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Cl3混凝去除溴酸盐的水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03916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110231462.0

    申请日:2011-08-12

    Abstract: FeCl3混凝去除溴酸盐的水处理方法,涉及一种去除溴酸盐的水处理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外加方法去除溴酸盐存在增加出水中的其它副产物,对水质有负面影响,且外加方法的工艺或使用的药剂不经济的问题。方法:向含有溴酸盐的原水中投加FeCl3;将投加了FeCl3的原水进行混凝搅拌;将混凝搅拌后的水静置沉淀,即完成FeCl3混凝去除溴酸盐的水处理方法。本发明操作简单、安全可靠,适宜的原水pH值范围较宽,pH值5.5~8.5都可发挥作用。经过FeCl3的混凝作用,可实现溴酸盐去除率达到60%~63%。应用于水处理领域。

    串联电解池系统及利用其去除饮用水中溴酸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76088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10127726.8

    申请日:2011-05-17

    Abstract: 串联电解池系统及利用其去除饮用水中溴酸盐的方法,本发明涉及电解池系统及去除水中溴酸盐的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减少溴酸盐生成的方法的降低系统处理能力、增加后处理程序,去除已生成溴酸盐的方法产生二次污染,去除溴酸盐的电化学方法电极材料贵、阴极不稳定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串联电解池系统包括两个串联的电解池,电解池以石墨阴极,以碳毡作阳极,离子交换膜将电解池槽体分为阳极区和阴极区;方法:将待处理饮用水通入到第一电解池的阴极区中,反应后,阴极区的水通入第二电解池的阳极区,反应后,阳极区的水流出,完成去除饮用水中溴酸盐的过程。溴酸盐的去除率为75%~82%。本发明可用于处理饮用水。

    利用臭氧预氧化与常规水处理工艺协同除蚤的水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86269C

    公开(公告)日:2008-05-07

    申请号:CN200510009890.3

    申请日:2005-04-13

    Abstract: 利用臭氧预氧化与常规水处理工艺协同除蚤的水处理方法,涉及一种水处理方法。目前还没有针对水中蚤类浮游动物进行臭氧氧化去除的技术。本发明利用臭氧预氧化与常规水处理工艺协同除蚤的水处理方法为,首先,向常规水处理工艺前的原水中预通臭氧,臭氧的通入量为1.8~2.3mg/L,然后进行混凝沉淀,预通臭氧及进行混凝沉淀的总时长在30min以上,混凝沉淀后按8~10m/h的滤速进行过滤即可实现除蚤。本发明解决了以往用预投氯或预投氯—氨的预氯化工艺对水中蚤类浮游动物进行去除所存在的增加消毒副产物和不能完全清除蚤类浮游动物的问题,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对水蚤类浮游动物进行灭活,使其在后续的混凝、沉淀和过滤工艺中得到彻底有效的去除。

    O3/H2O2预氧化与常规水处理工艺协同除蚤的水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93224A

    公开(公告)日:2005-11-09

    申请号:CN200510009889.0

    申请日:2005-04-13

    Abstract: O3/H2O2预氧化与常规水处理工艺协同除蚤的水处理方法,它涉及一种水处理方法。本发明由以下步骤完成:a.向常规处理工艺前的原水中预通O3和投加H2O2,O3的通入量为1.6~2.0mg/L,H2O2的投加量为4~10mg/L;b.将通入O3和投加H2O2的原水进行混凝沉淀,从O3/H2O2预氧化作用开始到沉淀结束的时间为30min~3h;c.将沉淀后的水进行过滤,滤速为8~10m/h。本发明解决了已有水厂采用预投氯或预投氯-氨的预氯化工艺去除原水中的剑水蚤存在去除不彻底,出水中可产生致癌物质和在常规处理工艺前的原水中预通较大量的臭氧和投加过氧化氢存在只能将原水中的剑水蚤灭活而不能去除的问题,该处理方法简单易行,臭氧的通入量较少,可彻底去除原水中的剑水蚤。

    利用臭氧杀灭蚤类浮游动物的水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77067A

    公开(公告)日:2004-02-25

    申请号:CN03132497.5

    申请日:2003-07-10

    Abstract: 利用臭氧杀灭蚤类浮游动物的水处理方法,它涉及一种水处理方法。现在采用预投氯、氨的预氯化工艺杀灭蚤类浮游动物的水处理方法,存在着不但影响饮用水的安全,而且仍然不能对水蚤类浮游动物进行完全有效的去除的弊病。本发明的方法为:向常规处理前的原水中预通臭氧,每升原水中的臭氧通入量为2.5~3.0mg,向原水中通入臭氧的时间为15~20分钟。本发明的方法效果明显、可靠,与氯气杀灭法相比,臭氧杀蚤在杀灭效果、安全性、经济性角度等方面优于氯气杀灭法。本发明能够有效的控制水中的水蚤类浮游动物,从而保证出厂水水质指标的合格,而且使用本方法,操作安全、方便,具有极高的可行性。

    一种酸热法预处理造纸污泥生产细菌纤维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9981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53721.4

    申请日:2024-12-27

    Abstract: 一种酸热法预处理造纸污泥生产细菌纤维素的方法,属于造纸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为了解决造纸污泥难以安全处置的问题,所述方法步骤如下:取造纸污泥加入表面活性剂搅拌并过滤烘干,再通过酸热法获得造纸污泥水解液,去除水解液中的酸根和其他抑制物,调节pH至6.0~6.8,稀释水解液,将稀释后的水解液添加氮源,作为木醋杆菌培养液生产细菌纤维素。本发明所制备的细菌纤维素与含糖相当的葡萄糖培养基制备的细菌纤维素产量和性能相当,因此造纸污泥可作为细菌纤维素生产的潜在碳源。该处理方法环保且经济效益显著,同时具备操作简单、产量与性能好、前景广大的优点。

    一种固体废物环境风险事件应急处置技术决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46928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669048.6

    申请日:2022-06-14

    Abstract: 一种固体废物环境风险事件应急处置技术决策方法,它涉及一种风险事件应急处置技术决策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还没有一种方法能够针对相应的污染源和事故情景快速找到固体废物环境风险事件最优处置方案的问题。本发明的步骤为:步骤一、构建固体废物环境风险事件案例库;步骤二、进行固体废物环境风险事件应急处置技术库的框架设计;步骤三、建立基于模糊多准则和逼近理想点算法的固废应急处置技术优选模型。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领域。

    一种应急处理饮用水中苯胺污染的水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34482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583098.2

    申请日:2018-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急处理饮用水中苯胺污染的水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向含有苯胺的原水中加入臭氧,其中:臭氧的投加量为 0.5~2mg/min,臭氧接触氧化时间为10~20min;步骤二:向经臭氧处理过的苯胺原水中投加次氯酸钠,即可实现苯胺从水中的有效去除,其中:次氯酸钠的投加量依据水中苯胺的含量而定,且次氯酸钠与苯胺的浓度比宜为7.5~15。本发明的水处理方法结合臭氧和次氯酸钠协同氧化苯胺,对原水中苯胺污染物去除率最高可达到98.5%,可以有效应对原水中的高浓度苯胺突发污染。本发明的水处理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作业效率高、工作可靠、推广前景广阔的优点,也可用于水厂的常规处理流程。

    一种V-Cu系偏晶型氢分离合金及其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98254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048577.5

    申请日:2016-11-24

    Abstract: 一种V-Cu系偏晶型氢分离合金及其加工方法,涉及一种氢分离合金及其加工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钒基氢分离合金以切割铸锭获得分离膜的方法存在膜片最小厚度偏大和原材料浪费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V-Cu系偏晶型氢分离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氢分离合金的包括V、Cu,以及能够与V形成固溶体的金属溶质元素;氢分离合金的显微组织结构上,V为体心立方的钒,Cu为面心立方的铜;所述V的原子百分比为56.5%-90%,所述Cu的原子百分比为10%-40%,所述的能够与V形成固溶体的金属溶质元素的原子百分比为0%-9%。本发明适用于氢分离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