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5401649B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510980727.5
申请日:2015-12-2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3F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初期雨水过滤的雨水进水口拦污筛,包括一个下部与市政管道连通的雨水口,在雨水口的上端设有雨水篦子,在雨水篦子的下方设有至少一层过滤层,在雨水篦子与过滤层之间设有氮磷吸附结构;所述雨水篦子的下方设有将雨水导流到所述过滤层的导流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氮磷吸附结构对雨水中的氮磷元素进行有效吸附,有效降低雨水对河道造成的污染;过过滤层对雨水中携带的较大的堵塞物以及较小的杂物进行过滤,有效避免了因杂质对市政管道造成的堵塞;通过导流板的设置,有效保证了雨水先通过过滤层再流向市政管道内。
-
公开(公告)号:CN106827545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64241.6
申请日:2017-02-04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B29C64/386 , B33Y50/00 , G06T7/10 , G06T7/136 , G06T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3Y50/00 , G06T17/00 , G06T2200/08 , G06T2207/10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T扫描透明透水混凝土试件3D打印方法,采集透水混凝土试块,将其进行CT扫描,生成二维切片图,对二维切片图进行灰度处理,利用不同的灰度级别表征不同颜色的分布,并进行滤波和降噪处理;根据处理后的二维图片,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三维模型重构;根据体素和图片的数量相乘进行计算需要的试块模型的尺寸,依照计算的尺寸对重构的三维模型进行裁剪;将裁剪后的模型采用二值化分割,提取骨料结构,将得到的透水混凝土骨料模型利用3D打印技术,逐层打印透水混凝土试件。本发明将原始透水混凝土试件通过CT扫描、3D建模、3D打印技术最终生成透明的透水混凝土材料,对于研究透水混凝土的堵塞机理和过程十分有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05541140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80670.9
申请日:2015-12-2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40/145 , Y02P40/165 , C04B7/243 , C04B12/005 , E02D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聚合物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组分配比为:粉煤灰50-80份,沸石粉16-50份,粘土4-10份,碱性激发剂5-15份,速凝剂0.5-2份,水玻璃3-8份,水灰比为0.75-1.5;1)将碱性激发剂溶于水中,配制碱性激发剂溶液;2)将粉煤灰、沸石粉和其他组分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3)将所述碱性激发剂溶液与所述混合物混合,搅拌后得到目标地聚合物注浆材料。以沸石粉、粉煤灰及粘土为原料的地聚合物胶凝材料类似水泥却优于水泥的特性决定了其可作为一种优质的注浆材料,对处理工程中的路基加固、防渗等问题具有优良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541138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79499.X
申请日:2015-12-2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40/143 , Y02P40/165 , C04B7/1535 , C04B12/005 , E02D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盐渍土地基的地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由高炉矿渣、粉煤灰、沸石粉和碱性激发剂制成。1)将金属氢氧化物与水玻璃混合,制备模数为1.5-2.5的碱性激发剂;2)将沸石粉、粉煤灰和高炉矿渣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3)将步骤2)中的混合物加入到步骤1)中制备的碱性激发剂中,混匀,制得地聚合物。研制以沸石粉、粉煤灰和高炉矿渣为基本原料的地聚合物,即利用了地聚合物作为新的胶凝材料类似水泥却又优于水泥的力学性质,又利用了沸石、料粉煤灰和矿渣在碱性溶液的激发下形成的致密结构和良好的孔径分布,增强了地聚合物的耐久性,对处理道路工程中遇到的盐渍土地基加固问题具有很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417686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980726.0
申请日:2015-12-2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 C02F3/06 , C02F3/104 , C02F3/105 , C02F2001/007 , C02F2103/0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埋式雨水曝气生物过滤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两端分别为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箱体内安装有至少2个过滤篦子;所述过滤篦子将箱体内部分依次划分为沉砂区、过滤区和排水区;所述沉砂区的上方加工有检修口;所述过滤区内设计有生物滤料;所述过滤区的上方安装有曝气管;通过过滤篦子将箱体分为沉砂区、过滤区和排水区,可以实现对初期雨水的阶梯型处理;通过在沉砂区内设计悬梯、检修口,方便工作人员对沉砂区进行清理维护;通过在过滤区内添加生物滤料和安装曝气管,有效吸附、分解雨水中的污染物,从而提高对雨水的处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413309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980705.9
申请日:2015-12-2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IPC: B01D36/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3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初期雨水旋流式固液分离设施,包括壳体,在壳体内竖直设有一过滤壳体,壳体的入水口与过滤壳体入水口相连通,过滤壳体的上侧壁是封闭的,下侧壁被设有过滤孔,在壳体上设有出水口,出水口处设有挡油板;所述入水口与所述过滤壳体入水口在同一条螺旋线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壳体的出水口处设置挡油板,能有效去除雨水中携带的油脂或油膜,避免对河水环境造成的破坏;整个净化系统,有效延长了雨水在过滤壳体内的行程,减缓了湍急,通过过滤壳体的下侧壁进行杂物的过滤,简单方便;通过将过滤壳体偏心于壳体设置,过滤壳体入水口和壳体的入水口在同一条螺旋线上设置,进一步地减缓了雨水进入系统内的湍急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5386379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683842.6
申请日:2015-10-2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4 , E01C5/065 , C04B28/04 , C04B2111/00284 , C04B2111/76 , E01C11/225 , C04B14/06 , C04B18/146 , C04B24/2623 , C04B2103/302 , C04B38/00 , C04B20/0076 , C04B16/06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堵塞耐冻透水混凝土路面砖。主要包括防堵塞面层和基层,防堵塞面层位于基层上方;所述防堵塞面层的物质组分及配比如下,均为重量份:水泥80-100,粗砂310-360,硅灰7-11,VAE乳液6-10,水25-35,减水剂0.8-1.2;所述基层的物质组分及配比如下,均为重量份:水泥90-110,石子220-260,粗砂70-110,硅灰8-12,VAE乳液8-12,聚乙烯纤维0.1-0.4,水25-35和减水剂0.8-1.2。本发明所提供的混凝土砖,通过设计新的物质组分,具有较好的透水抗冻融效果,且不易堵塞。
-
公开(公告)号:CN105295174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814524.9
申请日:2015-11-2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7/24 , C08K3/04 , C08K3/26 , C08K9/04 , C08K2003/265 , C08K2201/011 , C08L2207/062 , E01C3/04 , E02B3/00 , E02B3/122 , E02D3/005 , C08L2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感型土工格栅材料及其结构,包括聚合物基体,所述聚合物基体中添加碳纳米管和超导炭黑作为导电填料,所述聚合物基体为高密度聚乙烯基体,所述碳纳米管占原料总质量的3%-7%,所述超导炭黑占原料总质量的6%-14%。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强度、高摩阻的传感型土工格栅的制作方法,该类型土工格栅既克服了传统土工格栅自身强度不够的问题,又利用了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拉敏效应,通过检测格栅自身的电阻变化即可方便的获取格栅及加固体的变形信息,无需外部传感器及其他设备的植入,从而避免了对加固体的扰动和传感器本身耐久性不足现象的发生,适用于全寿命周期内土工结构的变形监测及安全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05220597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686434.6
申请日:2015-10-2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透水路面结构及基于该透水路面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城市透水路面结构主要包括:防堵透水路面层,防堵透水路面层下方依次设有开级配垫层、开级配上基层、开级配下基层和非压实地基土层;所述开级配下基层内部设有带开孔的排水管;雨水经防堵透水路面层过滤后继续下渗,部分雨水经开级配垫层、开级配上基层和开级配下基层后进入排水管,另一部分雨水继续下渗,经过非压实的地基土层后渗入地下。本发明通过全新的路面结构,使雨水在能够通过管道输送的同时,还能够通过基层土下渗至地下,有效的解决了城市大雨量时路面行洪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