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29108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886922.0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 G06Q40/06 , G06Q50/06 , G06Q10/063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消纳成本全面测算与合理分摊方法、设备及介质,属于电力系统规划技术领域;解决了当前新能源消纳成本难以准确测算与合理分摊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电力系统相关技术数据;以储能投资规划成本、储能设备和传统机组运行成本以及电力系统运行备用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储能投资规划模型;采用内点法分别求解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前后的储能投资规划模型,并计算此时储能投资规划成本与电力系统运行备用成本之和的变化量,完成新能源消纳成本的全面测算;基于VCG理论计算各新能源的消纳成本替代效益,并根据综合分摊原则将消纳成本合理分摊给各新能源;本发明应用于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703452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14102.4
申请日:2023-08-11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源基地规划方法、系统、芯片及设备,属于能源规划技术领域,构建煤化工厂生产过程的状态‑任务网络模型,确定煤化工厂灵活运行的约束条件;根据状态‑任务网络模型和约束条件构建考虑煤化工厂灵活运行的能源基地优化规划模型;求解能源基地规划模型,得到考虑煤化工厂灵活运行的能源基地优化规划结果,包括能源基地各类型机组的投建容量与经济性计算结果,四季场景下能源基地的运行方式,以及四季场景下煤化工厂的生产计划。本发明能够充分利用能源基地近区高载能工厂的生产灵活性,有效促进新能源消纳,减少能源基地的备用容量,解决高载能工业负荷与能源基地协同优化规划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826789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1110197.X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资源协同调控的配电系统紧急频率控制方法,属于配电系统频率控制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基于多资源协同调控的配电系统紧急频率控制方法的改进;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构建包括同步机、风机、电储能、温控负荷、常规负荷的多资源频率响应模型;推导频率最低点、最低点时间、准稳态频率的解析式;建立以控制成本最小为目标,考虑频率最低约束、资源控制量约束、潮流断面约束的紧急频率控制决策模型;基于紧急频率控制决策模型对配电系统的紧急频率进行调整控制;本发明应用于配电系统的频率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603308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14136.3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CN) , 西安交通大学(CN)
IPC: H02J3/00 , H02J3/46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需求响应替代效益的源网协调规划方法及系统,利用电力系统基本技术数据构建考虑需求响应替代效益的源网协调规划模型目标函数;分别构建考虑需求响应替代效益的源网协调规划模型规划阶段约束条件、模型典型场景运行模拟约束条件,结合构建的目标函数建立考虑需求响应替代效益的源网协调规划模型;基于考虑需求响应替代效益的源网协调规划模型的输出实现源网协调规划,本发明能够保证系统运行稳定的前提下,降低系统发电和输电的投资成本,从而提高机组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6204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575018.9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太原理工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30/18 , G06F30/25 , G06N3/00 , H02J3/00 , H02J3/38 , H02J3/46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系统灵活性需求的配电网双层规划方法,应用于配电网规划技术领域,具体步骤包括:获取数据,并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生成基本场景;确定规划层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构建配电网规划层模型;根据预测结果的时序数据,计算配电系统各时间节点灵活性缺额;利用配电系统各时间节点灵活性缺额,确定模拟层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构建配电网模拟层模型;采用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对配电网规划层模型和配电网模拟层模型求解,得到配电网规划方案。本发明建立了计及灵活性需求的配电网双层规划模型,可以尽可能减少或者消除消纳限制因素,进一步提高需求侧响应的响应潜力,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成本与网损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072657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0965930.6
申请日:2020-09-15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柔性互联配电系统的连锁故障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步骤1:利用优化潮流模型计算得到系统运行状态,记录各节点电压;步骤2:若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则执行步骤3,否则执行步骤1;若单相接地故障后,FMS的换流器MMC保护误动作,则执行步骤4,否则执行步骤1;步骤4:若保护误动作引起节点电压越限,执行步骤5,否则执行步骤1;步骤5:计算第i次连锁故障的负荷最小切除容量PLi和分布式电源的最小切除容量PDGi,记录抽样总数;若抽样总数为M次,则结束抽样,计算风险指标,否则执行步骤1。本发明能够对柔性互联配电系统连锁故障风险进行有效评估,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1563691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419490.4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入新能源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性能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基于放射状配电网、双端配电网和环状配电网接入新能源;建立经济性、可靠性、电能质量和新能源消纳能力四个维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综合评价指标计算模型,所述综合评价指标计算模型包括经济性指标计算模型、可靠性指标计算模型、电能质量指标计算模型和新能源消纳能力指标计算模型;基于新能源的不确定性进行场景聚类,对所述综合评价指标模型求解;基于求解结果规划所述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本发明构建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考虑了负荷的多样性以及新能源的波动性,对未来交直流配电网的规划提供了实用型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64790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510158072.7
申请日:2025-02-13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N7/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源网荷储灵活性资源的供需平衡调控优化方法,属于源网荷储资源优化调控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研究对于电力系统中灵活性不足造成的损失没有合理量化从而导致优化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发明考虑源网荷储全链条灵活性资源全寿命周期碳排放量,设计碳交易机制促进灵活性资源低碳运行;通过CVaR方法度量灵活性不足导致的弃风弃光风险损失;构建多目标灵活性资源平衡优化调控模型,保证电力系统安全低碳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05116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526961.6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46 , H02J3/28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的自适应调度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调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提取预定电网周期中的第一时区;提取第一时区下的第一出力值,与第一消纳值进行对比,若第一出力值大于第一消纳值,将第一时区添加至储能调度时区集,若小于,添加至释能调度时区集;获取动态时区,在储能调度时区集和释能调度时区集中遍历;调取预定自适应调度机制对遍历结果进行分析,生成动态调度决策,进行自适应调度处理。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波动性,影响电网能源调度的灵活性和可靠性的技术问题,达到了通过分时区进行可再生能源的存储和释放调度,提高电网能源调度的灵活性和运行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94116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76571.0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挖掘的电量‑经济耦合度的测度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可以获取不同地区的电量子系统和相应经济子系统分别涉及的指标信息;对电量子系统和相应经济子系统分别涉及的指标信息进行分析,得到电量子系统涉及的各指标的指标权重和经济子系统涉及的各指标的指标权重;根据不同地区的电量子系统涉及的各指标的指标权重,确定相应地区的电量子系统综合评价价值;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子系统涉及的各指标的指标权重,确定相应地区的经济子系统综合评价值;基于不同地区的量子系统综合评价值和相应地区的经济子系统综合评值,确定相应地区的电量‑经济耦合度测度值。该方法提高了对电量系统和经济发展之间关联程度的准确评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