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55668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47395.0
申请日:2014-02-1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D307/46 , B01J29/7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8 , C07D307/46 , B01J29/7815 , B01J2229/18
Abstract: 负载型V2O5催化剂催化制备2,5-二甲酰基呋喃的方法,涉及2,5-二甲酰基呋喃。以生物质碳水化合物衍生的重要平台化合物5-羟甲基糠醛为反应底物,分子氧为清洁氧化剂,在有机溶剂体系下,在负载型V2O5催化剂作用下使HMF发生氧化反应生成2,5-二甲酰基呋喃。所用催化剂热稳定好,具有高比表面积,活性组分用量少,催化活性更好,且更利于催化剂重复使用,符合绿色化学发展理念。氧化反应过程条件温和,高效节能;产品DFF选择性较好;以氧气为清洁氧源,兼具经济性和环保特性;该负载型催化剂和反应液更加易于分离,后处理简单。对以清洁催化氧化法生产2,5-二甲酰基呋喃的工业化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3497168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91356.5
申请日:2013-10-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D307/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 C07D307/33
Abstract: 一种乙酰丙酸及其酯类转移加氢制备γ-戊内酯的方法,涉及γ-戊内酯。在反应底物中加入有机醇,将所得的醇溶液作为原料液置于高压反应釜中,加入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加热反应,即得目标产物γ-戊内酯。使用醇同时作为氢供体和反应媒介,不需要外部氢源和其他溶剂,反应体系简单,有利于目的产物的分离。通过催化转移加氢的方式选择性地还原乙酰丙酸及其酯类,转移加氢对酮基具有高度的专一性,不会产生过度加氢产物。使用廉价易得的金属氧化物作为催化剂,特别是在超临界条件下能高效地选择性还原乙酰丙酸及其酯类,不需要添加其他催化促进剂。
-
公开(公告)号:CN11812589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12053.3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生物质基正十一烷烃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通过两步法催化5‑氯甲基糠醛制备正十一烷烃的方法。第一步5‑氯甲基糠醛在反应溶液中与糠醛或2‑甲基呋喃发生偶联反应获得中间反应液;第二步分离的中间反应液通过负载型加氢催化剂在氢气氛围中加氢得到正十一烷烃。反应溶液通过减压蒸馏可得到正十一烷烃。本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对生成设备要求较低,反应原料可从具有来源广泛、成本低、可再生性的生物质原料获取,且反应过程简单高效,催化剂制备简单,催化剂可回收重复利用,产物分离纯化简单,并且溶剂也可循环利用,实现了生物质资源的绿色高效转化。
-
公开(公告)号:CN112279825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011045566.8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D307/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5‑卤代甲基糠醛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原料、氯化胆碱/溴化胆碱、作为氢键供体的有机酸、金属盐和二氯乙烷加入反应器中,于80‑150℃搅拌反应5‑300min,获得由上层和下层组成的反应相,该下层为低共熔溶剂相,该上层为二氯乙烷相;(2)将上述低共熔溶剂相经二氯乙烷萃取和分离纯化,获得含有5‑卤代甲基糠醛的产物。本发明选用的原料来源更加广泛,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反应产率高;为今后5‑卤代甲基糠醛及其下游产物研究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525411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15167.5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23/75 , B01J23/72 , C07C29/154 , C07C29/156 , C07C31/04 , C07C31/08 , C07C31/10 , C07C31/12 , C07C31/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生物质基合成气制备低碳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催化剂以低廉废弃的生物质为载体,直接利用生物质结构单元纤维素的多羟基基团与金属离子进行配位,在生物质骨架内部限域金属离子;高温惰性气氛下,生物质自身的热解碳不仅起到载体的功能,还可原位还原生成金属纳米颗粒,得到纳米颗粒在生物质孔道内部限域型催化剂。在生物质基合成气制备低碳醇反应中,本发明的催化剂表现出优良的CO加氢活性和C2+醇的选择性,且催化剂的寿命超过350h。本发明的催化剂制备工艺流程简单可控,以生物质为原料,极大提高催化剂的经济性,并直接用于催化生物质转化反应,可实现生物质全组分的高效利用,在生物质利用上有广泛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86502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504082.8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8/0612 , H01M8/04082 , H01M8/1231 , H01M8/1246 , C01B32/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碳化学储供能系统,属于储能及供能领域,包括炭供给系统、二氧化碳供给系统、可再生电能供给系统、一氧化碳制备系统、一氧化碳储存装置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在电网存在弃电、过剩电时,将其转换为含碳化学储能介质储存,并同时消耗CO2;当电网在用电波峰时,将碳化学储能通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转化为电能再输送至电网,实现对富余可再生电能的利用储存,及二氧化碳的高效消除。
-
公开(公告)号:CN112979588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0218777.5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D307/42 , B01J27/24 , B01J35/00 , B01J3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移加氢制备2,5‑呋喃二甲醇的方法,其是将羟甲基功能化碳基化合物、镍单原子催化剂和乙醇加入不锈钢密闭反应器中,氮气置换空气,催化5‑羟甲基糠醛制备2,5‑呋喃二甲醇。所述催化羟甲基功能化碳基化合物的条件为:反应温度130~190℃,搅拌转速400~800rpm,反应时间1~10h。所述5‑羟甲基糠醛、镍单原子催化剂和乙醇的比例为0.26g∶0.03~0.3g∶5~30mL。本发明首次成功以单原子催化剂在乙醇体系中催化碳基化合物为醇,所使用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且原料廉价,易于工业化;可再生和无毒的乙醇为氢源进行还原反应,反应过程安全,绿色环保,产物选择性高,反应活转化频率(TOF)超过目前所报道的所有非贵金属催化剂,具有极大的工业化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979997B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0199510.6
申请日:2021-02-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8J3/075 , C08F251/02 , C08F220/56 , C08F222/38 , C08L51/02 , C08K3/22 , C08B1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各向异性纤维素基水凝胶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经高碘酸钠氧化后得到的双醛纤维素进行氨化;然后利用氨化的纤维素与多巴胺进行Schiff反应得到纤维素‑多巴胺纳米片;再利用沉积法将Fe3O4纳米颗粒沉积在纤维素‑多巴胺纳米片表面得到磁性的纤维素‑多巴胺纳米片;进而利用简单聚合法将沉积有纳米颗粒的纤维素形成水凝胶。本发明利用生物质中广泛存在的纤维素为原料,成本低廉;整个实验过程反应条件温和,且污染少,得到的纤维素基水凝胶具有典型的各向异性和磁性,拓宽了纤维素的应用途径,具有极高的潜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138679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010947400.9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23/889 , C07D307/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和使用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前驱体硝酸锰a,硝酸铜、硝酸钴、硝酸铈、硝酸铁或硝酸镍中的至少一种b,以及多元醇或有机酸助剂c,充分混合研磨后得到均匀的混合物,再将所得混合物在160‑240℃下煅烧0.5‑5h后得到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其中,a和b的摩尔比为1:0.1‑2,c和a+b之和的摩尔比为0.1‑0.4:1。本发明方法的催化剂能够利用空气做氧化剂有效氧化5‑羟甲基糠醛制备2,5‑呋喃二甲酸。
-
公开(公告)号:CN113441143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796993.8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23/755 , B01J37/03 , B01J37/08 , B01J37/18 , C07D307/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钴铝三元金属复合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尿素水解共沉淀法而后煅烧还原形成Ni‑Co‑Al复合型三元金属催化剂,催化剂标记为xNiyCoAl,其中x表示镍元素和Al元素的摩尔比例,x=1.5‑2.5,y表示Co元素和Al元素的摩尔比例,y=0.25‑2。该催化剂能够在1,4‑二氧六环中以温和的反应条件高效催化乙酰丙酸加氢合成γ‑戊内酯。该催化剂具有高效的催化活性,在120‑130℃和3‑4MPa H2的催化反应条件下反应2‑3h,γ‑戊内酯产率可以达到100%;而目前其他报道的非贵金属催化剂通常需要在140‑200℃的反应温度下才能达到相近的催化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