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57282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210009358.1
申请日:2012-01-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5B19/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重污染河道泥-水界面氧化还原电位调控方法。该方法采用纳米微孔曝气管构成的曝气盘置于沉积物表面,并通过罗茨变频鼓风机进行曝气,使沉积物表面长期处在较高的溶解氧水平下,从而提高泥-水界面氧化还原电位。安装氧化还原电位测定仪,自动监测泥-水界面氧化还原电位,并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将信号传输至罗茨变频鼓风机,实时控制和调节曝气量,实现精准曝气。与传统曝气法相比较,该方法具有气泡停留时间长、充氧效率高、对表层沉积物干扰小和曝气能耗低等优点。本发明可用于城市重污染河道沉积物原位修复工作中,有效抑制沉积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减少河道底泥内源污染,同时对改善河道底泥生境也具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839632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110172489.7
申请日:2011-06-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10/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构建基于生物强化截留清除面源污染的生态护坡的方法,调查河流水文条件,确定单位长度河岸带面源污染负荷及其水力停留时间,分析沿河面源污染特征,筛选高效去除面源污染的高效菌或构建能去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基因工程菌,然后构建成中空六面体的生态护坡构件并在其中种植植物,即构建成生态护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有效去除面源污染,特别是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减少入河污染负荷,降低面源污染给河流生态系统带来的潜在生态风险,利用本地原料提高构件的环境亲和性,为河岸带微生物群落和植被的生长提供良好生境条件,同时提高河岸带的力学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633407B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101870.9
申请日:2012-04-1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柱组合基质复合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采用复合潜流的人工湿地模式,由人工湿地池体、土壤柱组合基质系统、湿地植物系统与配水系统组成。土壤柱组合基质系统是整个人工湿地系统的核心,包括前过滤单元、组合基质脱氮单元、组合基质除磷单元、精过滤单元,其中组合基质脱氮单元与除磷单元中设置土壤柱。人工湿地植物系统由芦苇、香蒲、茭白等水生植物混种组成,覆土种植于组合基质脱氮单元与组合基质除磷单元上。人工湿地池体与配水系统相配合,构造出垂直向下流、垂直向上流、水平潜流等多流态的人工湿地系统。本发明产品各部分设计合理、结构科学、占地少、运行成本低、管理方便,是一种有效净化污染水体的新型人工湿地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1265007B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0810035942.8
申请日:2008-04-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2F1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动去除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最近新兴的绿色技术——电动修复技术(ERT),通过自建的电动修复装置,将经预处理的污水厂污泥填装污泥床内,在床体沿程电压梯度1.2~1.3V/cm条件下进行电动处理,处理过程中,保持电解液的pH值在6~8左右;同时,使用聚环氧琥珀酸(PESA)作为络合剂增强重金属的电迁移能力,;增强电动过程对重金属的去除率平均在60%以上,处理后的污泥Cu、Zn、Cr、Pb、Ni、Cd含量完全基本符合污泥农用国家限制标准(GB4284-84)。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处理周期短,处理效果好,处理成本低等特点。本发明在未来我国城市污泥,特别是工业污泥无害化和资源化将发挥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514053B
公开(公告)日:2011-03-09
申请号:CN200910047797.X
申请日:2009-03-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上海宝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炼钢废渣作为基质的富营养化水体人工湿地处理系统。采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模式,由人工湿地池体、基质层、湿地植物系统和布水系统组成,布水系统由配水管、碎石配水区、碎石出水区和出水渠组成,基质层位于人工湿地池体内,基质层两侧分别为碎石配水区和碎石出水区,基质层上部铺设覆盖层,覆盖层的表面是湿地植物系统;碎石配水区一侧设有配水管,碎石出水区连接出水渠;基质层的基质材料采用钢渣和干渣混合物,钢渣和干渣体积比为4∶1~6∶1。本发明特别适合村镇高浊度、高N、P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和修复。实验表明,受污染养殖和景观水体经过本发明处理后,出水水质基本满足国家地表水III类水标准,有些月份出水水质甚至符合国家地表水II类水标准,TP和SS的去除率均在90%以上,NH4+-N去除率也达到8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649608A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910194905.6
申请日:2009-09-0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一种生态护坡结构,其包括底部基础、生态挡墙、观赏平台以及护坡区域;其各个部分沿着河流到河岸的水平方向依次布置。所述底部基础由素砼垫层和钢筋砼底板组成;所述生态挡墙由多孔混凝土基础和生态块石挡墙组成;所述观赏平台由木桩和挡板结构配合底部的碎石和顶部卵石结构组成;所述护坡区域是采用木桩、木质栅栏和无纺布将用于回填的疏浚底泥固定在岸坡上,在区域内分别种植草本、灌木和乔木三种不同类型植物。本护坡结构可针对沙质土壤质地疏松较松散的特点,利用生态挡墙兼具结构稳定性和物质交换性的特点,同时利用生态的材料(原木和疏浚底泥)代替传统硬质护坡形式。
-
公开(公告)号:CN101508493A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910047293.8
申请日:2009-03-1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一种浮标式太阳能驱动造流曝气器,其包括悬浮载体、导流筒、太阳能电池板、压空机、输气管、曝气盘,悬浮载体与导流筒一体连接,载体内安装有压空机,为压空机提供能源的太阳能电池板设于载体上表面;曝气盘设于导流筒内靠近其底部,其通过输气管与压空机相连,导流筒上设有相应的进水口、出水口。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推动压空机工作,压缩空气通过曝气盘释放到水体中,进一步通过导流筒扩散。本发明采用太阳能电池供电,在无二次污染的情况下有效实现驱动造流曝气高效充氧,有效地防治受污染水体藻类爆发,达到修复水体实现自净功能,且其为漂浮在水面上的浮标式结构,不需占用土地面积,结构紧凑,体积小,易于运输与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18542112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0606719.3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菌藻共生系统的生态护坡构建方法,涉及径流污水治理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将生物炭与陶粒混合,然后在120~160℃、4~6MPa条件下反应8~20h,冷却后加入保水剂,得到微生物载体材料,然后施加在河道护坡土壤表层;在河道护坡划分乔木区、灌木区、草本植物区和挺水植物区,并分别种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和挺水植物;将菌藻混合液喷洒在河道护坡土壤表面,形成生物土壤结皮。本发明利用生物炭的多孔结构改善土壤容重与孔隙结构,搭配陶粒和保水剂,可以提高土壤通透性、含水率和持水能力,促进菌藻生长,从而提高净化效果,并利用植被缓解了水流对河岸的侵蚀,解决了河岸的防洪措施破坏河流完整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9156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547187.7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3/32 , C02F103/00 , C02F101/20 , C02F101/36 , C02F101/38 , C02F101/12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生态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生态浮毯的河道水生态修复方法,利用生态浮毯‑鱼类‑微生物构建生态修复系统改善河道水体,其中,生态浮毯包括植物、载体、尼龙网、种植基质和无机填料;所选植物经过接种污染物降解菌和耐受性实验驯化;生态浮毯下部通过尼龙网悬挂无机填料;尼龙网经过预挂膜处理,使其表面形成一层黄棕色的生物膜;种植基质为壳聚糖‑海藻酸钾涂层密胺聚氨酯复合泡沫、生物炭、废铁屑、明矾污泥陶粒中多种的组合;本发明提供的植物耐受性强,高效吸附降解污染物;本发明提供的种植基质相互促进、高效吸附污染物;本发明构建的生态浮毯‑鱼类‑微生物构成生态种养技术,可促进受纳河道形成水体健康的食物链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917655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282839.9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1B32/324 , C01B32/342 , C01B32/354 , C04B28/00 , C04B14/36 , B01J20/20 , B01J20/30 , C02F1/28 , B28B3/00 , E02D15/00 , C02F1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林生物质基水热炭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农村、城市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农业秸秆和/或园林废弃物与水均匀混合;(2)将混合物在水热反应釜中炭化,使之产生多孔结构及有机质;(3)将产物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固体产物与裂解液;(4)将固体产物与活化剂均匀混合,再次在水热反应釜中活化,形成具有能够固持Cr6+的微孔结构和官能团的水热炭;(5)干燥产物,得到Fe改性水热炭。本发明所述方法生产工艺简单,可用于酸性含Cr6+废水治理及环保基础建材领域中,为农村、城市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处理提供新思路,利用本发明水热炭压制成的新型水泥槽具有透水、截污等功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