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7204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910248.1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通量环境变量培养箱、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属于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高通量环境变量培养箱,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呈线性阵列地设置有若干个骨架,骨架上沿着骨架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放置培养管的放置孔,骨架之间、骨架与壳体之间均设置有隔热垫,每个骨架内部均独立设置有对培养管进行加热的加热结构,壳体底部的底座上设置有灯带,灯带位于放置孔的正下方,灯带与骨架垂直设置。采用本发明所述的高通量环境变量培养箱、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能够解决现有的培养箱模拟环境变量单一、不能实现交叉环境变量培养的问题,具有移液安全方便、操作方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24255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773906.7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藻育种技术领域,并公开了外源渗透调节分子辅助微藻抗盐胁迫适应性进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用微藻作为初始育种材料;准备含有低浓度外源渗透调节剂分子的培养基;将微藻接种至培养基中,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逐步增加盐胁迫压力,促进微藻的适应性进化;筛选耐盐性藻种;通过多次传代和筛选,获得纯度高、耐盐性强的微藻新品种。本发明采用上述的外源渗透调节分子辅助微藻抗盐胁迫适应性进化的方法,通过外源渗透调节分子的辅助,进行微藻抗盐胁迫适应性进化育种,显著提高了微藻的耐盐性,同时缩短了育种周期,提高了育种效率,为耐盐新品种微藻的开发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53074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38077.5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10G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级水热液化污泥及生物质制备高值生物油的方法,属于固体废物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将污泥调节至设定的固液比;140~220℃低温水热预处理污泥制得固体泥渣,实现污泥预脱氧脱氮;275~350℃高温水热共液化处理固体产物与生物质的混合物,生物质选取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制得的液体产物经萃取分离后得到油相,即为高值生物油。基于污泥氧氮含量高、灰分含量高以及水分含量高等问题,结合秸秆低灰分、低含水率但处理难等特点,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水热预处理耦合高温共液化的方法协同处理污泥与生物质,获得高品质高产率的生物油产品,实现污泥与生物质的绿色高效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30819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730244.9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江西江投能源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燃煤烟气再利用的微藻养殖装置,包括养殖缸,所述养殖缸底部固定有环形电动滑轨,所述环形电动滑轨安装有滑座,所述滑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圆筒,圆筒位于所述养殖缸上侧;将经过处理后的煤烟气中收集到的二氧化碳作为微藻养殖的碳源,通过外界供气机构通入进气软管内,最终导入到养殖液内供微藻进行利用,利用处理后煤烟气提供微藻养殖所需条件,节能减排。
-
公开(公告)号:CN11732664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89399.2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 江西省水利科学院(江西省大坝安全管理中心、江西省水资源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向脉冲电磁污水净化装置。其包括安装底座及转动设置在安装底座上的吸附舱,吸附舱上开设有用于污水和磁性吸附剂进出的进料口和排料口,且吸附舱位于进料口和排料口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封堵组件和第二封堵组件;吸附舱内侧设置有用于向吸附舱内施加脉冲磁场的第一电磁组件;吸附舱内开设有多个暂存槽,且吸附舱内滑动设置有推板,推板与吸附舱内的侧壁滑动密封,且推板与暂存槽之间存在推液间隙;吸附舱对应暂存槽处设置有第二电磁组件,第二电磁组件用于吸附磁性吸附剂。实现解决了现有的污水净化装置难以将磁性吸附剂暂存在装置内用于下一批次污水的吸附处理直至磁性吸附剂达到吸附饱和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31953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620435.0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生物质转化为烃类化合物的催化剂制备方法以生物质为载体原料,与金属化合物混合后置于真空马弗炉煅烧1~3h,制得金属负载生物炭用作生物质转化为烃类化合物催化剂,其中金属的量为干燥生物质粉末的5wt.%~20wt.%。本发明制得的金属粒径在10~40 nm,并均匀负载于生物质炭,孔隙丰富,活性基团易暴露,比表面积为290~341m2/g,催化效率高,可有效地对生物质进行脱氧脱氮从而转化为烃类化合物,生物质油品中烃类化合物含量高达83%,品质高,工艺简便,操作安全,成本低,能加快生物能源的商业化应用的步伐。
-
公开(公告)号:CN11202841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1066819.X
申请日:2020-10-03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生物质水热产能工艺及装置,所述工艺具体包括水热水相废水稀释、接种真菌培养、微藻采收、藻菌生物质水热产能、净化水回用和循环产能步骤,形成半封闭循环模式的生物质水热产能工艺。所述装置由真菌和微藻生物反应器、过滤器、水热反应釜、储气瓶、储碳瓶、储油瓶、混合气室、光源和CO2气罐等构成。本发明首次提出丝状真菌与微藻联合回收水热水相废水营养元素并回用水资源的方法,建立一种基于水热工艺的生物质半封闭循环产能装置,集生物质转化、水热水相废水处理、水资源回收、微藻培养、藻菌采收为一体,减少了整个产能工艺成本,特别减少了微藻培养和藻菌采收的投入,为生物质精炼系统工业化应用提出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6969442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339454.5
申请日:2017-05-1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47 , F24F3/1603 , A01G33/00 , F24F3/16 , F24F2003/16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广泛应用于密闭空间(如汽车、高铁、潜艇和航天器等)的微藻生物空气净化装置。该装置由过滤网、光源、氧化吸附层和微藻生物内芯构成;气体经过滤网去除灰尘、毛发等大颗粒污染物后,再经光源作用于氧化吸附层杀菌去除甲醛,最后经微藻生物内芯将CO2固定并释放纯净负离子氧气,同时吸附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污染物(PM2.5)并增加空气湿度。所述装置安装于空间内具有空气循环更新功能的空调或新风系统上,不仅满足空间内空气净化,同时可以提供纯净负离子氧气。在更新空气的同时因借助空间内已有通风系统作为动力,实现绿色环保、空气循环彻底,结构稍加改进后可用于汽车、公交车、高铁、写字楼等空间内的空调中,应用前景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6587681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06323.4
申请日:2016-12-0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12/00 , C07C51/412 , C12N1/20 , C12P7/54 , C07C53/10
Abstract: 一种制备新兴绿色建筑材料‑生物水泥的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农业废弃物进行产酸发酵;(2)用产酸发酵所得的乙酸溶解矿业废弃物中的碳酸钙结晶体获得乙酸钙溶液;(3)产甲烷生物质的生产;(4)将乙酸钙溶液与产甲烷生物质混合制备生物水泥。本发明是通过利用农业废弃物和矿业废弃物获得大量富含钙离子的溶液,与产甲烷生物质以一定比例混合以制备低成本生物水泥的方法;本发明安全、成本低廉且对环境无害,属于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建筑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212246705U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22211475.9
申请日:2020-10-03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生物质水热产能工艺装置,所述工艺装置具体由真菌和微藻生物反应器、过滤器、水热反应釜、储气瓶、储碳瓶、储油瓶、混合气室、光源和CO2气罐等构成,形成半封闭循环模式的生物质水热产能工艺装置。本实用新型工艺装置首次实现真菌和微藻分段培养模式处理水热水相废水,回收营养元素,培养并收获藻菌生物质,实现水热水相废水资源化利用,降低生物质培养成本;能实现真菌协同微藻采收,降低微藻采收的能源消耗;结构新颖,生物质水热产能闭合装置集生物质转化、水热水相废水处理、水资源回收、微生物培养、生物质采收为一体,运行成本低,为生物质精炼系统工业化应用提供了一种新工艺装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