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式移动机器人悬挂装置
    4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564177B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610021804.9

    申请日:2016-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轮式移动机器人悬挂装置,底盘(1)上开有用于穿过两个车轮(11)的两个第一通孔,两所述第一通孔之间的所述底盘(1)中部固定设置有两支撑座(2),两所述支撑座(2)相对设置且其上水平设置有用于穿过旋转轴(6)的两第二通孔,两所述旋转轴(6)分别与车轮支架(7)的一端固定连接,两所述车轮支架(7)的另一端分别与两所述车轮(11)相连,两所述车轮支架(7)之间设置有间隙,两所述车轮支架(7)的相对端均设置有板簧(4)。本发明提供的轮式移动机器人悬挂装置,缓解车轮振动引起的机器人颠簸,提高机器人行驶的平稳性,同时可以调整驱动车轮距离地面的高度,始终保证车轮着地。

    一种移动机器人自动充电保护系统及保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02667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710042099.5

    申请日:2017-01-20

    Inventor: 陈首先 王臻 熊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7/0036 H02J7/0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机器人自动充电保护系统,包括机器人充电极片的正极和负极,还包括绝缘栅型场效应管、隔离电源模块、驱动电路、MCU控制模块和隔离模块,所述绝缘栅型场效应管为两个,所述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漏极分别与机器人充电极片的正极和机器人本体电池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源极相连后与驱动电路的供电负端连接作为浮地等电势点,所述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栅极相连后与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隔离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机器人本体电池的正负端,所述隔离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驱动电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移动机器人自动充电保护方法。本发明既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又提高了充电效率。

    一种MoS2纳米瓦/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91936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410339878.8

    申请日:2014-07-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oS2纳米瓦/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及制备方法,该复合纳米材料由少层数的层状结构的MoS2纳米瓦与石墨烯复合构成,MoS2纳米瓦的层数主要在3?6层,MoS2与石墨烯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4。其制备方法是首先将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再加入双子表面活性剂,并充分搅拌,然后依次加入L?半胱氨酸和钼酸钠,并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将上述混合分散体系转移到水热反应釜中,于230?250℃下水热反应20?24 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离心收集水热固体产物,经过洗涤、干燥、热处理获得。本发明的方法具有简单、方便、易于扩大工业化应用的优点。

    一种轮式移动机器人悬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564170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021805.3

    申请日:2016-0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G3/00 B60G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式移动机器人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所述底盘(1)中部开有用于穿过车轮(15)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前端的所述底盘(1)上固定设置有弹簧导杆固定座(2),所述第一通孔后端的所述底盘(1)上固定设置有支撑座(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轮式移动机器人悬挂装置,能够保证驱动轮始终着地,提高机器人底盘的地面适应能力,防止驱动轮被从动轮架空,出现驱动轮空转或打滑的现象,影响机器人运动,同时可以有效缓解机器人的车轮在路面上运动时传递给机器人底盘的振动,并且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多边缘MoS2纳米片/石墨烯电化学贮钠复合电极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24435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10339846.8

    申请日:2014-07-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边缘MoS2/石墨烯电化学贮钠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其电化学贮钠活性物质为少层数的多边缘MoS2纳米片与石墨烯的复合纳米材料,复合材料中MoS2和石墨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复合电极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含量为:多边缘MoS2纳米片/石墨复合纳米材料为80%,乙炔黑10%,羧甲基纤维素5%,聚偏氟乙烯5%。制备步骤:先制备得到少层数的多边缘MoS2纳米片/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将所制备的复合纳米材料与乙炔黑及聚偏氟乙烯调成均匀的浆料,将该浆料均匀地涂到作为集流体的铜箔上,干燥后滚压得到电化学贮钠复合电极。本发明制备的电化学贮钠复合电极具有高电化学贮钠容量。

    一种高容量和循环稳定的电化学贮镁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91948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40016.7

    申请日:2014-07-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容量高和循环稳定的电化学贮镁复合电极及制备方法,其电化学贮镁活性物质为MoS2-纳米瓦/石墨烯的复合纳米材料,复合纳米材料中MoS2纳米瓦和石墨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3,MoS2纳米瓦为少层数的层状结构,平均层数为4-5层,复合电极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含量为:MoS2纳米瓦/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为80%,乙炔黑10%,羧甲基纤维素5%,聚偏氟乙烯5%。制备步骤:先制备得到MoS2纳米瓦/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将复合纳米材料与乙炔黑及聚偏氟乙烯调成糊状物,将该糊状物均匀地涂到作为集流体的泡沫铜上,真空干燥后滚压得到。本发明的电化学贮镁复合电极具有高的可逆贮镁容量,具有广泛应用。

    MoS2带孔纳米片/石墨烯电化学贮锂复合电极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91928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40138.6

    申请日:2014-07-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oS2-带孔纳米片/石墨烯电化学贮锂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其电化学贮锂活性物质为MoS2-带孔纳米片与石墨烯的复合纳米材料,MoS2带孔纳米片为单层或少层数,复合纳米材料中MoS2纳米锂和石墨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3,复合电极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含量为:MoS2带孔纳米片/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为80-85%,乙炔黑5-10%,聚偏氟乙烯5-10%。制备步骤:先制备得到MoS2带孔纳米片/石墨烯复合纳本材料,与乙炔黑及聚偏氟乙烯调成糊状物,涂到铜箔上滚压得到。本发明的电化学贮锂复合电极具有高的电化学贮锂容量,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增强的倍率特性,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中应用前景广泛的。

    WS2带孔纳米片/石墨烯电化学贮镁复合电极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91927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40137.1

    申请日:2014-07-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WS2-带孔纳米片/石墨烯电化学贮镁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其电化学贮镁活性物质为WS2-带孔纳米片/石墨烯的复合纳米材料,复合纳米材料中WS2带孔纳米片和石墨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3,WS2带孔纳米片为少层数,复合电极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含量为:WS2带孔纳米片/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为80%,乙炔黑10%,羧甲基纤维素5%,聚偏氟乙烯5%。制备步骤:先制备得到WS2带孔纳米片/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将所制备的复合纳米材料与乙炔黑、羧甲基纤维素及聚偏氟乙烯调成浆料,涂到集流体上,干燥后滚压获得。本发明制备的复合纳米材料电化学贮镁复合电极具有高的可逆贮镁容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WS2纳米瓦/石墨烯电化学贮钠复合电极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91926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40065.0

    申请日:2014-07-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WS2-纳米瓦/石墨烯电化学贮钠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其电化学贮钠活性物质为WS2-纳米瓦/石墨烯的复合纳米材料,复合材料中WS2纳米瓦和石墨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3,WS2纳米瓦为少层数,平均层数约4层,复合电极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含量为:WS2纳米瓦/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为80%,乙炔黑10%,羧甲基纤维素5%,聚偏氟乙烯50%。制备步骤:先制备得到WS2纳米瓦/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与乙炔黑及聚偏氟乙烯调成糊状物,将该糊状物均匀地涂到作为集流体的铜箔上,真空干燥后滚压得到电化学贮钠纳米材料复合电极。本发明的复合电极具有高的可逆贮钠容量,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增强的倍率特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