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板材三维曲面成形的分块式多点调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342558B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0810051085.0

    申请日:2008-08-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块式多点调形装置,属于机械工程领域。其目的是改变传统加工方式,提供一种可实现数字化成形的用于板材三维曲面成形的分块式多点调形装置。该装置由至少两个基本体组(18)、基本体(1)调整机构、护板(15)组成。基本体组(18)由规则排列的、高度可调的多个基本体(1)及固定板(3)组成。并通过调整机构调整基本体(1)的轴向位置,可在任意位置定位。基本体调整机构可以采用独立驱动式、蜗杆驱动式及机械手(6)驱动式等形式。本发明与传统整体模具成形方式相比,不用设计与制造模具;与整体式的多点调形装置相比,降低装置的制造成本,且很容易在长、宽方向扩展,还可通过更换垫板,增加成形件(17)高度差。

    柔性辊贴模滚压成形装置
    4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48235B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910067418.3

    申请日:2009-08-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柔性辊贴模滚压成形装置是用于塑性成形的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柔性辊结合单面模具加工三维曲面工件的连续滚压成形装置,属于机械工程领域。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通过上下模具成形金属材料的加工方式,提供一种以柔性辊结合单面模具成形技术为基础的连续滚压成形装置。该装置包括:柔性辊、柔性辊支撑机构、支架、底座以及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辊(1)通过多个柔性辊支撑机构(2)装在支架(5)上,柔性辊(1)有一组或多组,柔性辊(1)的轴线能随着单面模具(8)的型面被动弯曲,工作台(6)装在底座(7)上并可前后移动或旋转,工作台(6)上装有单面模具(8)。

    基于改进的免疫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参数的表情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68853A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1010509570.5

    申请日:2010-10-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式识别领域的识别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改进的免疫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参数的表情识别方法。其目的在于利用改进的人工免疫算法所具备的局部搜索能力和全局搜索能力对支持向量机的参数进行寻优,以得到最优的表情分类效果。本发明采用将人脸表情图像库中表情图像按照七种表情分为七类;对图像库中原始图像进行预处理;利用局部Gabor滤波器组及二维核主成分分析法对预处理后的表情图片进行特征提取及特征降维;利用改进的人工免疫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参数;利用表情数据库进行人脸表情分类实验等步骤,将改进的人工免疫算法应用到支持向量机参数优化过程中,实现支持向量机参数自动优化并最终实现人脸表情的精确分类。

    欠驱动双足步行机器人髋关节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1422907B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0810051606.2

    申请日:2008-12-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欠驱动双足步行机器人的髋关节机构,能够方便的实现在线驱动状态与离线无驱动状态的平滑切换,有利于欠驱动双足步行机器人的高效率行走控制。技术方案是:角平分线机构(1)将两条腿绕髋关节的转动运动与上身的运动联系起来,并将上身限制在双腿的角平分线上,该机构由正向、反向两套齿轮-链条组和自由传动轴(9)组成;髋关节器件安装板(2)与机器人的上身固定在一起;双向传动系统(3)由将电动机的输出力矩最终转化为双腿间的相对力矩的两套驱动电机、传动轴及钢索组成;不完全齿轮传动系统(4)包括驱动电动机(13)、装在驱动电动机输出轴上的减速器和不完全传动齿轮(12)。

    柔性辊贴模滚压成形装置
    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48235A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910067418.3

    申请日:2009-08-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柔性辊贴模滚压成形装置是用于塑性成形的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柔性辊结合单面模具加工三维曲面工件的连续滚压成形装置,属于机械工程领域。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通过上下模具成形金属材料的加工方式,提供一种以柔性辊结合单面模具成形技术为基础的连续滚压成形装置。该装置包括:柔性辊、柔性辊支撑机构、支架、底座以及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辊(1)通过多个柔性辊支撑机构(2)装在支架(5)上,柔性辊(1)有一组或多组,柔性辊(1)的轴线能随着单面模具(8)的型面被动弯曲,工作台(6)装在底座(7)上并可前后移动或旋转,工作台(6)上装有单面模具(8)。

    板材拉形机
    4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59442A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910067003.6

    申请日:2009-05-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板材拉形机涉及一种用于板类件三维曲面成形的塑性加工设备,属于机械工程领域。其目的是使拉形件的拉应力和拉应变分布趋于均匀,实现复杂曲面件的拉形,提高拉形件的成形质量,提高材料利用率,并降低拉形装置的制造成本。该机主要由机架(1)和左右两侧夹持机构、下压机构组成,所述的机架(1)支撑左、右两侧的夹持机构和下压机构。所述的夹持机构分为上、下部分,各个部分均由多个夹持装置排列成一排,所述的下压机构由多个下压装置排列成一排或多排。

    欠驱动双足步行机器人髋关节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1422907A

    公开(公告)日:2009-05-06

    申请号:CN200810051606.2

    申请日:2008-12-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欠驱动双足步行机器人的髋关节机构,能够方便的实现在线驱动状态与离线无驱动状态的平滑切换,有利于欠驱动双足步行机器人的高效率行走控制。技术方案是:角平分线机构(1)将两条腿绕髋关节的转动运动与上身的运动联系起来,并将上身限制在双腿的角平分线上,该机构由正向、反向两套齿轮-链条组和自由传动轴(9)组成;髋关节器件安装板(2)与机器人的上身固定在一起;双向传动系统(3)由将电动机的输出力矩最终转化为双腿间的相对力矩的两套驱动电机、传动轴及钢索组成;不完全齿轮传动系统(4)包括驱动电动机(13)、装在驱动电动机输出轴上的减速器和不完全传动齿轮(12)。

    用于板材三维曲面成形的分块式多点调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342558A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810051085.0

    申请日:2008-08-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块式多点调形装置,属于机械工程领域。其目的是改变传统加工方式,提供一种可实现数字化成形的用于板材三维曲面成形的分块式多点调形装置。该装置由至少两个基本体组(18)、基本体(1)调整机构、护板(15)组成。基本体组(18)由规则排列的、高度可调的多个基本体(1)及固定板(3)组成。并通过调整机构调整基本体(1)的轴向位置,可在任意位置定位。基本体调整机构可以采用独立驱动式、蜗杆驱动式及机械手(6)驱动式等形式。本发明与传统整体模具成形方式相比,不用设计与制造模具;与整体式的多点调形装置相比,降低装置的制造成本,且很容易在长、宽方向扩展,还可通过更换垫板,增加成形件(17)高度差。

    三维曲面柔性卷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379501C

    公开(公告)日:2008-04-09

    申请号:CN200610017036.6

    申请日:2006-07-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三维曲面柔性卷板装置是用于板材塑性成形的设备,属于机械工程领域。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利用模具成形板材的加工方式。三维曲面柔性卷板装置由工作辊、机架、工作辊调整机构及驱动机构组成,工作辊至少有两个,工作辊中至少有一个是轴线可弯曲、可调整的柔性工作辊。柔性工作辊由钢丝软轴、螺旋弹簧、钢丝、聚氨酯橡胶等弹性元件中的一种或数种组成。柔性工作辊上设置有支承、调节其轴线位置与弯曲度的若干个支点。本发明可以实现板材三维曲面的连续成形;与传统整体模具成形方式相比,不用设计、制造、调试模具,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一种多堆式氢燃料电池空气集中供应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4342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635399.4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堆式氢燃料电池空气集中供应系统及控制方法,首先面向控制的系统模型存在未建模动态,且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以及外界干扰,采用扩展状态观测器对阴极内部压力值和系统扰动进行估计;构建阴极进气流量与阴极压力的状态空间方程,并将其线性化;求解系统最优的反馈矩阵,进而得到状态反馈控制量;根据状态反馈控制量和状态观测器观测到的集总误差,得到系统实际控制量,将其输入到系统中完成电堆阴极进气流量与阴极压力解耦控制,实现多个电堆储能发电时,空气集中供应时各个氢燃料电池阴极进气流量与阴极压力的协同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