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房用配电柜运行状态实时监测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68680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415740.7

    申请日:2023-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配电房用配电柜运行状态实时监测设备,涉及配电柜技术领域,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采用专人定时巡查环境设备,加重了管理人员的负担,劳动强度大,实用性低,管理人员无法及时的发现温度异常的配电柜所处位置,安全性低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两组悬挂机构,所述悬挂机构包括导轨和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导轨之间设有两组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两个安装座、两个分别通过螺栓连接于两个安装座一边外壁上的伺服电机。本发明无需管理人员定期在配电房内进行巡查,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实用性,利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进行偏转折叠,降低整体的占用空间,能够及时发现存在异常情况的配电柜所处位置,提高了安全性。

    一种适应高渗透率新能源的源网荷储协同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06049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813405.6

    申请日:2023-0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应高渗透率新能源的源网荷储协同控制系统,基于光伏发电机组的发电电能和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电能,判断光伏发电机组的发电电能和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电能总量是否满足负荷端的用电量,如满足,则由光伏发电机组的发电电能和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电能总量向负荷端供电;如不满足负荷端的总用电量,则判断蓄电池组的剩余电量是否大于预设电量阈值,如大于则蓄电池组同时向负荷端供电,以满足负荷端用电;当光伏发电机组的发电电能和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电能超过负荷端的用电量,且蓄电池组的剩余电量低于预设电量阈值,则给蓄电池组充电。有效提高系统协同运行平衡能力,从而实现能源资源最大化利用。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技术的安全认证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975831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1240406.2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指纹识别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指纹识别技术的安全认证方法及系统。通过获取系统中用户的历史指纹使用数据信息;利用PSO粒子群优化算法对LFA初始指纹使用偏好识别模型进行优化,得到LFA目标指纹使用偏好识别模型;通过指纹识别模块获取实时指纹使用数据信息;将实时指纹使用数据信息输入至LFA目标指纹使用偏好识别模型中进行判断;若用户实时使用偏好符合用户的历史使用偏好,则通过图像采集模块获取正在使用指纹认证模块的用户脸部图像,则过本次指纹识别认证,若目标图像信息与用户图像信息不相同,则进行预警。可以提高在特殊环境下指纹识别的效率,自动判别指纹识别的用户是否为主人,提高了指纹识别的安全性。

    一种电力数据预分析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304763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558859.3

    申请日:2023-05-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力数据预分析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主要涉及电力数据预分析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的方法不能对数据进行优化的问题。包括:获取标记好数据状态的历史电力数据集;对历史电力数据集中异常状态的历史电力数据进行聚类;根据历史电力数据与聚类中心之间的曼哈顿距离,确定标准异常电力数据和各个聚类对应的曼哈顿距离范围;从待分析的电力数据中随机抽取若干数量的校准电力数据,获取校准电力数据与标准异常电力数据之间的曼哈顿距离,进而确定校准电力数据对应的第二数据状态;矫正曼哈顿距离范围,获得最终曼哈顿距离范围;基于先验算法和最终曼哈顿距离范围,从待分析的电力数据中滤除异常电力数据。

    多分支配电网馈线短路故障定位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77397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1049390.7

    申请日:2023-08-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故障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多分支配电网馈线短路故障定位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包括:按照电源侧到负荷侧的方向,依次计算每个馈线区段的故障判定系数,判断每个馈线区段是否发生故障,并记录故障点所在的馈线区段首端的1模电压和1模电流;同时,按照负荷侧到电源侧的方向,依次计算每个馈线区段的故障判定系数,判断每个馈线区段是否发生故障,并记录故障点所在的馈线区段末端的1模电压和1模电流;基于故障点所在的馈线区段两端的1模电压和1模电流,结合线路参数,通过1模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时域电压方程,计算得到故障点到故障点所在的馈线区段首端的距离。不受馈线分支的影响,定位精度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