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6637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842905.7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效量子剪刀的混合纠缠GHZ态的制备方法。首先利用线性光学器件,制备出一个特定的连续变量GHZ态(CV‑GHZ)态,然后使用两个极化分束器,分别将CV‑GHZ态1、2空间模式上的水平极化状态和竖直极化状态分束到不同路径。再在每条路径上使用基于局部压缩操作的高效量子剪刀进行截断。当两条路径上的量子剪刀方案都运行成功时,再将两条输出路径的输出态通过一个极化分束器汇聚到同一空间模式输出,生成包含两个CV态一个DV态,以及包含一个CV态两个DV态的两种混合纠缠GHZ态。本发明不仅能提高制备混合纠缠GHZ态的保真度,而且能完美保持量子态的极化特性。本发明只用到一些常见的线性光学设备,在现有实验条件下更易实现,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6919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44028.7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9/08 , H04L9/00 , H04B10/079 , H04B10/508 , H04B10/564 , H04B10/70 , H04B10/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量子秘密共享中的强光致盲攻击方法,Alice制备N对相同的GHZ态,将其分为3个光子序列,将两个序列的光子分别通过2条量子信道传输给Bob、Charlie。Eve致盲Bob的探测器,当Alice发送光子给Bob时,窃听者Eve对光子进行拦截,根据测量结果,制备功率略大于探测器的响应功率光子脉冲发送给Bob。对于Alice发送给Charlie的光子,Eve不做任何攻击。然后三方实施QSS的流程。若Eve发出的光脉冲信号可以引起Bob处探测器的响应,Eve的测量结果就与Bob的测量结果相同,即Eve可得到Bob的子密钥。最后,Eve可以结合Charlie公布的子密钥得到Alice传递的密钥。本发明操作简单,在当前实验条件下容易实现,且不会增加安全性检测的错误率,无法被通信方发觉,具有重要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679224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210265621.7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10/70 , H04B10/85 , H04L9/08 , H04B10/516 , H04B10/5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超编码的测量设备无关确定性安全量子通信方法,用户A和用户B各自随机选择直角基或对角基在极化和动量自由度编码单光子,并发送给探测方C。C利用线性光学装置进行时间片段辅助的超纠缠贝尔态测量并公布测量结果。然后,A和B公布制备基,B根据超纠缠贝尔态测量结果以及自己在光子两自由度的编码,可得到A传递的原始密文。随后双方通过纠错和放大,得到最终的安全密文。最后,A通过经典信道将密钥发送给B,B可使用密钥将恢复出密文中的秘密信息,实现信息的安全传输。本发明能有效抵御所有来自探测器端的攻击,使用极化‑动量两自由度超编码可提高单光子的信道容量,可有效提高通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01088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210110890.6
申请日:2022-01-29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超纠缠辅助的量子秘密共享方法,用户1制备超纠缠三光子GHZ态,选择出安全性检测光子对。用户1将所有超纠缠GHZ态中的两个光子发送给用户2和用户3。接收光子后,用户1公布用于安全性检测光子的位置和测量基;对非安全性检测的光子对,用户2和用户3进行编码操作,三方用户进行极化自由度的完全GHZ态分析。用户1得到编码后的极化GHZ态,得到原始密钥;对于安全性检测的光子对,三方用户使用测量基对各自手中光子进行测量,进行安全性检测,若通过,三用户对原始密钥进行纠错和私密放大,形成最终的安全密钥。本方法中不需要对基处理,实现八个极化GHZ态的完全区分,每个超纠缠GHZ态可传输3比特的密钥,明显提高密钥产生效率,提高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37383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10429278.5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极化‑空间两自由度编码的设备无关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方法,Alice制备大量相同的极化‑空间超纠缠光子对,并将所有超纠缠光子对中的一个光子发送给Bob,并公布安全性检测光子的位置。双方在两个自由度上均进行设备无关安全性检测,通过安全性检测后,Alice在两个自由度上对手中光子进行编码,并随机选择第二轮安全性检测光子。编码完成后,Alice将手中所有光子发送给Bob。Bob接收到光子后独立地在两个自由度进行第二轮设备无关安全性检测,最后通过超纠缠贝尔态分析得到编码后两个自由度的贝尔态,读出Alice传递的秘密信息。本发明有效提高光子的信息容量,可提高设备无关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的安全信息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362945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210178244.3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纠缠交换的量子秘密共享方法,包括:第二用户和第三用户制备双光子EPR序列;基于双光子EPR序列在直角基和对角基下随机制备大量的单光子作为安全性检测光子;将所述安全性检测光子随机插入到各自制备的EPR序列中形成发送信息,将所述发送信息发送至第四用户;所述第四用户接收所述发送信息,对其中的安全性检测光子进行贝尔态测量,并公布测量结果,第二用户和第三用户公布作为安全性检测光子的位置和编码。通过纠缠交换使两个用户手中的光子产生纠缠,双方利用对单光子的酉操作编码信息,有效地提高了安全密钥的利用率和成码率,有利于提高通信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9966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24913.X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量子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超纠缠的测量设备无关多方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方法,其使用极化‑空间超纠缠,通过超纠缠交换构建超纠缠信道,可使用户1,用户2,用户3,用户4同时向用户5传递秘密信息。本方法的所有测量工作交给一个不可信的测量端完成,用户5可以根据测量端的三轮超纠缠贝尔态测量结果,推导出其他用户的编码信息,实现多方量子安全直接通信。与现有的两方、三方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方案相比,此方法增加了通信方的数量,提高了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的通信效率。同时,本方法可抵御所有来自测量端的攻击,提高多方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在实际实验条件下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65978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210155068.1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参考系无关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无需实时对准收发双方的编码参考系,通信双方便可以实现安全通信。方法中的参考系无关可以降低为校准参考系系统带来的复杂度,并且在没有参考系校准的情况下仍可以实现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此外,由于RFI‑QSDC协议使用X基和Y基下的部分量子态测量进行第一步安全性检测,剩余的X基和Y基下的量子态以及Z基下的量子态均可用于携带秘密信息,则该方法相比于原始的参考系无关量子密钥分发方案可以有效提高通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360096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64779.7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轨编码贝尔态的制备方法,包括:在四个不同空间模式中分别使用参量下转换光源产生不完美单光子态,光子先经过第一种不同透射率的可调分束器和相位翻转装置,再经过其余两种不同透射率的可调分束器,最后再经过第一种不同透射率的可调分束器;对其中一个出射模式的光子进行测量,若测得2个光子,则在最终空间模式q1、q2中可概率性制备出目标双轨编码贝尔态。本发明基于量子干涉方法,提出了线性光学条件下利用SPDC源制备双轨编码贝尔态的方案,该方案操作简单,且在当前实验条件下可以实现,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并且,参量下转换源中的双光子态成分可有效提高该制备方案的成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665978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155068.1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参考系无关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无需实时对准收发双方的编码参考系,通信双方便可以实现安全通信。方法中的参考系无关可以降低为校准参考系系统带来的复杂度,并且在没有参考系校准的情况下仍可以实现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此外,由于RFI‑QSDC协议使用X基和Y基下的部分量子态测量进行第一步安全性检测,剩余的X基和Y基下的量子态以及Z基下的量子态均可用于携带秘密信息,则该方法相比于原始的参考系无关量子密钥分发方案可以有效提高通信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