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在煤矿顶板三带监测中的应用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29237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0873108.0

    申请日:2023-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在煤矿顶板三带监测中的应用及使用方法,涉及光纤监测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三带”监测存在读数不便、误差角度、精度不高和不能实现顶板离层的自动连续监测和数据传输的问题;包括“三带”由上到下依次为弯曲下沉带、裂隙带和垮落带;垮落带的底部为巷道和采空区,巷道内设有监测点,“三带”内设置有多个钻孔,还包括设置在钻孔中的分段式注浆管;分段式注浆管包括A型管、B型管和光纤固定卡;本发明采用光纤对采空区“三带”进行监测,实现连续的、精准的监测;注浆管采用组合方式来安装注浆管,尺寸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与安装;A型管管身设有多个注浆孔,安装时可防止单个注浆孔被堵塞,注浆时可以加快浆液流出,缩短注浆时间。

    一种快速掘进扰动围岩稳定性监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8726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90203.4

    申请日:2023-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快速掘进扰动围岩稳定性监测装置及方法,包括: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与掘进装置相连接,掘进装置包括掘进部,监测区,激光检测部和注浆排污装置;监测区一侧安装有掘进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工作平台;注浆排污装置一端与掘进部连通,另一端通过输送泵将泥浆输送至地平面上;监测区内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激光检测部。本申请通过预埋光纤作为监测元件,通过激光感应器和激光分析仪的分析方法对监测区局部围岩的张拉还是压缩变形,进而表征出围岩的应力分布。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煤矿巷道光纤智能在线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452216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70090.X

    申请日:2022-09-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巷道技术领域,用于解决无法及时获取煤矿巷道中的各类特征信息,也难以对煤矿巷道的各类型特征信息进行综合监测分析,故无法满足复杂灾害问题实时监测的需要的问题,尤其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煤矿巷道光纤智能在线监测系统,包括服务器,服务器通信连接有数据采集单元、锚杆应力监测单元、围岩应力监测单元、环境温度监测单元、在线综合分析单元、预警反馈单元和显示终端;本发明,分别从不同层面对煤矿巷道的安全状态进行了判定分析,通过将各类型的反馈判定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实现了对煤矿巷道安全状态全面的监测,从而在明确了煤矿巷道的危险状态的同时,也实现了危险状态的预警反馈,保障了矿山开采的安全。

    一种用于煤矿锚网注一体支护施工的锚杆台车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0534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208498.1

    申请日:2022-0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锚杆台车技术,用于解决混合仓和传输管道内壁因注浆凝固传输空间减小,锚杆中空结构堵塞影响注浆操作,锚杆内部注浆凝固较慢导致锚杆晃动的问题,具体为一种用于煤矿锚网注一体支护施工的锚杆台车及施工方法,包括工程底盘;本发明通过往复丝杠上的往复板带动伸缩软管活动,吸取制热箱内部水流进入混合仓内部对混合仓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水流经滤杂箱后传输至传输管道内部,在无轴绞龙作用下对传输管道进行清理,通过橡胶气囊排出气体对锚杆的中空结构是否发生堵塞进行检测,使中空结构发生堵塞的锚杆在进行注浆操作前可进行疏通操作,通过制热的水流向锚杆外壁上循环往复的连通空腔进行输送,对水泥浆进行凝固的加速。

    一种Ag-AgBr/TiO2纳米棒复合阵列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04068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010570170.9

    申请日:2020-06-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g‑AgBr/TiO2纳米棒复合阵列薄膜的制备方法。该复合薄膜活性组分是Ag‑AgBr和TiO2纳米棒阵列,其结构是由Ag‑AgBr异质结纳米颗粒修饰的一维TiO2纳米棒阵列生长在FTO导电玻璃表面。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操作易于控制,不涉及昂贵设备,适合大规模生产。本发明制备的Ag‑AgBr/TiO2纳米棒复合阵列,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和异质结构相结合,显示拓展的太阳光光谱响应范围、高效的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良好的光电化学性能和可见光驱动光催化活性,在可见光下对罗丹明B和甲基橙的降解率可分别达到58%和80%。

    均衡能量诱发塑性破坏且防治动力破坏的硬煤层开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15139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910258449.0

    申请日:2019-04-01

    Abstract: 均衡能量诱发塑性破坏且防治动力破坏的硬煤层开采方法及实验装置,属于煤炭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硬煤层开采方法及实验装置。为了解决现有的硬煤层开采方法存在容易导致截齿磨损严重的问题以及容易引起动力破坏的问题。本发明在硬煤层的开采面上设置能量补偿孔阵列;每个能量补偿孔内设置一个能量补偿装置,通过设置冲击地压监测系统监测煤壁的能量分布,在煤层开采前,通过设置的冲击地压监测系统实时检测煤壁若干煤壁单元的能量情况,对应生成能量分布阵列,计算能量分布阵列的平均能量值并进行能量分布调整,从而实现硬煤层的开采。本发明适用于硬煤层的开采。

    一种ZnO/Cu2O异质结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32617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611104968.4

    申请日:2016-1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nO/Cu2O异质结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是将可溶性铜盐溶于50mL去离子水中,在磁力搅拌条件下将分级ZnO微/纳米花均匀分散到溶液中,然后先后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和柠檬酸,在50℃水浴条件下反应30min,即得到棒状Cu2O纳米颗粒修饰的分级ZnO微/纳米花结构。本发明ZnO/Cu2O异质结光催化材料制备工艺简便,不涉及昂贵设备,且产物形貌新颖,比表面积较大,不仅扩展了ZnO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响应,而且产物复合界面处异质结中产生的内建电场能够显著促进光生电子‑空穴的有效分离,抑制二者复合,明显提高光量子效率,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一种具备自动伸缩机构的勘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102366B8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710169155.1

    申请日:2015-0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自动伸缩机构的勘探装置,包括激光测距仪、LTD探地雷达和勘探支架。勘探支架包括移动支架、轴向旋转支架、径向旋转支架和驱动装置,轴向旋转支架架设于所述移动支架上,且与移动支架构成转动配合。径向旋转支架与所述轴向旋转支架成十字交叉,径向旋转支架沿其自身轴向可伸缩。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轴向旋转支架旋转,且带动所述径向旋转支架旋转。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的一种具备自动伸缩机构的勘探装置利用圆柱弹簧的推力使收发天线与巷道内壁保持紧密接触;同时利用伸缩杆的自由伸缩,可使设备适应不同的巷道断面形状和尺寸,极大地提高了本勘探装置的适用性。

    一种基于分布式电阻应变片测量围岩松动圈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18824B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510815257.7

    申请日:2015-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电阻应变片测量围岩松动圈的方法,制作加工测试元件,对PVC管体表面上的电阻应变片进行编号;施工钻孔,把测试元件放置于钻孔中,注浆、封孔,使得测试元件与围岩能够有效耦合。利用应变仪依次测出各个电阻应变片所反映出的围岩应变值,绘制出不同围岩位置与应变值的关系曲线,分析得出应变峰值位置至钻孔处之间的围岩处于松动圈范围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分布式电阻应变片测量围岩松动圈的方法,通过电阻应变片测量不同位置处煤岩体的应变来分析松动圈的分布范围,操作方便、快速经济、灵敏度高、测量结果易于数据处理,易于现场的实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