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2985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26326.5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30/018 ,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力大数据的电力碳排放监测方法及系统,涉及碳排放技术领域,包括S1、碳排放预估计算;S2、碳排放数据采集;S3、碳排放速率监测;S4、碳排放量监测。该基于电力大数据的电力碳排放监测方法及系统,通过碳排放预估计算得到预计碳排放量和预计碳排放速率,并利用传感器实时获取实际碳排放数据,经处理器实时比对后进行碳排放速率监测,若实际碳排放速率超标时长超过安全时长,则触发碳排放量监测,发送对应指令给电力生产部门,改进后的电力碳排放监测方法及系统通过对碳排放情况进行监测,能够在碳排放出现异常时,可以及时通知相关工作人员对电力生产作出调整,促使碳排放快速回归正常,避免最终碳排放超标。
-
公开(公告)号:CN11776441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87481.0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7 , G01D21/02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电力大数据的城市碳排量监测系统及方法,包括第一获取模块,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该城市发电量数据以及碳排放额数据,并将获取的发电量数据以及碳排放额数据输入至检测模块的内部进行检测。该基于电力大数据的城市碳排量监测系统,本申请通过核算模块对第一获取模块和第二获取模块城市的总碳排量进行计算,分析模块将对核算模块核算出的总碳排量与以往数据进行对比,并对数据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当分析模块分析到对核算模块输出的数据产生的原因不符合实际时将通过预警模块将不合理的原因以及数据编辑成文本发送至相关工作人员的邮箱对其进行预警,与现有的基于采样的监测系统相较,监测数据更为准确,且更为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757562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58911.1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30/018 , G06F21/31 , G06F21/45 , G06F18/2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上下游供应链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监测分析系统,包括接收模块,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上游供应链生产加工或使用产生的碳排放数据,同时接收其上游供应链生产加工或使用产生的所有碳排放数据;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数据是否完整。该考虑上下游供应链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监测分析系统,接收模块在产品进入企业后将通过系统同步获取上流供应链加工时产生的碳排放量,同时核算之后将把从上游供应链接收到的各阶段的碳排放数据以及核算总量发送至下游供应链,同时通过共享展示模块展示给有所有上游供应链和所有上游供应链,并以此解决不便于通过现场采集调研获取碳排放清单数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6239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919705.2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朱东歌 , 马瑞 , 沙江波 , 康文妮 , 刘佳 , 夏绪卫 , 丁茂生 , 李兴华 , 张爽 , 柴育峰 , 闫振华 , 韩红卫 , 张庆平 , 苏望 , 郭飞 , 吴旻荣 , 李晓龙 , 王峰 , 高博 , 王亮 , 万鹏 , 蔡冰 , 段文齐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根据能源数据的调度和负载控制服务器运行的方法,根据数据调度/负载/温度,控制服务器的散热,采用的服务器包括:柜体,柜体上设有硬盘放置腔体,硬盘放置腔体的前侧敞口形成进风口,硬盘放置腔体的后侧敞口形成出风口,处理单元,设置在柜体上且位于硬盘放置腔体的一侧;硬盘放置架,安装在硬盘放置腔体内,硬盘放置架上安装有多个服务器硬盘;风扇组,正对出风口设置在柜体的后侧;格栅组件,格栅组件包括活动连接件和多个格栅;格栅调节机构,设置在柜门上,活动连接件与格栅调节机构活动连接。本发明中有利于提高对放置在硬盘放置腔体内的服务器硬盘的散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382013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110685535.7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银川供电公司
IPC: H04L9/40 , H04L1/00 , G06F40/232 , G06F40/2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能源大数据的数据挖掘系统,涉及能源大数据技术领域,具体为能源大数据库和传输模块,所述能源大数据库与乱码填充模块相连接,所述数据分割模块与传输模块相连接,所述防火墙单元还与中断传输单元相连接,所述数据接收模块与处理器模块相连接。该基于能源大数据的数据挖掘系统,数据内容在传输时对传输通道建设防火墙,可抵抗外界入侵,而在被入侵的同时可中断数据内容的传输,从而降低数据内容被截取的可能性,且对待传输的数据内容进行复制且有序的打乱排序并进行数量分割,再按照预设好的顺序进行逐次传输,在接收后又按照预设好的规律及顺序恢复数据内容,使得数据在传输中被截取后往往也无法获取完整的数据内容。
-
公开(公告)号:CN11531075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701269.7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面向能源大数据的数据资产价值评价方法及系统,属于能源大数据领域。包括:构建采集模型和数据资产价值评价模型;通过所述采集模型统计出待评数据资产的评价参数,所述评价参数包括颗粒度评价参数、多维度评价参数、活性度评价参数、规模度评价参数和关联度评价参数;分别根据所述颗粒度评价参数、所述多维度评价参数、所述活性度评价参数、所述规模度评价参数和所述关联度评价参数计算出所述待评数据资产的颗粒度值、多维度值、活性度值、规模度值和关联度值;将所述颗粒度值、所述多维度值、所述活性度值、所述规模度值和所述关联度值输入至所述数据资产价值评价模型,计算出所述待评数据资产的资产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890099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241047.3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主动管理措施的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消纳能力提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实际配电网参数,以配电网分布式光伏准入容量最大为目标,建立考虑主动管理措施的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消纳能力提升模型;将所述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消纳能力提升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二阶锥模型;使用商业求解器对混合整数二阶锥模型进行求解,获得能够提升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消纳能力的最优主动管理措施配置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显著提升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消纳能力,具有可靠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643131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843362.7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邮电大学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nventor: 李永亮 , 丁茂生 , 闫振华 , 夏绪卫 , 高博 , 张爽 , 李秀广 , 张琪 , 马军伟 , 马万里 , 吴旻荣 , 刘畅 , 郭少勇 , 罗海荣 , 张庆平 , 朱东歌 , 马瑞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区块链的微电网分布式能源交易方法,属于微电网技术领域。包括:微电网运营商根据售电信息和购电信息撮合交易,生成由发电方用户和购电方用户之间签订的智能合约;所述微电网运营商将所述智能合约广播到所述区块链网络并保存至节点,在所述节点处打包成区块并上链;所述微电网运营商执行所述智能合约,根据所述智能合约中的内容完成价值转移、以及智能电表的能量转移;所述微电网运营商核对所述发电方用户的实际发电量是否等于所述申报交易电量;核算发电方应退金额;所述微电网运营商返还所述发电方应退金额、以及所述购电方保证金。本发明还提供基于区块链的微电网分布式能源交易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3220763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522619.9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马瑞 , 夏绪卫 , 刘佳 , 朱东歌 , 张爽 , 闫振华 , 张庆平 , 黄鸣宇 , 李秀广 , 高博 , 段文奇 , 李学锋 , 罗海荣 , 沙江波 , 李永亮 , 柴育峰 , 吴旻荣 , 韩亮 , 蔡冰 , 张振宇
IPC: G06F16/25 , G06F16/2455 , G06F16/2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能源大数据的数据存储系统,至少包括前端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缓存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其中前端模块用于收集数据至能源大数据中心;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能源大数据中心内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存储模块至少包括结构化数据模块和非结构化数据模块;数据缓存模块用于对数据存储模块中的数据进行缓存,数据缓存模块与数据存储模块进行数据同步;数据处理模块向数据存储模块发送数据增加指令、数据删除指令或者数据修改指令并进行处理。本发明提升了对能源行业发展规划的科学决策水平及能源监管的效率和效益,也提高了能源大数据中心数据利用率,完成对能源大数据中心内的数据进行存储及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298873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335841.8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马瑞 , 马一鸣 , 朱东歌 , 刘佳 , 夏绪卫 , 黄鸣宇 , 张爽 , 闫振华 , 李秀广 , 李兴华 , 李晓龙 , 高博 , 张庆平 , 李学锋 , 罗海荣 , 李永亮 , 郭飞 , 柴育峰 , 韩红卫 , 段文奇 , 王峰 , 蔡建辉 , 杨雪红 , 沙江波 , 胡炜航
IPC: G06F16/215 , G06F16/25 , G06F16/23 , G06F16/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企业数据盘点的元数据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元数据采集标准目录库,配置数据源,在此目录下进行数据采集实施的准备工作;步骤2:建立元数据采集规则,在此规则下,通过数据采集模块自动采集元数据信息,生成数据目录与数据表进行关联;步骤3:数据分析模块对数据表进行有效性筛选和自动判定,五个工作日内,进行更新匹配;步骤4:数据监控模块实时监控数据有效性及数据变更信息,进行数据重新采集和筛除。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高了元数据采集的效率及数据准确率,避免了重复性的元数据采集操作,从而实现了元数据的快速采集。实时监控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