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钾硅储氢合金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65723B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210255042.0

    申请日:2012-07-2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合成钾硅(KSi)储氢合金的方法。该方法为利用高压惰性气体抑制金属钾在高温下的挥发,通过固液反应并在降温过程中自提纯,从而合成KSi合金。具体是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将金属钾和硅粉的混合物装入具有自回流结构的反应器中,在高压惰性气氛下,将反应器升温至500℃保温3天后再降温至150℃、降压至常压保温2小时。利用本发明方法合成钾硅储氢合金,具有反应简便,产率高等优点。合成的钾硅合金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储氢材料,可在150℃、4MPa氢气压力下加氢,在250℃、0.1MPa压力下脱氢且具有良好的可逆循环性能。

    一种无基板Mg基储氢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74808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238683.5

    申请日:2012-07-1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基板Mg基储氢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包括:在基板上旋涂光刻胶牺牲层,再依次磁控溅射沉积TM/Mg基/TM多层功能储氢薄膜,溶解光刻胶牺牲层从衬底上剥离储氢功能薄膜,离心洗涤并在真空室温环境下干燥获得新型纳米结构的Mg基储氢材料。本方法制备的无基板Mg基储氢薄膜材料改善了现有方法中基板与薄膜间应变引起的薄膜破裂、脱落等情况,并且将有效含氢量所占体系质量从0.0025%最高提升至7.4%。此外,无基板Mg基储氢薄膜材料具有强抗氧化能力和低脱氢温度,并能在近室温条件实现可逆加氢反应。

    一种合金的制备方法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63429A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910044885.4

    申请日:2009-01-0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合金的制备方法,其操作步骤为(1)从铁、锌、锡、铅、铋、铟、镁、铝的金属单质M1中选取一种或几种组成的混合物,再从镁、铝、锂、钠、钾、钙的金属氢化物H-M2(M2≠M1)中选取任意一种或几种组成的混合物;(2)将选取出来的金属氢化物H-M2与金属单质M1混合;(3)将混合物加热至70-1000℃,在氮气、氢气、氩气、氮-氢混合气或氩-氢混合气氛下,生成合金,并放出氢气。提供一种熔炼法与化学反应相结合的方法,将不同熔点、不同压力的金属制备成合金。其优点是可以将熔点与挥发性差别很大的金属容易地形成合金,并且应用广泛。

    一种用于可擦重写短波长光存储的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95552C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510025786.3

    申请日:2005-05-1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可擦重写短波长光存储的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合适的溶剂将K(TCNQ)溶于适配的高分子中后涂于玻璃基片或PC基片上制成含K(TCNQ)的高分子薄膜,并对该薄膜的可逆光致变色光谱和光存储特性进行了研究。该薄膜在365nm和605nm波长处有2个特征吸收峰,可用于红光DVD(波长为650nm)和短波长(波长为405nm)可擦写光存储光盘。用波长为650nm的静态仪测试结果表明:循环次数百次后未见性能劣化,对比度大于25,已达到实用化水平。

    纳米贮氢材料贮氢量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47012A

    公开(公告)日:2004-11-17

    申请号:CN200310109224.8

    申请日:2003-12-1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纳米贮氢材料贮氢量的测量方法。由于纳米材料尺寸小、重量轻,因此现有测量材料贮氢量的方法测量纳米材料时有很大困难及误差。本发明运用真空镀膜中计算机薄膜厚度实时监测系统,测量生长在其石英晶片上的纳米材料的贮氢性能。膜厚监测系统中的石英晶体振荡仪是基于石英晶体微量称(QCM)的基本原理,通过测量待测样品生长过程及贮氢前后其共振频率的改变量,辅以石英晶体初始共振频率的修改,获得了纳米贮氢材料的重量贮氢量。本发明将真空镀膜中实时监测膜厚沉积厚度的石英晶体振荡法运用纳米材料贮氢量的测定,精度高,灵敏度好,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废弃锂电池中金属锂回收用装置及其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77034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1319152.9

    申请日:2022-1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弃锂电池中金属锂回收用装置及其回收方法,该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用于还原电池废料的还原设备、用于破碎分解还原产物的湿磨设备、用于沉积杂质的沉降池和用于分离碳酸锂的膜过滤设备和料浆液固分离设备,湿磨设备出口管路与料浆液固分离设备进口管路相连,料浆液固分离设备出口管路和膜过滤设备出口管路相交于一条与湿磨设备相连的管路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使用的过程中锂金属回收效率高,且无任何有毒有害废气废液产生,对环境不造成污染。

    一种废旧三元正极材料的熔盐修复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2448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08097.5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旧三元正极材料的熔盐修复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拆解废旧三元锂电池得到的正极材料第一次煅烧,得到第一次煅烧正极材料;将第一次煅烧正极材料研磨,第一次筛分,得到前驱体粉末;将前驱体粉末与熔盐、镍源、锰源和钴源混合,在氧化气氛下进行第二次煅烧,得到第二次煅烧正极材料;将第二次煅烧正极材料粉碎,第二次筛分、水洗和烘干,再在氧化气氛下第三次煅烧,研磨,第三次筛分,得到熔盐修复的三元正极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制得修复的三元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故本发明可以对废旧正极材料进行提镍、单晶化,可自主控制生产的正极材料元素比例,提高废旧三元正极的商业价值。

    一种簇笼状金属硼氢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1766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111642012.0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簇笼状金属硼氢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金属硼氢化物与无机氧化剂粉末为原料,通过磨碎混合得到前驱体;在惰性气体氛围中,经高温热处理,使还原性较强的金属硼氢化物和非金属氧化剂发生反应,生成还原性稍弱的簇笼状金属硼氢化物,记为M‑B‑H‑X;X为S、P或Se等无机物,M为Li、Na、K、Ca、Zn、Mg、Cs或Rb等金属元素。本发明具有普适性,且生产过程能耗小、成本低廉,克服了传统制备簇笼状金属硼氢化物电解质需要高温高压以及昂贵原料的缺点。制备的电解质近室温下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与较宽的电化学窗口,可用于制备全固态碱金属电池、稳定固态电解质‑电极界面层等诸多方面。

    一种锗基过渡金属氧化物CoGeO3介孔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03449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821489.7

    申请日:2018-07-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锗基过渡金属氧化物CoGeO3介孔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二氧化锗、钴盐为原料,表面活性剂作为辅助,通过水热反应合成由纳米片堆叠形成的CoGeO3介孔球材料。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制得的材料形貌独特,能够有效克服锗基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因体积膨胀造成的电极损坏,稳定性下降的问题。制备的材料可广泛应用于二次离子电池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