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用处理器具
    4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92899A

    公开(公告)日:2008-10-29

    申请号:CN200810006161.6

    申请日:2008-0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其可容易且可靠地将切开部自壳体突出的长度调整为2种以上长度档。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包括:刀,经内窥镜插入到体腔内,进行切开处理;操作线,其前端与刀连接;壳体,由绝缘性材料构成,供操作线贯穿;主体,固定着壳体;滑动件,固定着操作线,且以可沿主体轴线方向滑动的方式配置于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止挡件,向上述操作线径向外侧突出;内螺纹构件,设置于壳体上,与止挡件接触而限制操作线向前方滑动;突出长度调整构件,具有绝缘性,具有供刀贯穿的通孔,且以其至少一部分向壳体前方突出的状态固定于壳体前端;突出长度调整构件可将自前端到壳体前端的距离、即切开部包覆长度调节为2种以上的不同长度。

    内窥镜用处理器具
    4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27864A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580051263.4

    申请日:2005-08-11

    Inventor: 铃木启太 伴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窥镜用处理器具。该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包括处理器具插入部、开闭构件支承部、开闭构件和输液管路;上述处理器具插入部插入到内窥镜通道中;上述开闭构件支承部形成于上述处理器具插入部的前端;上述开闭构件以开闭自由的方式支承于上述开闭构件支承部上,用于对目标部位进行处理;上述输液管路在闭合的上述开闭构件的周围具有前端开口,用于向目标部位输送规定的液体;该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做成无论开闭构件处于打开还是闭合状态、都可以进行输液的构造。

    内窥镜用处理器具
    4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194838Y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820005447.8

    申请日:2008-0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18/1492 A61B18/1477 A61B2018/14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其可容易且可靠地将切开部自壳体突出的长度调整为2种以上长度档,其包括:刀;操作线,连接着刀;壳体,供操作线贯穿;主体,固定着旋转自由的壳体;滑动件,固定着操作线,以可沿主体轴线方向滑动的方式配置于主体上。该内窥镜用处理器具还包括:止挡件,设置于操作线或刀上,向操作线径向外侧突出;第1前方限制部及第2前方限制部,设置于壳体上,与止挡件接触而限制操作线向前方滑动。通过使主体相对于壳体相对旋转规定旋转角度,可使止挡件在第1前方限制部与第2前方限制部之间移动,通过使止挡件与第1前方限制部或第2前方限制部相接触,能以使刀自壳体突出2种以上不同长度的状态保持该刀。

    内窥镜用处理器具
    4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175375Y

    公开(公告)日:2009-01-07

    申请号:CN200820005705.2

    申请日:2008-02-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其可容易且可靠地将切开部自壳体突出的长度调整为2种以上长度档。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包括:刀,经内窥镜插入到体腔内,进行切开处理;操作线,其前端与刀连接;壳体,由绝缘性材料构成,供操作线贯穿;主体,固定着壳体;滑动件,固定着操作线,且以可沿主体轴线方向滑动的方式配置于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止挡件,向上述操作线径向外侧突出;内螺纹构件,设置于壳体上,与止挡件接触而限制操作线向前方滑动;突出长度调整构件,具有绝缘性,具有供刀贯穿的通孔,且以至少一部分向壳体前方突出的状态固定于壳体前端;突出长度调整构件可将自前端到壳体前端的距离、即切开部包覆长度调节为2种以上的不同长度。

    内窥镜用处理器具
    4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150526Y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820000198.3

    申请日:2008-01-21

    Inventor: 铃木启太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其能同时提高可动前端部的旋转操作性及动作性,从而能谋求简化手操作技术。该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具有:用于对生物体进行处理的可动前端部(5);具有挠性的第一线圈护套(6),其由1根线材(6a)呈螺旋状缠绕而成;具有挠性的第二线圈护套(7),其由多根线材(7a)沿同一方向呈螺旋状缠绕而成,并与上述第一线圈护套(6)同轴地外套于第一线圈护套(6)外、或内装于第一线圈护套(6)中;具有挠性的操作线(8),其细长地延伸形成、且前端与可动前端部(5)相连接,该操作线从第一线圈护套(6)中穿过、且可相对于第一线圈护套(6)移动;操作部,其用于对操作线(8)进行进退操作;第二线圈护套(7)的前端固定于可动前端部(5),且其基端固定于操作部。

    内窥镜用处理器具
    4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131730Y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820001823.6

    申请日:2008-01-09

    Inventor: 铃木启太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其能同时提高可动前端部的旋转操作性及动作性,从而能谋求简化手操作技术。其具有:用于对生物体进行处理的可动前端部(5);多个第一线圈护套(6A、6B),它们由1根线材(6a)呈螺旋状缠绕而成;第二线圈护套(7),其由多根线材(7a)沿同一方向呈螺旋状缠绕而成,外套于第一线圈护套(6A、6B);多条操作线(8),它们细长地延伸形成,其前端分别与可动前端部(5)相连接;操作部,其用于对操作线(8)进行进退操作。第二线圈护套(7)的前端固定于可动前端部(5),并且,第二线圈护套(7)的基端固定于操作部。操作线(8)被配置成分别从第一线圈护套(6A、6B)中穿过、且可分别相对于第一线圈护套(6A、6B)移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