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4393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2010004126.1
申请日:2020-01-03
Applicant: 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曲面玻璃屏尺寸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待测量的产品一端贴住拦截块;2)、通过与拦截块特定距离的长度测量升降块下降,并通过长度测量升降块内侧的长度测量接触感应屏是否产生感应信号判断长度是否合格,通过产生感应信号的区域判断厚度是否合格;3)、对于步骤2)中检测合格的产品,通过外弧测量升降块下降,套在产品外弧上,并通过外弧测量升降块内侧与产品外弧理论形状一致的外弧测量接触感应屏产生感应信号的区域判断外弧是否完全合格;4)、对于步骤3)检测合格的产品,将其放置到内弧测量弧块上,并通过内弧测量弧块外侧设置的内弧测量接触感应屏产生感应信号的区域判断产品内弧是否完全合格。
-
公开(公告)号:CN110328148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620687.1
申请日:2019-07-10
Applicant: 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屏幕检测装置,公开了一种屏幕检测筛选装置,包括输送装置和筛选装置,输送装置上设有第一传送带,第一传送带上固定夹持装置,夹持装置上夹持屏幕,第一传送带一端伸入筛选装置,筛选装置包括将屏幕从输送装置转移至筛选装置的转送装置、设在转送装置下方的承送装置、带动承送装置移动至检测装置的传送装置和设在检测装置一端的标记装置,转送装置上方滑动连接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固接支架上端,支架下端固接传送装置,传送装置上设有第二传送带,检测装置设在传送装置和传动装置之间,检测装置下端固定在传送装置上,检测装置与传送装置之间留有允许承送装置通过的空间。本装置有利于节约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0194583A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910534459.2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
IPC: C03B23/03
Abstract: 一种用于3C构件的测控一体电涡流式热弯装备及控制方法,包括炉体机构、控制端,炉体机构内装设有测控一体电涡流式机构,炉体机构上安装有执行机构,测控一体电涡流式机构和执行机构分别与控制端通讯连接,炉体机构上按照前后顺序设置三种工作站,分别为预热升温工作站、热弯成型工作站和冷却降温工作站,并且该预热升温工作站、热弯成型工作站和冷却降温工作站分别包括一个测控一体电涡流式机构,测控一体电涡流式机构具有用于3C构件热弯的模具,炉体机构上装设有辅助机构,该辅助机构用于推动平移模具,一个工作站对应一个执行机构。本发明减少升温时间和生产节拍,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632800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110018930.X
申请日:2021-01-07
Applicant: 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3D盖板玻璃模具高精度温度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通过将3D盖板玻璃模具的温度设定曲线分为多个温度区间,针对每个温度区间分别建立温度控制模型形式并进行参数辨识,分别计算每个温度区间对应的控制器增量表达式,再通过拟合算法对各个温度区间对应的控制器增量表达式进行二次拟合,得到拟合后的统一形式的控制器增量表达式,最后计算得到当前控制器的输出量,可以克服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3D盖板玻璃模具控制模型的变化,得到能够精确地匹配全部温度区间的控制模型,避免依赖单一模型进行控制导致在加热时造成加热丝温度过高,且长时间回不来从而造成产品温度过冲大的问题,从而提高模具温度控制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179640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210777883.1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玻璃盖板贴合设备及玻璃盖板的激光定位校正方法,包括上料机构,用于对玻璃盖板进行上料;激光定位及校正机构,用于对玻璃盖板进行定位和校正;预贴合机构,用于对显示模组进行上料并将玻璃盖板预贴合在显示模组上;真空贴合机构,用于对玻璃盖板和显示模组进行真空贴合;第一机械手,用于将玻璃盖板从上料机构转移至激光定位及校正机构、将玻璃盖板从激光定位及校正机构转移至预贴合机构;第二机械手,用于将预贴合后的玻璃盖板和显示模组从预贴合机构转移至真空贴合机构。本发明主要解决如何提供玻璃盖板的定位校正方法的问题;本发明实现了玻璃盖板的定位,确保玻璃盖板能够被正确地预贴合在显示模组上。
-
公开(公告)号:CN113233743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110549213.X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
IPC: C03B23/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热弯成型装置及方法,其包括输送机构、上下料机构、预热机构、成型机构及冷却机构,输送机构包括生产输送模组及回流输送模组,生产输送模组依次贯穿预热机构、成型机构及冷却机构设置,回流输送模组用于将模具内的玻璃成品回流输送至上下料机构处进行取料操作,生产输送模组包括第一输送架,回流输送模组包括第二输送架,第一输送架及第二输送架上分别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滚筒。本发明通过上下料机构将待加工玻璃坯料移送至模具内,使得模具在输送机构的带动下分别移送至预热机构、成型机构及冷却机构加工后制成玻璃成品,然后将模具内的玻璃成品回流输送至上下料机构处进行取料操作,从而实现全程自动化操作,提高加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115380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11408751.3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3D玻璃热弯模具温度控制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3D玻璃热弯模具的各个温度测量点的温升曲线,进行切分和分段离散控制,获得第i个温度测量点在时间区域[tm,tn]的未来时刻的理论温度SUi(tn),检测瞬时温度VUi(t);建立LSTM预测模型,将若干瞬时特征向量输入至经训练的LSTM预测模型中,得到第i个温度测量点在时间区域[tm,tn]的未来时刻的预测温度WUi(tn);计算所述理论温度SUi(tn)和瞬时温度VUi(t)之差得到瞬时温度差值,利用PID控制算法计算得到第i个温度测量点对应的主控制量;采用模糊控制方法计算第i个温度测量点对应的功率调整率,利用功率调整率对主控制量进行微调。本发明实现了在模具温度控制过程中的时间上和模具空间上的温度协同控制,提升温度调控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268895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010091406.0
申请日:2020-02-13
Applicant: 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
IPC: C03B23/03
Abstract: 一种基于激光整形定向辅助的玻璃热弯装置及方法,包括设在机架上的炉腔,炉腔内设有移动式承载平台,移动式承载平台上装设有模具,所述炉腔内设有位于移动式承载平台一侧的CO2激光器、光路转换机构,移动式承载平台一侧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上分别装接有位于模具上方的CCD视觉定位组件和压合机构,炉腔内装设有温度检测组件,模具内设有加热器,加热器通过导线伸出机架外与整流器连接,转动轴与机架外部的旋转驱动器连接;CO2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光线,经光路转换机构转换方向后射向CCD视觉定位组件,再被引向模具。本发明将激光应用于玻璃热弯领域,结合高精度定位系统,极大提高玻璃热弯的位置精度和良率、节省能耗,获得具有优良三维特征形貌的曲面玻璃。
-
公开(公告)号:CN111873605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010921541.3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爪辅助撕膜装置及撕膜机构,其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送料机构、夹持机构、烧蚀机构及撕膜机构,烧蚀机构包括激光发生器、激光反射模组及聚焦透镜,撕膜机构设置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下方设置有撕膜模块,撕膜模块包括第二驱动装置、撕膜支架及机械手,第二驱动装置固定在第二滑块上,第二驱动装置一端设置有第二驱动杆。本发明通过设置烧蚀机构及撕膜机构,利用烧蚀机构的聚焦透镜对激光束进行聚焦,然后对夹持机构上的曲面玻璃的薄膜的四个角的位置进行烧蚀处理产生褶皱,最后利用撕膜机构的机械手分别将薄膜的四个角位置的褶皱进行夹持并将薄膜从曲面玻璃上撕取下来,有效提高了撕膜效率及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827256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1911054181.5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明构件缺陷的光学和热红外多级成像检测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对3C透明构件进行光学成像,获取光学图像,初步判定3C透明构件的缺陷位置和大小;利用氮气对3C透明构件的缺陷位置加热,进行热红外成像,获取热红外图像;将光学图像和热红外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再通过深度学习认识出3C透明构件的缺陷类别。所述装置包括通过总线相互通信连接的光学检测模块、热红外检测模块、运动控制模块、数据融合模块、深度学习模块、辅助机械手和显示报警模块。本发明通过光学成像和热红外超声成像,对缺陷产品进行多物理量、多级方式检测,再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完成光学和红外的多源信息融合,从而提升3C透明构件缺陷检测的辨识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