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74084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310685896.7
申请日:2013-12-1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一种分布式温度与应变同时测量方法,它以共用同一套光路系统和电路系统的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和相干光时域反射计为传感测量系统,所述传感测量系统轮流工作于BOTDR模式和COTDR模式,测量出沿单根单模传感光纤分布的布里渊散射谱和瑞利散射谱,并检测出布里渊散射谱的频移和瑞利散射谱的频移,然后根据两种散射谱频移与温度和应变呈线性关系的特性,建立关于温度和应变的二元一次方程组,通过求解方程组获得传感光纤每一位置处的温度和应变,进而获得沿整条传感光纤分布的温度和应变。本发明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和制造成本,而且对光纤布里渊频移系数没有特别要求,扩大了测量系统的适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3557883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310408093.7
申请日:2013-09-0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测量技术领域的一种海底光电复合缆全方位监测及故障点准确定位方法。本发明采用布里渊分布式应变/温度测量技术,实现海底光电复合缆实时运行在线监测,通过分析布里渊分布式光纤应变/温度测量数据获取海底光电复合缆实时运行状态信息,并与实际海底电缆状态信息融合,提取海底光电复合缆路由特征信息,从而实现海底电缆故障点检测和准确定位。当海底光电复合缆发生故障时,采用兆欧表来检测电缆故障的性质,判定电缆故障类型,采用时域反射方法进行故障监测并定位光电复合缆中的电缆故障点。结合布里渊光时域反射发测试获得的光纤故障点和时域反射法获取的电缆故障点位置,准确获取海底光电复合缆的故障点地理位置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3674084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85896.7
申请日:2013-12-1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一种分布式温度与应变同时测量方法,它以共用同一套光路系统和电路系统的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和相干光时域反射计为传感测量系统,所述传感测量系统轮流工作于BOTDR模式和COTDR模式,测量出沿单根单模传感光纤分布的布里渊散射谱和瑞利散射谱,并检测出布里渊散射谱的频移和瑞利散射谱的频移,然后根据两种散射谱频移与温度和应变呈线性关系的特性,建立关于温度和应变的二元一次方程组,通过求解方程组获得传感光纤每一位置处的温度和应变,进而获得沿整条传感光纤分布的温度和应变。本发明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和制造成本,而且对光纤布里渊频移系数没有特别要求,扩大了测量系统的适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2353839B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1110200347.7
申请日:2011-07-1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力系统信号测试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基于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谐波分析方法。本发明根据光纤电压传感器或光纤电流传感器获得电力系统电压或电流信号,建立了一个单隐层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激励函数为正弦和余弦函数,可变参数为谐波幅值和角频率,对于获得的电力系统信号加汉宁窗,然后进行离散傅立叶变换,将校正后各次谐波的正弦和余弦分量的幅值以及谐波角频率作为该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并在此基础上采用RPROP算法训练,根据训练得到的权值即可获得各次谐波的幅值和频率。本发明方法计算结果精确度高、速度更快,大幅提高了短采样时间时谐波分析精确度,同时原理简单、实现容易。
-
公开(公告)号:CN102589748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59949.X
申请日:2012-03-0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G01K11/32
Abstract: 一种基于光纤瑞利与布里渊原理的环境温度测量方法,它利用半导体激光器、环行器、光电检测器和传感光缆组成光纤传感系统,测量时,将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脉冲光经环行器注入传感光缆,并利用光电检测器从环行器接收来自传感光缆的背向瑞利散射和布里渊散射信号,使二者在光电检测器中进行外差混频,然后由光电检测器的输出信号确定传感光缆上每一点的布里渊频移,最后利用布里渊频移与温度的关系模型计算出光纤上每一点的温度,从而实现温度测量。本发明同传统方法相比,降低了对光源线宽的要求,省去了外调制单元,简化了系统结构,降低了系统成本,提高了系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063209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010781331.9
申请日:2020-07-2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G02B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属于光子晶体光纤通信领域。本发明的光纤包括包层和纤芯,基底材料为二氧化硅,其特征在于:该光子晶体光纤的纤芯左右两侧分别有5层空气孔,包层空气孔中最内层由椭圆空气孔按六边形排列构成,且椭圆空气孔的长轴与x轴垂直,第二层由圆形空气孔按六边形排列构成,将第二层空气孔中位于y轴左侧的部分依次向左平移相同的距离得到包层y轴左侧的第3‑5层空气孔,将第二层空气孔中位于y轴右侧的部分依次向右平移相同的距离得到包层y轴右侧的第3‑5层空气孔,整体结构呈轴对称分布。应用本发明的新型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可以减小信号传输过程中两个偏振方向上的耦合,提高光信号的传输距离,适用于长距离光纤通信和光纤传感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27049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310820515.5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发明名称一种基于螺旋扭曲光子晶体光纤的轨道角动量生成器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螺旋扭曲光子晶体光纤的轨道角动量生成器。提出了利用光学变换原理简化分析的方法,得到了在螺旋扭曲作用下,特殊设计的光子晶体光纤能够生成较高阶轨道角动量模式。特殊设计的光子晶体光纤由三个实纤芯和双包层构成,三个实纤芯呈正三角分布以及双包层中的空气孔呈六边形分布。内外包层空气孔大小不一,内包层空气孔直径小于外包层空气孔直径,两个包层的孔间距相等,双包层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形成了环形芯。本应用发明的轨道角动量生成器生成的轨道角动量个数较多、阶数较高且损耗较低,与光纤通信系统可以进行更好的兼容,减少不必要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688228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45107.5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特征量的GIS(gasinsulatedswitchgear,GIS)触头温度预测方法,所述方法是通过搭建GIS电磁场、流体‑温度场模型,对不同GIS接触电阻阻值、负荷电流、环境温度、风速、SF6浓度、太阳辐射强度情况下的外壳温升与触头温升以及二者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通过作图证明可忽略环境温度这一影响因素,得到BP(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可用于预测触头温升,其中输入量为外壳温升、负荷电流、风速、SF6浓度、太阳辐射强度,输出量为触头温升,并用仿真得到的另外1300组数据用于验证该网络的可靠性。该方法经验证误差小,而且综合考虑了多种影响因素下的运行工况,可以应用于实际运行中的GIS触头温升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75704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39751.4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G06F30/23 , G06F119/0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覆冰厚度特征的OPGW直流融冰可接受最大融冰电流预测方法,首先通过基本的线路检测原理入手,根据搭建的OPGW在直流融冰时的温度场‑流体场耦合模型,针对环境温度的变化情况以及覆冰厚度的不同进行研究,并探讨这些因素对于OPGW直流融冰后线路温度、直流融冰结束时间之间的影响。通过仿真数据拟合,对冰层厚度影响下的可接受最大融冰电流的预测公式进行拟合并采用建模方法进行了初步验证。该方法经验证预测效果较好,为本发明所提出的基于覆冰厚度特征的OPGW直流融冰可接受最大融冰电流的可行性提供了有力支撑,可以应用于实际运行中的OPGW输电线路融冰。
-
公开(公告)号:CN11623142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111487091.2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轨道角动量的受激布里渊放大的光子晶体光纤放大器。提出了一种理论推导方法,得到了在受激布里渊放大作用下,轨道角动量模式的布里渊增益谱;设计了一种可用于轨道角动量的受激布里渊放大的光子晶体光纤放大器,其由呈环形分布的圆形空气孔层和一个圆环构成,圆环外有五层圆形空气孔呈环状分布,圆环内有两层圆形空气孔按正六边形排列,所有的圆形空气孔层与圆环都具有相同的圆心。应用本发明的光子晶体光纤放大器能够稳定、准确的对轨道角动量模式进行同步放大和长距离传输,为轨道角动量模式激光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