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通道检测硫化氢的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967038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228051.3

    申请日:2017-04-10

    Applicant: 台州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11/82 C09K11/06 C09K2211/1088 G01N21/64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的荧光探针领域,涉及一种新型的双通道检测硫化氢的长波长荧光探针的合成方法及应用。所述合成方法包括:在碱性催化剂存在条件下,类罗丹明衍生物与醛基香豆素通过羟醛缩合反应得到目标探针化合物。该探针制备方法简单,稳定性好,背景荧光极弱,可选择性的、灵敏的与硫化氢响应,表现为紫外光谱发生比率型变化并伴随约130nm的红移,荧光光谱在662nm与818nm发生双通道增强,对生物机体损伤小,因而在生物成像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废润滑油的再生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02695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1031611.3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台州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M175/0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润滑油的再生处理方法,属于废油再生技术领域。解决的问题是提供具有工艺简单,且具有质量高和性能佳且收率高的效果,提供一种废润滑油的再生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废润滑油和四氢呋喃甲醇溶剂加入反应器中搅拌处理使形成絮凝后,静置分层,分离除去下层油渣相,收集上层润滑油相用于下一步;将得到的上层润滑油相进行相分离后,再进行后处理,得到再生后的润滑油。能够有效达到絮凝的效果,且采用四氢呋喃甲醇溶剂,能够高效去除废润滑油中的磷成分,达到降低磷含量的效果,单步磷含量达到200ppm以下,使总金属含量能够控制在 90%,磷的去除率>95%。

    一种具有高选择性降解作用的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91757B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0910096599.2

    申请日:2009-03-10

    Applicant: 台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高选择性降解作用的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属于新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光催化反应中选择性低的问题。本具有高选择性降解作用的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二氧化钛溶胶的制备;b、水解缩合;c、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本具有高选择性降解作用的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具有合成的TiO2复合光催化剂选择性高且对2,4-二氯苯酚降解速度快、降解效率高等优点。

    一种β-二酮希夫碱铽锌配合物的绿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7532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34013.9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台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β‑二酮希夫碱铽锌配合物的绿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所述的β‑二酮希夫碱铽锌配合物的分子式为:C61H53ClN2O9TbZn,其制备方法包括希夫碱配体的合成、希夫碱锌配合物的合成、希夫碱铽锌配合物的合成和β‑二酮希夫碱铽锌配合物的合成步骤,本发明制备得到的β‑二酮希夫碱铽锌配合物的绿光发光材料,在乙腈中的最大紫外吸收和荧光发射波长分别为360nm和546nm,可以作为稳定的绿光发光材料,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产物纯净度高,绿光发光效果好,适用于规模化生产,便于实际应用。

    自组装仿海葵纳米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45528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0618429.6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台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组装仿海葵纳米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制备脂肪族‑季铵/咪唑‑硅铝配合物,利用长烷基链疏水和双阳离子亲水的特性,经自组装形成“核‑壳”结构胶束,再通过冷冻干燥形成智能化仿海葵纳米絮凝剂固体。本发明所述的自组装仿海葵纳米絮凝剂通过“核‑壳”结构进行絮凝沉淀去除,其中“外壳”部分为无机絮凝剂,“内核”部分为有机絮凝剂,“壳”部分溶解后用于去除悬浮物和胶体,带动“核”部分有机官能团的外翻,像海葵的触手捕捉水中水溶性有机物。

    一种相变化失活钌碳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8419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1259276.2

    申请日:2022-10-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属于催化剂再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相变化失活钌碳催化剂的再生方法。本发明通过高温高压限制相变化失活钌碳催化剂中碳材料内部的热能,减小碳元素的晶格间距,使其转化为石墨化碳;再采用酸与过氧化物进行酸蚀处理,使大颗粒催化剂分散成小颗粒,过氧化物与碳表面的官能团反应,氧获得电子生成氧气释放,对再生催化剂表面重新造孔,提高再生催化剂的孔隙度和比表面积,增加活性位点,提高催化效率。酸蚀溶液中酸和过氧化物可以与钌进行反应,将大颗粒钌金属变为小晶粒的可溶钌,使团聚的钌重新分散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然后通过还原处理使可溶钌还原为钌晶粒负载在催化剂上,提升再生钌碳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一种多孔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78614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0256754.8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台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多孔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将多孔二氧化硅、碳源和氮源混合后进行煅烧,然后用碱性溶液洗涤,最后与铂前驱体、还原剂进行还原反应,得到多孔催化剂。本发明以多孔二氧化硅为硬模板,以氮源为掺杂元素,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以碳源为载体材料,经过煅烧形成了碳材料;然后用碱性溶液洗去二氧化硅,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促进后续金属组分在催化剂中的均匀分散,从而增加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最后通过还原反应将金属铂负载在载体上,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实施例的结果显示,将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多孔催化剂用于苯甲酸的加氢反应中,苯甲酸的转化率为98.3%,选择性为98.9%。

    一种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72187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700988.1

    申请日:2023-06-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电极材料,包括导电基体和包覆于所述导电基体表面的纳米钒酸铁层;所述纳米钒酸铁层由片状纳米钒酸铁形成,所述片状纳米钒酸铁的厚度为500nm~3μm,所述片状纳米钒酸铁的长度为1.5~1.8cm,所述片状纳米钒酸铁的宽度为0.9~1.1cm;所述片状纳米钒酸铁为氧缺陷型纳米钒酸铁。包覆于导电基体表面的纳米钒酸铁片具有较小的片层厚度,光生载流子能够有效传输到材料表面抑制载流子在传输过程中的复合;纳米片结构具有较高的暴露面积,使钒酸铁光电极与溶液有很好的接触;氧缺陷的引入使钒酸铁表面产生更多的水氧化位点,有效地实现界面水分子的氧化。

    一种不对称选择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193454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0973761.X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台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对称选择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利用水热反应,将金属卤盐中的金属离子和卤素离子,以及钌源中的钌离子负载在活性碳上,再加入还原剂进行还原反应,将钌离子还原为单质,与钾离子形成稳定的合金,均匀牢固地负载在活性碳载体的孔径中,避免了合金的团聚,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得到了稳定性高、催化性能高的催化剂,所述钌以合金形式存在,提高其利用率,减少成本,且在天然樟脑不对称选择性加氢合成龙脑的高温反应条件下,所述催化剂中基体会产生更多氧空缺,使合金中钌在基体上产生更高的活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