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90282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29162.4
申请日:2016-03-0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18 , Y02E40/34 , H02J3/1821 , H02J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混合文化算法的含UPFC电网的无功优化分析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数据输入模块、潮流计算模块、算法编码模块、无功优化分析模块、算法解码模块和数据输出模块。方法在应用时,首先获取电网相关信息,然后对含UPFC电网进行潮流计算,再对潮流计算得到电网无功控制参数进行编码,接着以编码后的数据为基础,采用混合文化算法进行无功优化分析,进而得到优化后的无功控制参数,再对优化后的参数进行解码,最后将解码后的无功控制参数进行输出,为电网调度运行提供数据基础。本发明通过文化算法对优化过程中的隐含信息进行挖掘利用,提高了优化分析的效率,可指导含UPFC的实际电网无功优化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6209460B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610559692.2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
IPC: H04L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流理论的停电系统恢复路径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停电系统的恢复描述为单源多汇的有向网络;B)基于网络流理论,解析表达恢复路径优化中连通性约束;C)确定线路投运状态;D)建立停电系统恢复路径优化的混合整数线路规划模型;E)采用CPLEX求解,得到最优恢复路径。本发明将非线性模型转变为混合整数线性模型,使其可以采用快速的混合整数模型求解方法,寻优效率高且寻优结果稳定性强,可以适用于大规模停电系统的恢复路径优化中,计算时间满足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842022B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710028297.6
申请日:2017-01-1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3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发电机组进相能力的试验方法,首先分析发电机组是否具备进相能力提升空间,对于具备提升空间的机组,根据机组历史运行数据,在不影响机组安全的前提下优化主变、高厂变、低厂变分接头配置,抬高厂用电压、机端电压水平,然后在多台机组同时运行状态下开展进相试验,试验时通过动态调整陪试机组的无功模拟电网无功过剩状态,获得机组较深进相能力,达到了提升机组进相能力的目的。本发明能够使得机组在电网低负荷期间发挥更深机组进相能力,提高电网电压安全运行水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629730B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10018349.7
申请日:2016-01-12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滑模控制的UPFC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针对并联侧和串联侧换流器,在矢量控制的基础上,构建了换流器并联侧和串联侧状态空间,采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算法,对隐含层节点中心、节点宽度和网络权值采用基于经典梯度下降算法的动量因子法进行调整,由RBF神经网络对滑模面进行调整,该方法能够实现滑动模态的全过程自适应控制,消除滑模控制对外部参数的敏感性,实现有功、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抑制在系统扰动时后的振荡,快速逼近系统运行的目标值,并且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同时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本发明弥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也为统一潮流控制器稳定控制系统的改进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有利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5846443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158415.0
申请日:2016-03-1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 H02J3/1871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背包问题求解的电网无功补偿优化配置系统及方法,将存在无功缺额的变电站抽象为物品、存在无功富余的变电站视为背包,建立以背包所装物品总价值最高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再采用遗传算法求解获取全电网的无功平衡关系,最后根据就近规整的原则制定无功补偿增配方案,全过程分析通过数据输入模块、无功缺额计算模块、无功平衡分析模块、补偿增配分析模块和数据输出模块自动完成,无需人为干预,提高了电网无功规划的效率,有助于提高电网的无功电压优化运行水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209459B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610557246.8
申请日:2016-08-1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
IPC: H04L12/24 , H04L12/26 , H04L12/721 , H04L12/7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停电系统恢复路径智能优化的网络连通性修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每一条已恢复线路、已带电节点和目标节点,分别构建初始待连通图;B)反复合并直到完成连通子图聚合,构成连通子图;C)利用prim算法搜索将所有的连通子图连接的最短连通路径,建立包含所有待恢复电源点的连通图;D)根据包含所有待恢复电源点的连通图,将该连通图上的连通路径上的线路状态设为1,实现连通性修正。本发明基于凝聚层次聚类法和prim算法的连通性修正算法,将非连通个体有效修正为连通个体的方法,计算速度快,迭代次数少,收敛速度快,稳定性较好,计算结果波动性较小,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577896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864346.X
申请日:2017-09-2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Copula理论的风电场多机聚合等值方法。通过构建能够适应复杂地形环境下的风电场风速预测模型,考虑了风机的排列布置产生的多尾流效应,同时还考虑了地面粗糙度和障碍物遮挡的影响,形成精确的风电场风速分布模型。然后运用Copula理论,提出计及尾部特性的Copula函数来表征风速相关性,构建Mixed-Copula函数来描述两台风机风速的联合分布,继而通过检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判断两变量的相关程度。相关程度高的两风机进行等值处理划分为一类,实现了风电场等值简化。
-
公开(公告)号:CN107528317A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710864436.9
申请日:2017-09-2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方法。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方法主要有时域仿真法和直接法,暂态能量函数法属于直接法。暂态能量函数法模型比较简单,能计及非线性问题,可避免复杂的数值积分运算,计算速度快,还可提供系统稳定裕度指标,但由于模型精确度、临界点选择性以及线性路径假设的限制,传统的暂态能量函数一直存在保守性问题。本发明提出的基于SMR(Squared Matrix Representation)技术的改进暂态能量函数法,通过引入SMR技术改进暂态能量函数分析方法,采用叠加程序来获取最优李雅普诺夫函数,改善了传统暂态能量函数保守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482635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839960.0
申请日:2017-09-1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直流无功控制特性的交直流电网电压灵敏度计算方法,包括:建立交直流电网潮流计算模型;根据不同的直流换流站无功控制策略,建立直流无功补偿容量计算模型;利用潮流算法求解交直流电网潮流计算模型,得到交直流电网的稳态运行点;根据计算得到的稳态运行点,计算直流换流站中的无功补偿装置对交直流电网电压的灵敏度。本发明在保证收敛性的同时提高了计算精度,使得稳态运行点更加符合实际电网运行情况,进而提高电网无功电压灵敏度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244916B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510749423.8
申请日:2015-11-06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标准化欧氏距离的含UPFC电网潮流状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计及UPFC的电网潮流优化模型;步骤2、根据最优潮流计算结果,对各线路负载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步骤3、针对待评价的某个运行工况,对该工况下的线路负载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步骤4、计算待评价工况与理想最优工况间的欧氏距离,计算结果作为该工况下的潮流状态评价指标。从线路负载均衡度和线路损耗两个角度制定优化目标,定义潮流状态的评价指标为实际潮流与理想潮流间的标准化欧氏距离,最后根据指标数值的大小对不同的运行方式进行评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