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硅材料表面的复合结构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977316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301844.9

    申请日:2016-0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硅材料表面的复合结构及其应用,其中该复合结构包括光栅结构和纳米线阵列,光栅结构包括多个周期性并列排列的长方体,相邻的两个长方体之间的间距保持固定;纳米线阵列为多个周期性排列的圆柱体,这些圆柱体均位于光栅结构的长方体的顶面上;位于同一长方体顶面上的相邻两个圆柱体的中心轴线之间距离保持固定。本发明通过对复合结构的关键形状参数等进行改进,能够提高硅太阳能电池的光吸收率,并且降低制备成本,提高复合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此外,通过调节该复合结构内部光栅结构和纳米线阵列的排列组成方式,能够调控硅太阳能电池表面的光吸收率,减小由于光波段不同造成的光吸收率的波动。

    配电主站与配电终端时钟同步时刻的选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19016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458007.8

    申请日:2014-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主站与配电终端时钟同步时刻的选择方法,将连续三次的通道延时△t1、△t2、△t3的延时误差作为判断时钟同步时刻的选择依据。据此改进了配电主站与配电终端时钟同步方法,即在原有配电主站与配电终端时钟同步的三个过程的基础上,在延时获得过程和延时传递过程之间增加时钟同步时刻的选择过程,使得后续延时传递过程中下发的通道延时为延时获得过程得到的3次通道延时的平均值。本发明中的时钟同步协议是基于现有SNTP对时协议,在对时的时刻以及通道延时上做了更为精确地选择,尤其对通道延时不稳定的无线通信网络,在不改变现有配电自动化主站、终端硬件结构、SNTP对时协议的条件下,能实现时钟同步误差精度更高的目的。

    故障指示器远传通信终端
    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98857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46212.2

    申请日:2014-0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故障指示器远传通信终端,在现有的故障指示器远传终端直流电源系统中,加入一个测量单元,用于测量电池/电容两端的电压,将电压与设定限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在实时通信模式与非实时通信模式之间进行切换。与现有故障指示器远传通信终端相比,本发明采用实时在线模式和非实时在线模式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并能依据内置电池/电容电压的变化实现两种工作模式的相互切换。本发明简单而实用,尤其对于故障指示器通信终端取电方式不稳定的情况(如太阳能取电或CT取电),在不改变现有取电方式的条件下,能实现故障指示器远传通信终端长期稳定可靠的工作。

    烟气再循环煤粉锅炉燃烧系统及其工况切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68415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202855.2

    申请日:2014-0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4 Y02E20/348

    Abstract: 烟气再循环煤粉锅炉燃烧系统及其工况切换方法,属于煤粉锅炉富氧燃烧调节及控制方法,解决煤粉锅炉从空气燃烧向富氧燃烧工况切换过程中的调节难题。本发明的煤粉锅炉燃烧系统,包括给煤机、燃烧器、锅炉、脱硝器、空预器、除灰装置、脱硫装置和引风机;本发明的工况切换方法,包括布置检测设备、再循环阀和进气阀控制、控制送风机出口流量以及控制注氧量步骤;本发明从燃烧系统中的相关检测点,获得工况切换过程的变化参数,以再循环烟气量来确定循环倍率、以炉膛出口氧量确定一、二次风注氧流量,使循环烟气量、空气流量、氧气注入量在切换过程中的波动在合理范围内,安全、稳定地实现从空气燃烧到富氧燃烧工况的切换,并维持烟气中的CO2浓度。

    近场辐射散热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激光器

    公开(公告)号:CN11867672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971679.2

    申请日:2024-07-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近场辐射散热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激光器,属于半导体器件领域。该近场辐射散热装置包括:近场辐射发射器,用于吸收热量;近场辐射接收器,用于接收近场辐射发射器发射的辐射能量;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设置在近场辐射发射器与近场辐射接收器之间,以在所述近场辐射发射器与近场辐射接收器之间形成近场通道,所述近场辐射发射器以近场辐射的方式通过近场通道将吸收的热量传递至近场辐射接收器。

    一种低NOx排放的天然气燃烧器

    公开(公告)号:CN11432190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44559.X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NOx排放的天然气燃烧器,其包括燃气管、一次空气管和二次空气管;燃气管的前端具有多个燃料喷孔,其后端具有进料口;一次空气管同轴套设于燃气管的外侧,一次空气管与燃气管之间形成有一次空气通道,一次空气通道靠近燃料喷孔具有一次空气出口;二次空气管同轴套设于一次空气管的外侧,二次空气管与一次空气管之间形成有二次空气通道,二次空气通道靠近燃料喷孔具有二次空气出口;其通过布置多个燃料喷孔,以及一次空气管和二次空气管的设置实现空气的分级供入,从而使得火焰形状、燃烧反应在整个燃烧空间产生温度梯度更小的燃烧状态,大大提高整个燃烧区域的温度均匀性,使燃料充分燃烧,降低NOx的排放。

    一种高效低阻的气固或气液分离器及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56385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250537.X

    申请日:2021-10-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固或气液分离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高效低阻的气固或气液分离器及分离方法,其包括多个并排层叠的谐波曲面板,其中:两个相邻的谐波曲面板间形成分离通道,该分离通道包括前段的粗分离段和后段的细分离段,所述粗分离段的谐波曲率小于所述细分离段的谐波曲率,而幅值则相反,可迫使气固或气液两相流产生满足分离要求的曲率和幅值,且处于所述细分离段的谐波曲面板上开设有分离孔;所述谐波曲面板上安装有弹性谐振子。本发明设计的分离器能在同一弯曲流道实现粗细颗粒的分级分离,整个分离过程阻力小且稳定,分离效率高,并且能够适应更宽的气流速度范围,同时通过弹性谐振子可以周期性地自动清除被分离物。

    一种铅冶炼炉内工况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330612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151046.5

    申请日:2020-1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铅冶炼炉内工况检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S1、图像采集设备布置;S2、图像处理;S3、炉内工况分析诊断,该方法利用布置在炉侧壁的两只高温辐射图像探测器实时拍摄炉内的辐射图像,对采集的图像进行数字处理后,将图像分割为若干交迭的区域,采用边缘增强和图像的灰度值提取方法,判定冶炼炉内沿程物料分布,并根据面阵CCD所获得的火焰图像,重建炉内断面温度场。通过该方案可以对铅冶炼炉内火焰温度精确测量,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并能降低检测成本,实现冶炼设备的自动化运行,提高铅冶炼效率,并可以为企业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

    一种球形颗粒填充液晶的近场辐射热调整器

    公开(公告)号:CN110794595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190367.3

    申请日:2019-11-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调整器相关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球形颗粒填充液晶的近场辐射热调整器。该近场辐射热调整器包括结构相同并且对称设置的两个复合结构,每个复合结构采用向列相液晶作为基底,利用碳化硅/掺杂硅的核壳球形颗粒进行填充,从而在p偏振和s偏振下均具有近场辐射换热能力。本发明能够较好地增强和调制p、s两种偏振下的近场辐射换热的能力,同时采用向列相液晶作为基底材料,在调节中红外波段的光学特性方面表现出了极其丰富的光电特性,从而能够通过施加电场等手段实现方便可行的控制,此外,与碳化硅单核结构相比,本发明具有更大的热流密度和更高的热调整系数,有助于在纳米尺度上用相对简单的制备方法实现热调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