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61300A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910034225.8
申请日:2009-08-2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5D23/20
Abstract: 带传热速率检测的恒温控制装置及方法是一种高稳定度,高恒温精度的全新恒温控制装置及方法。该装置中的控制与信号处理单元(1)、传热速率检测单元(2)、传感器(3)、发热&制冷单元(4)、恒温室(5)、第一驱动电路(6)、第一放大电路(7)、第二放大电路(8)、第二驱动电路(9);该恒温控制系统在传统闭环温度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恒温空间与外界环境热量交换速率检测的环节,使恒温系统能够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迅速反应,减小了温度的波动,提高了恒温的速度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639379A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910034226.2
申请日:2009-08-2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1H9/00
Abstract: 基于光纤偏振光时域反射传感的振动监测结构包括激光器(1),第一耦合器(2)、第二耦合器(7)、第三耦合器(8)、第四耦合器(11)、第五耦合器(13),声光调制器(3),起偏器(4),环形器(5),传感光纤(6),第一检偏器(9)和第二检偏器(10),第一探测器(12)和第二探测器(14),第一低通滤波器(15)和第二低通滤波器(16),第一模数转换器(17)和第二模数转换器(18),FPGA(19),微处理器MCU(20);通过多次测量得到光纤各个区段偏振态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再结合傅里叶变换技术得到频谱信息,通过对频谱信息的分析得到振动的信息。该方法相较于此前的POTDR系统采用的对偏振态进行迭代运算的方法,具有算法简单、数据运算量小的优点,大大减少了系统所需的检测时间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56153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14571.4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H03K19/0175 , G01D5/353 , G01D3/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性能的3×3耦合器并PGC融合改进解调方法及装置,通过3×3耦合器将初始被测干涉信号划分为三路初始待测信号,对三路初始待测信号进行运算,再引入两路载波信号的倍频信号以及对应同频的正弦倍频信号,使得三路初始待测信号在通过低通滤波器后将无用的高次谐波分量全部滤除,再通过一定的数学推算消除了载波相位延迟、光强扰动和调制深度对解调结果的影响。本发明不但消除了光强扰动、载波相位延迟和调制深度的影响,还提高了对微小信号的检测灵敏度以及抗干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62391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276281.7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1D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弱光栅阵列传感系统频响上限的时分复用方法,包括:传感系统向与其相连接的前置光纤中发射具有指定脉冲宽度和脉冲周期的探测脉冲光,使不同探测脉冲光在弱光栅阵列产生的反射信号依序相互交错且无重叠区域;根据不同探测脉冲光在同一个光栅位置产生的反射信号存在的时延,将不同探测脉冲光产生的反射信号分离在接收端对不同探测脉冲光产生的反射信号进行分离;根据反射信号在弱光栅阵列中产生的位置,对分离得到的不同探测脉冲光产生的反射信号进行对齐;对各个位置的反射信号进行相位解调,得到弱光栅阵列中各位置上的振动信息。本发明能够以远高于传统方法的扰动采样率得到弱光栅阵列中各位置上的振动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8353539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96108.5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H04B10/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性能的相位生成载波解调方法和装置,初始被测信号分为七路,一路进入第一低通滤波器,其余六路进入六路混频滤波模块;第一低通滤波器将进入的初始被测信号滤除高频分量,六路混频滤波模块对六路初始被测信号进行混频并滤除高频分量。消除载波相位延迟模块消除解调信号中的载波相位延迟;消除光强扰动模块消除了光强扰动对解调信号的影响;消除调制深度影响模块输出端接第四开方器,消除调制深度对解调信号的影响;第四开方器的输出端接积分模块,随后通过高通滤波模块,还原出解调信号。本发明消除了光强扰动、载波相位延迟和调制深度的影响,提高了稳定性和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60988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740490.4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6F18/2415 , G06F18/10 , G06F18/214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82 , G06F18/213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及融合神经网络的高铁入侵监测方法,包括:利用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系统采集高铁周界的扰动信号,对采集到的扰动信号进行分割处理,构建包含多种扰动类别标签的样本数据集;去除样本数据中包含的背景噪声;构建高铁入侵检测模型,高铁入侵检测模型包括卷积神经网络、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拼接模块、RepMLP模块和softmax层,预测得到扰动信号对应的各扰动类别的发生概率。本发明实现了高铁周界的长距离、高精度、低耗时的自动化异常扰动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16708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43786.8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AS系统的地下空间光缆高保真声还原方法,包括:对光缆采集到的实时信号进行数据解调,识别其中是否包含垫高后的光缆被拍击产生的能量冲击信号,如果包含,对能量冲击信号中的能量异常分布位置进行定位,获取定位点;持续分析定位点的时域信号,滤除低频干扰信号后,对相位异常信号进行剔除;对与定位点相邻的多个等效传感节点的声信号进行叠加平均抑制加性噪声,再对声信号进行还原。本发明能够根据光缆空间分布映射关系实现快速定位,同时,采集的信号滤去背景噪声后,利用定位位置附近多个空间传感节点信号的高度相关性对信号进行线性叠加,抑制加性随机噪声,实现对声信号的高保真还原。
-
公开(公告)号:CN109712710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1811504045.7
申请日:2018-12-1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眼动特征的婴幼儿发育障碍智能评估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建立眼球光轴、双目视轴以及头眼间相对空间关系的双球体模型、三维眼动特征提取和婴幼儿发育障碍智能识别三个部分。双球体模型是从三维眼球数据推测光轴,结合对面部特征点的匹配,获得双目视轴以及头眼间的相对关系;三维眼动特征提取是指三维建模后得到新的眼动参数;婴幼儿发育障碍智能识别是指应用算法对海量眼动数据进行智能化清洗、存储、分析、挖掘与展示,得到典型参数与特定发育功能障碍存在的关联,从而判断障碍类型。本发明克服了眼动特征获取的局限性,应用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婴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5664540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289159.0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射太赫兹信号的混合集成系统及其芯片,包括芯片本体,以及集成在芯片本体上的激光器模块、y波导合波模块和高速大带宽探测器模块,即高速大带宽PD模块;激光器模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激光器模块通过y波导合波模块与高速大带宽PD模块连接,两个激光器模块输出信号到y波导合波模块中实现混频,并通过高速大带宽PD模块对混频后的信号进行处理,输出太赫兹信号。本发明产生信号频率范围广、可稳定发射且可实现信号的连续调制,其特性在于使用两个激光器拍频打到高速大带宽PD器件中,以产生稳定且可调的太赫兹信号,使用光子引线键合,即PWB技术精准集成,光耦合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876747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696734.2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内蒙古飞熊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TS系统的风机叶片自反馈防冰除冰方法,包括:安装高分子加热膜;布设测温光缆;温度标定;低功率加热测试;覆冰点判定;高功率加热除冰。本发明利用DTS技术,对风机叶片的覆冰情况进行监测,温度的变化引起光纤中光信号的变化,通过进行信号解调,得出光纤不同位置处的温度分布;再根据光纤的温度分布启动对应位置的加热电阻,对于覆冰区域进行实时加热除冰,从而实现一种自反馈的电热除冰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