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211575592U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20159910.5
申请日:2020-02-1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F25B13/00 , F25B30/06 , F25B30/02 , F25B43/00 , F25B41/06 , F25B43/02 , F25B29/00 , F24F5/00 , F25B47/02 , F24S20/00 , F24S80/00
Abstract: 一种基于土壤跨季蓄热除霜及太阳能间歇利用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属于制冷热泵空调系统设计和制造领域,系统上由制冷剂回路、土壤蓄热回路、空调冷热水回路和太阳能热水回路组成,工作原理清晰,本实用新型将空气源热泵夏季制冷运行时排出的冷凝废热通过土壤进行跨季节蓄存,当空气源热泵冬季供暖运行出现结霜时,将土壤中蓄存的热量取出用于除霜,解决了传统逆循环除霜从室内吸收热量导致热舒适性降低的问题,节约了除霜能耗,提高了除霜效率,本发明通过间歇利用太阳能制取的热水供暖,当空气源热泵由于除霜无法正常供暖时,实现了供暖不间断。(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011975U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921838882.3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相变储能圆柱阵列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属于太阳能热利用技术领域,由玻璃盖板、圆柱阵列、集热板、相变层、保温层、外壳、进风单元及出风单元构成,本实用新型利用圆柱阵列加剧气流扰动来强化夹层空气与集热板间的对流化热效果,从而提高集热效率,利用圆柱阵列与集热板下方包裹的复合相变材料储存富裕太阳能,既缓冲了集热板温升、减少散热损失,同时也为夜间供热提供了可能,从而在提高太阳能集热效率的同时实现了太阳能集热与蓄热的一体化及太阳能不连续时的持续供热。
-
公开(公告)号:CN207778862U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721718036.9
申请日:2017-12-1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空气源双源热泵机组,压缩机与四通阀第一入口相连;四通阀第一出口与冷凝器入口相连;进水管的冷水经冷凝器将加热从出水管输出;冷凝器一路与第一单向阀相连,另一路与第二单向阀相连;第二单向阀与储液器相连;第一单向阀与第三单向阀相连;第三单向阀一路与制冷剂分配器、蒸发器相连,另一路通过第四单向阀与储液器相连;储液器与膨胀阀相连,膨胀阀与第三单向阀相连;液态制冷剂经过制冷剂分配器分为多个回路进入蒸发器;蒸发器与太阳能集热装置相连;蒸发器与四通阀第二入口相连;四通阀第二出口与汽液分离器相连,汽液分离器与压缩机相连;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空气源双源热泵机组提高了空气源热泵机组制热量及制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6452877U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20076075.7
申请日:2017-01-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2 , Y02A40/266 , Y02A40/268 , Y02B10/20 , Y02B10/24 , Y02B10/40 , Y02P60/124 , Y02P60/147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温室环境调控系统,属于地源热泵空调技术领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循环水泵、蓄热水箱、生活热水箱、水源热泵、U型地埋管换热器、风机盘管、水平地热换热盘管、温室、阀门及淋浴喷头。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温室环境调控系统能耗高、能源利用率低、夏季无法有效降温,且污染严重的缺陷。不仅可满足温室冬季加热、夏季降温,从而实现温室环境全年的精确调控,提高作物的生长效率,而且还可高效利用太阳能与地热能,提高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可满足卫生热水需求。一套系统可实现温室夏季降温、冬季加热及常年提供生活热水等多种功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