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98701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10352444.1
申请日:2014-07-23
Applicant: 广州市暨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广州佰泰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IPC: C07K19/00 , C12N15/62 , A61L27/22 , A61L27/54 , A61K38/17 , A61K8/64 , A61P7/04 , A61P17/02 , A61Q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重组类人胶原蛋白-人源细胞生长因子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制备的融合蛋白具有独特的纤维状结构和良好的生物组织兼容性,能够促进表皮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分化。所述制备方法包括:获得编码所述融合蛋白的DNA序列,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毕赤酵母或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表达所述融合蛋白。所述融合蛋白包括与人胶原蛋白至少85%序列同源性且具有人胶原蛋白的功能的第一区和与人源细胞生长因子至少85%序列同源性且具有人源细胞生长因子的功能的第二区;所述第一区与第二区之间设有连接肽,连接肽的通式是(GGGS)n。优选地,所述融合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5。
-
公开(公告)号:CN103705395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410004016.X
申请日:2014-01-03
Applicant: 广州瑾洋化妆品有限公司 ,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乳清蛋白为核心的组合物,具体是以乳清蛋白纳米粒为主要材质,其包含0.1~50重量%的乳清蛋白,0~1重量%的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所述组合物可单独使用,和/或作为载体及传递介质,负载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生物活性蛋白进一步制备成化妆品原料或活性添加成分,并可进一步制备成泡沫剂、水剂、乳剂、凝胶剂或膏霜剂。优选地,所述乳清蛋白以纳米粒形式存在,其粒径为100nm~2μm,优选100nm~500nm,并且所述纳米粒负载有EGF,形成负载有EGF的乳清蛋白纳米粒。本发明还提供制备负载有EGF的乳清蛋白纳米粒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893831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10585481.8
申请日:2012-12-28
Applicant: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器官型人工皮肤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器官型人工皮肤由成纤维细胞、脱细胞羊膜、基质材料及角质形成细胞或由成纤维细胞、羊水干细胞、基质材料和角质形成细胞构建而成。本发明的人工皮肤具有接近于正常皮肤结构的表皮层和真皮层结构,表达正常皮肤的蛋白标志物,角质层、棘层、基底层和真皮层的分布与正常皮肤一致,可用作皮肤替代物、皮肤临时覆盖物和仿皮肤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1711874A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810199015.X
申请日:2008-10-08
Applicant: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IPC: A61K47/42 , A61K47/48 , A61K8/64 , A61K9/00 , A61K9/06 , A61K9/08 , A61K9/107 , A61K9/12 , A61K38/18 , A61P17/00 , A61Q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疫缺陷病毒(HIV-1)转录激活因子Tat蛋白介导的生长因子系列在透皮转运中的应用,特别是在经皮给药及化妆品领域中的应用。它是通过分子克隆常规方法构建出Tat与生长因子家族中一系列活性蛋白的融合蛋白重组表达载体,经不同的层析柱纯化获得融合蛋白,或者将Tat通过化学和(或)物理的方法链接到天然或合成的磷脂中并制备成包裹生长因子的脂质体,形成Tat介导的脂质体透皮转运系统,再辅以适当的药用或化妆品辅料制备成成品用于经皮给药系统或化妆品体系。本发明可高效地将大分子的生长因子系列活性蛋白通过Tat介导透过皮肤屏障,充分发挥其效果。本发明为Tat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832493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762512.5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人源化乳铁蛋白及其制备方法。重组人源化乳铁蛋白序列包括模拟人源乳铁蛋白LfcinH N末端的抗菌α‑螺旋区的衍生肽并保留LfcinH Cys20、Trp23、Arg28、Lys29和Arg31关键活性氨基酸残基,所述LfcinH衍生肽具有亲水性氨基酸侧链修饰;或融合人源FLG2 C端活性片段,所述FLG2 C端活性片段包括FLG2的B型重复序列14(2247‑2321)或C‑term序列(2322‑2391)。本发明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构建包含上述结构特征蛋白片段的工程菌,并获得系列重组人源化乳铁蛋白的高效表达。通过本发明生产的重组人源化乳铁蛋白具有促进皮肤创面修复和抑制炎症反应的生物学活性,有望可开发为活性原料应用于生物医药、化妆品和大健康产品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640231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0682340.6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IPC: C07K19/00 , C07K14/78 , C12N15/70 , C12N15/66 , C12N1/21 , C07K1/22 , C07K1/34 , C07K1/36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人源化17型胶原多肽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胶原多肽rhC17ICD的氨基酸序列由人17型胶原的胞内区(ICD)氨基酸序列组成或包含ICD区氨基酸序列,包括与人17型胶原98%序列同源性,并且同人17型胶原单链全长占比达30.73%。本发明通过大肠杆菌系统实现了人17型胶原ICD区的高效稳定表达,并且通过提供的纯化方法可获得纯度达到90%以上的目的蛋白,克服了对人17型胶原ICD区重组高效表达的局限性和产物稳定性差、易降解等问题。所述胶原多肽富含脯氨酸和赖氨酸,有利于形成三螺旋结构和天然胶原蛋白构象。本发明制备的胶原多肽rhC17ICD具有促细胞集落形成、油脂分泌以及促细胞黏附和迁移等生物学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745394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110128601.0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肽源(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IPC: C07K19/00 , C12N15/62 , C12N15/70 , C12N1/21 , A61L27/22 , A61L27/54 , A61K38/17 , A61P17/02 , A61K8/64 , A61Q19/00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类人胶原蛋白(rhLEC)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蛋白具有温敏特性,为类人源胶原蛋白(rhCOL)和弹性蛋白各自不同的功能域结合获得的融合蛋白,包含弹性蛋白五肽重复序列Val‑Pro‑Gly‑Xaa‑Gly(VPGXG)n和类人胶原蛋白肽。所述融合蛋白可利用可逆相变循环法纯化,实现融合蛋白的快速粗提及初步纯化,减少工艺流程和纯化成本。本发明的rhLEC相比于类人源胶原蛋白,显著改善了其稳定性。rhLEC显著促进了细胞粘附和创伤修复,促进毛细血管生成和组织胶原新生。可作为组织工程基质材料,细胞培养的活性添加剂,以及化妆品原料,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526958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1910663377.8
申请日:2019-07-22
Applicant: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 广州市暨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K14/00 , C12N15/11 , C07K19/00 , A61K38/17 , A61P17/02 , A61K8/64 , A61Q19/00 , A61Q19/08 , A61Q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力修复肽Tvigour A及其在制备皮肤外用产品,特别是皮肤组织损伤再生和修复方面的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活力肽Tvigour A,其具有抑制瘢痕细胞增殖的能力,同时可促进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从而具备组织修复功能;与其他分子(特别是大分子多肽、蛋白质类分子)合用时,能提高其他分子的透皮吸收率,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多肽类活性分子以及药物的透皮吸收效率低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078880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711392480.0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 广州市暨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广州瑞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A61K8/9794 , A61K8/65 , A61K8/64 , A61Q19/02 , A61Q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包含薏苡仁发酵液的美白组合物,其包含如下重量百分比的有效活性组分:5.0%~50.0%的薏苡仁发酵液、0.1%~5.0%的蓝铜胜肽和0.1%~6.0%的大分子胶原蛋白,其中所述薏苡仁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参见本申请人申请号为201711165203.6的专利申请。本发明的美白组合物能提高皮肤中β‑葡萄糖脑苷酯酶的酶活力进而促进皮肤本身的神经酰胺形成,使肌肤亮白。在大分子胶原蛋白的缓释作用下,薏苡仁发酵液中的小分子活性物和蓝铜胜肽对皮肤的作用更持久,具有美白保湿、紧致肌肤的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10946792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265523.8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 肽源(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藜麦发酵物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本发明的藜麦发酵物以去壳藜麦粒原料,以乳酸菌和/或酵母菌为发酵菌种通过生物发酵方法制作而来。制备流程为将粉碎后的藜麦粉与水混匀,经过液化、糖化等系列工序后,加入菌种后密封,发酵产物离心过滤后得到藜麦发酵液。本发明的藜麦发酵物可以有效抵抗自由基对皮肤细胞的损伤,减少黑色素细胞黑色素的生成,起到调节皮肤色素沉着,提亮肤色的作用。本发明的藜麦发酵物复配以其他活性成分如寡肽、胶原蛋白而制备的系列产品具有显著的美白、亮肤的功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