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9331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262129.X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3/0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能耗的废水综合毒性削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废水B/C比选择适宜电极;(2)构建微生物电化学系统;(3)富集培养电活性生物膜;(4)应用间歇极化模式驱动微生物电化学系统处理工业废水。本发明实现了在低能耗条件下削减工业废水毒性,具有能耗低、操作简便等优点,对实现工业废水达标与安全排放具有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29570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111627228.X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污水有机氮生物有效性评价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污水水样中有机氮分子组分信息和生物有效性数据;预测模型;(3)测定目标污水厂的污水水样中有机氮分子组分;(4)根据步骤(2)建立的模型预测目标污水厂的污水有机氮生物有效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检测速度快、准确度高、操作简便,可广泛应用于污水有机氮生物有效性的评价。(2)建立基于机器学习的污水有机氮生物有效性(56)对比文件郭美叶.基于SVM的洋河张家口段水质评价.水利科技与经济.2018,(第01期),12-16.潘晨,等.京杭运河常州段氮形态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第38卷(第07期),17-22.杨立焜.景观湖富营养化模型和改进MCMC方法的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电子期刊工程科技Ⅰ辑.2017,(第12期),1-178.
-
公开(公告)号:CN116577254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211127340.1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吸附机理分析和吸附条件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污染物分子指纹计算、材料特征和吸附条件特征获取,经过数据清洗建立训练数据集;进行最优算法比选,优化模型超参数,获得最优机器学习吸附模型;基于污染物分子指纹进行聚类分析,根据分类标签进行数据集拆分,实现基于构效关系的预测思路;根据训练数据中MOFs金属中心的类型划分子数据集分别训练模型,评价各类型MOFs材料在吸附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主导吸附机理;建立吸附条件库,代入模型预测相应去除率,评价不同吸附条件对吸附过程的共同影响,以去除率为标准定位特定MOFs‑污染物组合的最佳吸附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4671519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0231770.1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3/28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进水COD浓度条件下修复厌氧反应器酸化系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维持进水COD浓度6000‑8000mg/L,有机负荷高于1.5kg/(m3·d);其次,以设定比例向系统中添加微量O2,加入氧气量维持在33~150gO2/kgCOD之间;同时添加外源硝酸盐,控制C:N在20~65:1之间;控制厌氧系统在33℃条件下进行恢复培养,同时通过二氧化碳还原酶基因表达的路径调控,加速废水代谢中间产物乙酸盐形成;最后,基于pH及碱度回升、COD去除率恢复正常、乙酸营养型产甲烷菌丰度显著增加为特征,逐步降低进水硝酸盐浓度,直至实现反应器的正常运行。本方法基于兼性菌消耗O2去除有机质,反硝化消耗H+及VFA,提升pH,实现高进水COD浓度厌氧生物反应器酸化体系的恢复,操作简便,节约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16026972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024983.1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判别含氮类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定含氮类有机污染物分子式组成,计算所述分子式中等效双键数DBE和DBE≥4的分子式所占的比例PDBE≥4,根据PDBE≥4判别含氮类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性。本发明实现了对含氮类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性的快速判别,解决了现有方法测量步骤复杂、时间长的问题,可广泛应用于污水含氮类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性的评价,指导含氮类有机污染物处理工艺的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1593208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16306.3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异构体非靶向筛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水样依次经前处理和萃取,得到浓缩液;(2)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离子淌度‑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对浓缩液进行测定,得到质谱数据;(3)对上述质谱数据进行处理,然后进行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及其异构体的非靶向筛查。本发明针对未知PFASs物质的异构体识别建立了方法,无需参考标准品,即可以快速实现对水样中数千种PFASs物质及潜在异构体进行检测识别。基于本发明的方法分析流程和参数设置可以灵活的整合到现有的分析方法中,过程处理快速识别效果好,促进了对PFASs大类物质更全面的认知,对后续PFASs控制策略开发以及水环境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275889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111652401.1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3/28 , C02F101/16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硝化工艺有机氮与无机氮的协同优化控制方法,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有机氮与无机氮的协同优化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反硝化工艺同步模拟微生物类溶解性有机氮(mDON)和无机氮(DIN)的ASM‑mDON‑DIN模型;S2、根据碳/氮比设定值选择相应的ASM‑mDON‑DIN模型,协同优化反硝化工艺出水mDON和DIN浓度值,获得工艺运行参数最优值。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实现污水厂出水有机氮和无机氮的同步模拟与协同优化控制,对解决高标准下污水处理厂出水总氮达标排放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87373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01190.X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3/34 , C02F3/00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水微生物类溶解性有机氮的测定方法,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废水微生物类溶解性有机氮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废水处理厂生物段的进水、出水水样和泥样;测定进水溶解性有机氮(iDON)和出水溶解性有机氮(eDON)的浓度;利用生物段泥样测定微生物浓度和动力学参数获得进水可生物降解溶解性有机氮氨化的氨氮(ΔSNH4+)浓度;计算微生物类溶解性有机氮(mDON)的浓度:mDON=eDON‑iDON+ΔSNH4+。本发明提出的测定方法可解决在实际废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类溶解性有机氮难以测定的问题,具有测定准确,操作方便,适用性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707462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011412175.5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1/28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有机氮工业生化尾水毒性削减的序列式吸附处理方法,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不同孔径分布的碳干凝胶吸附材料;2)测定尾水中溶解性有机氮的分子量分布;3)根据步骤2)测定数据选择不同方案构建序列式吸附系统;4)运行序列式吸附系统去除尾水中溶解性有机氮以降低毒性。本方法通过构建大孔‑中孔‑微孔碳干凝胶序列式吸附系统,以建立吸附剂间的协同效应。用该方法进行有机氮工业生化尾水的深度处理,可有效缓解不同分子量溶解性有机氮在吸附过程中的竞争效应,增强吸附系统的毒性削减能力和再生能力,对实现有机氮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及回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588765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49711.6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1N27/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水溶解性有机氮可生化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富集废水样品中的溶解性有机氮;(2)测定废水样品中溶解性有机氮的分子组分;(3)计算步骤(2)中氢碳比大于或等于1.5的溶解性有机氮分子的相对强度之和(∑RIH/C≥1.5);(4)根据∑RIH/C≥1.5数值评价废水溶解性有机氮的可生化性。该方法具有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同时提供分子组成信息等优点,可用于指导有机氮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