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97914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095683.2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场站快速频率控制方法和系统,当监控到新能源场站并网点采样获得电网频率f超出死区范围时,则控制电网频率采样监控装置进入快频采样周期工作模式并锁定频率进入死区前的电站AGC有功指令P0,并获取实时的电网频率f和实时的电站AGC的有功指令P1;之后根据电网频率f的值和实时的电站AGC的有功指令P1与进入死区前的电站AGC有功指令P0的大小,计算并生成快频控制有功功率指令以对系能源机组进行功率控制。可以实现响应速度快,满足技术要求。除此之外,本发明的技术对已建新能源电站友好,可在小范围内改造实现新能源电站的快频控制,硬件改造难度小,不受新能源场站类型、地理环境、通讯方式/规约等因素的约束,具有良好的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752598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020073.6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点分布式储能系统灵活性评价方法和装置,针对多点分布式储能系统的灵活性评价问题,深入分析了电力系统灵活性的内涵,从功率和能量调节两方面定义了考虑聚合效应的多点分布式储能系统灵活性评价指标,并提出了计及了功率平衡、网络安全等约束条件下,多点分布式储能系统整体灵活性评价方法,能够有效量化多点分布式储能系统响应系统不确定变化时的灵活调节能力,有助于提高储能电站调度运行的量化决策水平,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993352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208587.8
申请日:2019-03-1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功率预测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构建方法包括:构建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的初始功率预测模型;获取光伏发电数据的训练样本,采用鸟群优化算法对初始功率预测模型进行优化训练,得到优化后的功率预测模型;获取光伏发电数据的验证样本,利用验证样本对优化后的功率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验证,本发明通过利用该预测模型可以对区域分布式光伏发电理论功率进行精确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7546754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873252.9
申请日:2017-09-2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特高压大功率缺失下互联电网一次频率响应能力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建立火电机组频率响应仿真模型;步骤B:建立联络线模块仿真模型;步骤C:建立两区域互联电网的仿真模型;步骤D:构建互联电网动态频率响应能力评价指标;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特高压大功率缺失下互联电网一次频率响应能力评价方法,利用新的火电机组频率响应模型和联络线模型,建立了两区域互联电网的仿真模型,在两区域互联电网的仿真模型的基础上,定义了互联电网中发电机组的一次调频能力指标,并可利用一次调频功率、频率偏差和单位调频功率精确的计算出一次调频能力指标,以评价发电机组的一次频率响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63897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362573.4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2J3/24 , H02J3/48 , G06N3/048 , G06N3/0499 , G06N3/0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辅助火电机组一次调频控制方法及系统,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分别构建基于前馈神经网络的策略网络以及价值网络,将储能进行一次调频的历史数据加入训练池中,随机抽取训练池中的数据同时训练构建的策略网络以及价值网络,训练得到的价值网络根据系统状态以及策略网络的输出评价控制效果;将同一时刻下电网的频率数据,电网频率变化数据,以及储能自身荷电状态输入训练得到的策略网络,然后经训练得到的价值网络计算得到储能输入输出功率,基于输出功率完成储能辅助火电机组一次调频控制。提高储能调频效果、减少火电机组动作次数,进而维持火电机组以及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57850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362571.5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2J3/24 , H02J3/28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场站储能一次调频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系统,基于强化学习算法构建基于DDPG算法的虚拟惯性和虚拟下垂出力自适应分配模型和储能参与一次调频的自适应控制器,针对新能源出力波动特征,通过获取新能源场站风速概率分布,利用生成的随机风速扰动在所搭建新能源场站储能参与一次调频的区域电网频率响应模型中对智能体进行训练,使得智能体在储能调频过程中能够自适应分配虚拟惯性和虚拟下垂出力的占比。本发明适用于新能源场站储能一次调频控制,对于储能一次调频效果提升较好,有助于充分发挥储能电站的一次调频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13441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095704.7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IPC: H02J3/38 , H02J3/36 , H02J3/06 , G06F30/3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IGCT风电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仿真方法及相关设备,涉及电磁暂态仿真技术领域。本申请通过对IGCT风电直流输电系统进行潮流计算,并根据计算出的潮流计算结果,计算IGCT风电直流输电系统的目标电磁暂态仿真模型所涉及的风电并网子模型和IGCT高压直流输电子模型各自在到达稳态时的期望稳态控制量,接着将计算出的所有期望稳态控制量作为目标电磁暂态仿真模型的初始控制量进行电磁暂态仿真,从而使IGCT风电直流输电系统模型的初始控制量直接从稳态值附近开始仿真,以减少该系统模型到达稳态的仿真时间和实际耗时,并有效减少该系统模型到达稳态前所产生的波动,提升系统稳定性、仿真收敛效果及模型研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544872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82627.4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同步调相机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其步骤如下:分别在DIgSILENT和MatLab中建立电力系统暂态仿真模型和调相机容量优化配置模型,初始化粒子群数据和参数ε,开始迭代;DIgSILENT读取模型参数文件进行暂态仿真,生成仿真数据;MatLab读取仿真数据,归一化处理数据,计算目标函数,确定粒子的个体最优位置和全局最优位置,比较本次全局最优位置与上次全局最优位置的函数值,若相差小于,跳出迭代ε,若否,继续进行迭代,更新粒子的速度和位置,直至得到最优解。本方法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结合MatLab与DIgSILENT的暂态仿真,实现了考虑约束的同步调相机容量优化问题自动迭代和求解。
-
公开(公告)号:CN110752598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1911020073.6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点分布式储能系统灵活性评价方法和装置,针对多点分布式储能系统的灵活性评价问题,深入分析了电力系统灵活性的内涵,从功率和能量调节两方面定义了考虑聚合效应的多点分布式储能系统灵活性评价指标,并提出了计及了功率平衡、网络安全等约束条件下,多点分布式储能系统整体灵活性评价方法,能够有效量化多点分布式储能系统响应系统不确定变化时的灵活调节能力,有助于提高储能电站调度运行的量化决策水平,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36372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011199324.4
申请日:2020-11-0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京工程学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计及风电波动性和反调峰特性的储能协调控制方法,利用小波变换法实现对风功率的解耦,得到风功率的高频波动分量和低频并网分量。针对高频波动分量,建立储能变流器并网电流预测模型,通过引入等值评估函数c,并利用半塔顶法确定储能系统的动作深度,以达到延长储能系统的循环寿命的目的,采用常规机组和储能系统进行平抑并利用系统剩余爬坡能力弥补预测误差。针对低频并网分量的反调峰特性,建立基于多网络结构的调峰效能指标Yok,控制储能系统和火电机组联合调峰下的储能系统充放电及火电机组深调峰的启停,减少因风电接入所引发的火电机组调峰启停次数,以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