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位移传感器
    4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01791B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0910208929.2

    申请日:2009-10-27

    Abstract: 一种角位移传感器,属于测量旋转角度的传感器,解决现有旋转式电位器角度测量难于安装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固定组件和旋转组件,固定组件包括绝缘基体和导电碳膜层,具有缺口的圆弧形导电碳膜层粘附于圆环形绝缘基体表面;导电碳膜层圆弧形两端分别装有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绝缘基体上对应导电碳膜层的圆弧形缺口位置装有信号输出极,信号输出极上焊接有V形铜探针;旋转组件包括绝缘环、铜环和电刷,所述铜环嵌套于绝缘环外圆周,铜环上装有电刷。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可以直接套在旋转轴上,无需额外专用传感器安装盒,能在高压液压油中工作,特别适用于水下机器人、水下工程机械及其他水下装备的关节旋转角度测量。

    一种化合物作为闪烁体材料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43322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10232767.X

    申请日:2019-03-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性能闪烁体材料及高能射线探测领域,公开了一种化合物作为闪烁体材料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该化合物满足化学通式AB2X3,其中,A代表一价碱金属阳离子,B代表一价过渡金属阳离子,X代表一价卤素阴离子。制备方法具体是以摩尔比满足1:2的AX和BX为原料,基于反溶剂析晶法、降温析晶法、熔盐混合法或提拉法制备得到化学通式满足AB2X3的化合物。本发明通过对化合物的组分进行调控,得到化学通式满足AB2X3的新型的闪烁体材料,该闪烁体材料具有无毒、稳定、制备方法简单、光产额高的特点。作为一种新型的闪烁体,本发明公开的材料在高能探测领域拥有巨大的潜力,展示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应用前景。

    一种化合物作为闪烁体材料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43322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32767.X

    申请日:2019-03-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性能闪烁体材料及高能射线探测领域,公开了一种化合物作为闪烁体材料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该化合物满足化学通式AB2X3,其中,A代表一价碱金属阳离子,B代表一价过渡金属阳离子,X代表一价卤素阴离子。制备方法具体是以摩尔比满足1:2的AX和BX为原料,基于反溶剂析晶法、降温析晶法、熔盐混合法或提拉法制备得到化学通式满足AB2X3的化合物。本发明通过对化合物的组分进行调控,得到化学通式满足AB2X3的新型的闪烁体材料,该闪烁体材料具有无毒、稳定、制备方法简单、光产额高的特点。作为一种新型的闪烁体,本发明公开的材料在高能探测领域拥有巨大的潜力,展示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应用前景。

    基于有效信道参数半正交的干扰消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46488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110424757.X

    申请日:2011-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效信道参数半正交的干扰消除方法,包括:根据用户反馈的有用信道和交叉信道参数,基站计算用户端的有效接收信道参数,并以此参数作为半正交用户选择的依据。基站选择有效接收信道参数半正交用户以后,再进行双层预编码矢量设计,以实现消除小区间和小区内的干扰。该有效信道参数半正交的干扰消除方法不仅可以提升用户平均容量,而且大大降低了半正交用户选择的计算时间复杂度。

    基于信漏噪比的分布式干扰消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47955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110424759.9

    申请日:2011-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漏噪比的分布式干扰消除方法,包括步骤:各基站利用本小区内的有效信道信息与协作集内小区间的干扰泄漏信道信息,对小区内的各用户构造优化目标函数,对优化目标函数进行计算,以得到用户功率控制因子,对优化目标函数和用户功率控制因子进行计算,以得到与预编码矩阵有关的等效矩阵,使用特征值分解方法对等效矩阵进行计算,以得到等效矩阵的主特征矢量,对等效矩阵的主特征矢量进行计算,以得到最优预编码矢量,基站利用最优预编码矢量对用户待发送的原始信号进行预处理,并根据功率控制因子将预处理后的原始信号发送给小区内的各用户。本发明提高了系统功率资源的利用率和系统的吞吐量,并显著提升了系统的性能。

    一种基于AMC-ARQ跨层的链路自适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52087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33894.X

    申请日:2012-07-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AMC-ARQ跨层的链路自适应方法,本发明方法中包括利用数据链路层的服务质量(QoS)要求和物理层信息,根据物理层目标误包率,设计出物理层接收信噪比(SNR)与调制编码方式(MCS)的映射关系。本发明通过遍历的方法,找到最佳的物理层误包率、数据链路层ARQ最大重传次数和数据链路层重排计时器大小组合,使有效频谱利用率最大。本发明综合考虑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充分利用两层间参数的相互关系影响得到AMC和ARQ参数,可得到使有效频谱效率最大的最佳参数组合,将时延分为排队时延和传输时延两个部分计算,对时延的计算更加精确。本发明中调制编码方式的选择,不仅与信道状况有关,还与传输次数有关,充分地利用了每次传输的冗余信息。

    基于信漏噪比的分布式干扰消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47955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24759.9

    申请日:2011-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漏噪比的分布式干扰消除方法,包括步骤:各基站利用本小区内的有效信道信息与协作集内小区间的干扰泄漏信道信息,对小区内的各用户构造优化目标函数,对优化目标函数进行计算,以得到用户功率控制因子,对优化目标函数和用户功率控制因子进行计算,以得到与预编码矩阵有关的等效矩阵,使用特征值分解方法对等效矩阵进行计算,以得到等效矩阵的主特征矢量,对等效矩阵的主特征矢量进行计算,以得到最优预编码矢量,基站利用最优预编码矢量对用户待发送的原始信号进行预处理,并根据功率控制因子将预处理后的原始信号发送给小区内的各用户。本发明提高了系统功率资源的利用率和系统的吞吐量,并显著提升了系统的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