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超纠缠的测量设备无关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7264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518537.3

    申请日:2021-12-13

    Abstract: 一种基于超纠缠的测量设备无关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方法,通信双方分别制备一系列相同的空间‑极化超纠缠态,形成相应的光子序列。双方分别将每个超纠缠态中的一个光子发送给第三探测端进行超纠缠贝尔态测量并公布测量结果。根据测量结果通信双方建立空间‑极化超纠缠信道。信息发送方根据所要发送的信息对手中的光子在极化自由度上进行编码,同时信息接收方也对手中的光子进行随机编码。双方将编码后的光子发送给第三方进行空间纠缠辅助的完全极化贝尔态测量并公布结果。信息接收方根据测量结果以及自身的随机操作,可解读出信息发送方的编码信息。该方法可有效抵抗所有来自探测器端的攻击,具有绝对安全性,可有效提高MDI‑QSDC的通信效率。

    一种测量设备无关的量子安全通信的信道增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92664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1911239595.5

    申请日:2019-12-06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测量设备无关的量子安全通信的信道增容方法,包括相互通信的A方和B方制备通信所需的光子序列,其中A方制备一个由单光子和超纠缠光子对一半侧光子构成的序列SAt,和一个仅由超纠缠光子对另一半侧光子构成的序列SAh,B方制备一个只包含单光子的序列SBt;由C方对所接收到的序列SAt和序列SBt进行超纠缠贝尔态分析,并公布测量结果;经两个序列的单光子安全性检测,继而A方通过对序列SAh的光子进行幺正操作实现编码信息;B方通过C方协助单光子测量编码后序列SAh所公布的结果,解码得到信息。应用本发明的信道增容方法,每次传输时能在光子的偏振和空间自由度上同时进行编码,实现两比特的信息编码,切实提高了MDI‑QSDC的信道容量。

    一种时间—极化超纠缠态的纠缠辅助无噪线性放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81633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074990.9

    申请日:2020-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时间—极化超纠缠态的纠缠辅助无噪线性放大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用户2制备一对包含信息数据的时间—极化双光子超纠缠态,并向用户1发送该超纠缠态中的一个光子;用户1制备一对最大纠缠的极化纠缠态,并在这一对极化纠缠态中加入时间纠缠,成最大纠缠的时间—极化超纠缠态,该超纠缠态作为放大系统的辅助态;用户1对进入放大器的信号光子态和辅助态进行一系列操作,由于放大概率不是百分之百,会产生多种输出态,不同的输出态将会导致探测器不同的响应效果;计算,得知不同的探测器响结果对应的输出态,根据探测器响应情况,选择保留需要的态,舍弃不符合条件的态,并根据结果计算方案的成功概率和信号态的保真度。

    基于测量复合纠缠纯化方法
    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2875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91924.0

    申请日:2024-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测量的量子复合纠缠纯化方法,包括:纠缠源制备2对相同的复合纠缠态并将离散和连续部分分别发送给用户信息发送方和信息接收方,信息发送方和信息接收方分别在本地制备离散和连续GHZ态。信息发送方将2对纠缠态的离散部分和连续GHZ态的2个模式输入2个极化分束器,信息接收方将连续部分和连续GHZ态的2个模式分别输入2个分束器的入口;双方分别测量分束器输出端口并记录离散部分的宇称并通过经典通信比对测量结果;测量结果都为偶宇称则保留纠缠态,否则丢弃。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拓展到任意数量用户的复合纠缠态。

    一种基于高清阵列摄像机的机场目标检测跟踪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2502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66828.8

    申请日:2024-12-04

    Inventor: 李晓飞 钟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清阵列摄像机的机场目标检测跟踪系统及方法,包括通过阵列摄像机全景画面和子摄像机画面各自的目标实时检测跟踪算法,获得每个目标的局部ID及标定框;记录该标定框对应帧的时间戳和目标经纬度信息(即目标的时空信息),利用ADS‑B系统获取该经纬度下飞机目标的完整信息,实现局部ID与全局ID的匹配;通过与前一帧飞机目标ID进行对比,获得消失的飞机目标,根据该飞机目标消失区域和ADS‑B系统信息判定目标是否为异常消失;当目标异常消失时,查询子摄像机的检测结果,将子摄像机图像坐标系下的标定框变换为阵列摄像机全景图像坐标系下的标定框,并进行匹配恢复,将恢复后的检测框重新绘制输出。本发明通过多摄像机协同工作和多信息融合,提高机场目标实时检测跟踪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一种基于被动编码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1996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69843.0

    申请日:2024-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被动编码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方法,信息接收方使用两个相位随机的相干脉冲,通过CPBS合束、BS衰减,随机产生处于不同量子态的弱相干脉冲。信息接收方将BS的一个端口输出态输入到PBS中,测量PBS两输出端口的光强之比,获得BS另一端口输出脉冲的态信息,根据这些信息筛选想要发送的态发送给信息发送方。信息发送方进行编码后将光子脉冲发还给信息接收方。信息接收方根据自己初始发送的脉冲信息进行解码,还原信息发送方发送的信息。该方法不需要主动调制光源的初始量子态,实现被动编码,简化实验操作,抵御第三方窃听者对光源调制器的侧信道攻击,增强通信安全性。

    一种基于逻辑编码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8408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26583.7

    申请日:2024-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逻辑编码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方法。该方法先制备原子态和光子‑电子纠缠态,进行第一轮安全性检测。检测通过后,原子和电子通过CNOT门建立纠缠,最终通过对电子态的测量生成原子逻辑比特纠缠信道。信息发送方对原子态进行编码。双方生成新的原子‑电子‑光子纠缠,传递光子并且进行第二轮安全性检测。检测通过后,双方再次对光子态和电子态进行测量。结合光子态测量以及电子态测量的结果,接收方可以推导编码信息方的操作,得到传递的信息。本方明在理论上具有绝对安全性,且在当前实验条件下可以实现。通过对原子态的逻辑编码,可提高光子在传输中的纠错能力,降低信息错误。本方明在当前和未来量子通信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一种基于逻辑编码的受控量子隐形传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1376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29255.2

    申请日:2024-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逻辑编码的受控量子隐形传态方法,该方法中三个通信方(Alice,Bob,Charlie)和中继节点处的用户David首先制备电子与光子的纠缠对,三方将光子发送给David做贝尔态测量,获得电子‑电子纠缠对,然后通过原子与电子之间的控制非门,三方分别与David建立原子逻辑纠缠信道。之后,David对自己的原子做逻辑GHZ态分析,使三方间的原子形成逻辑GHZ态。最后,Alice将想要传给Bob的逻辑比特和逻辑GHZ态中自己的逻辑比特做逻辑贝尔态测量,Charlie用X基测量自己的逻辑比特。Bob可根据Alice和Charlie的测量结果,将手中的逻辑比特量子态恢复为Alice传输的逻辑比特量子态。通过使用逻辑编码,本发明具有较强的噪声抵御能力,且在当前实验条件下可以实现,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种实现极化编码量子态无噪线性放大的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04064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10782.2

    申请日:2023-08-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极化编码量子态无噪线性放大的方法及设备,光子接收方首先使用极化分束器,将输入态中的水平极化光和垂直极化光分束到不同的路径。再在每条路径上使用基于局部压缩的高效量子剪刀方案对单光子进行无噪线性放大。当两条路径上的量子剪刀方案都运行成功时,再将两条输出路径的输出态通过一个极化分束器汇聚到一条路径输出。本发明可以有效提高无噪线性放大方案的成功率,并有效保留光子的极化编码特性,且在当前实验条件下可以实现,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基于多自由度的与测量设备无关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30751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1911201233.7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自由度的与测量设备无关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发送用户和接收用户的量子态;对所述发送用户和接收用户的量子态进行超纠缠贝尔态测量,获取错误比特率;根据所述错误比特率和误码率门限判断是否存在窃听,若不存在,则对所述发送用户的量子态进行编码;对所述编码后的量子态进行安全检测,判断所述编码后的量子是否存在窃听,若不存在则由接收用户获取发送用户的编码。与原始MDI‑QSDC相比,我们的协议具有更大的信道容量,并且可以同时确保通信的安全性,以防止对检测器端的所有可能的攻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