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5500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0979937.1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1/1867 , H04L1/1829 , H04L1/16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自适应逐跳缓存的网络可靠性保障方法以及装置,获取网络中的上游节点与下游节点;通过上游节点对需要缓存的数据包进行排序,并将数据包发送至下游节点;在下游节点接收到数据包时,确定数据包的序号并缓存数据包;在数据包的序号为非连续序号时,将数据包判定为丢失数据包;在预设的时间序列周期内,确定丢包记录队列中符合预设条件的丢失数据包的数据包序号,作为入口接收虚队列的接收队列期望序号;通过下游节点基于接收队列期望序号向上游节点发送丢包请求;通过上游节点在上游节点的本地出口实体队列中匹配与接收队列期望序号对应的期望数据包,并对期望数据包进行重新传输。通过本发明能够提升传输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8727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05051.0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身份认证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源终端、目标终端和服务器;其中,源终端用于根据基于变色龙哈希算法得到的第一身份标识及第一密钥信息,确定数据包;目标终端用于提取数据包中的第一身份标识,并生成密钥重现请求;服务器用于基于密钥重现请求,根据目标终端提取到的第一身份标识确定第二密钥信息;目标终端还用于根据第二密钥信息解析数据包中的标签地址,得到第二身份标识;根据第一身份标识与第二身份标识,确定源终端对应的身份认证结果。该系统实现基于变色龙哈希算法,提高数据包中嵌入的身份标识的隐蔽性,使得该数据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进而有效增强与目标终端之间的通信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21789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1130210.9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用户密钥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主共识节点根据用户注册请求,生成用户唯一身份标识,从共识节点根据唯一身份标识和公共密钥参数,生成私钥因子;终端根据第一映射函数选择参与用户私钥生成的私钥因子并根据第二映射函数将参与用户私钥生成的私钥因子进行组合,生成用户私钥;认证节点根据第一映射函数确定参与用户私钥生成的从共识节点并由从共识节点根据公共密钥参数和用户唯一身份标识,生成公钥因子;根据第一映射函数选择参与用户公钥生成的公钥因子,根据第二映射函数将参与用户公钥生成的因子进行组合,生成用户公钥。本发明解决了单一密钥生成中心所导致的第三方私钥管理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653682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011486985.5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块链日蚀攻击检测的方法及装置,包括:基于各第二节点在检测时刻上报的各邻居节点,确定第一节点在检测时刻的各输出节点,其中,各第二节点为第一节点的分布式路由表中的节点,各邻居节点为第二节点的分布式路由表中的节点,然后确定检测时刻的各输出节点分别与第一节点之间的各第一逻辑距离,针对检测时刻之前的至少一个历史时刻,确定历史时刻的各输出节点分别与第一节点之间的各第二逻辑距离,再根据各第一逻辑距离和至少一个历史时刻的各第二逻辑距离,确定第一节点是否处于日蚀攻击中。以此增加在检测时刻对无重启式的日蚀攻击检测的实时性与主动性,且针对无重启式日蚀攻击的攻击方式进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7302504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710552264.1
申请日:2017-07-07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12/875 , H04L12/26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发送队列的多路传输调度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所述方案通过添加接收时间戳选项,计算相对单程传输时延,并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平滑处理获得平滑相对单程传输时延的同时,利用虚拟发送队列中的数据量与当前子路径发送速率计算排队时延,将相对单程传输时延与排队时延的加和可以计算出当前路径的相对到达时延,实现数据包到达预测;利用数据包的相对到达时延进行数据包调度,并在每条子路径的发送窗口之外建立虚拟发送队列,从而起到确保数据包最大程度上按序到达,提高传输效率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332769B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710347186.1
申请日:2017-05-16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12/721 , H04L12/733 , H04L2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及装置,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对于车辆自组织网络中获取到兴趣包的任一节点,将任一节点作为转发节点,当转发节点的本地缓存中未存储兴趣包所请求的数据,并查询转发节点的内容偏好表中是否存储有数据的数据名称;当内容偏好表存储有数据名称时,从转发节点的邻居协助节点集合中,选取内容偏好表中数据名称对应的邻居协助节点,并作为转发节点的下一跳节点,由转发节点将兴趣包转发至下一跳节点。由于可从基于构建的内容偏好表,从内容偏好表中选取转发节点的邻居协助节点,以实现数据转发,而不用通过广播兴趣包的方式来转发数据。因此,不会造成数据泛洪而导致网络瘫痪。
-
公开(公告)号:CN107295600B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710552691.X
申请日:2017-07-07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构造包括所述请求节点在内的、由多个车辆节点构成的社区;将所述社区中拥有所述兴趣内容且与所述请求节点距离最近的车辆节点,作为提供节点;收到所述请求数据包的中继节点,根据各相邻车辆节点的移动行为相似度和速度大小,获得下一跳的中继节点,直至将所述请求数据包中继转发至所述提供节点。通过在相同社区关系下选取距离最近的提供节点,同时以移动行为相关度和速度大小选择中继节点,实现数据了快速准确的转发,避免了现有通过广播请求数据包的方式,降低车载网络开销的同时还能减少数据查找的时间和提高查找成功命中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873371B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410059219.9
申请日:2014-02-21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12/743 , H04L12/753 , H04L29/08 , G06F1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名字路由快速匹配查找方法与装置,主要由树位图和布隆滤波器组成。其中,树位图存储名字路由前缀的前m层,并对到达路由器的请求内容名字的前m层做快速最长前缀匹配;布隆滤波器,用于存储名字路由前缀的剩余部分,对到达路由器的请求内容名字的剩余部分做最长前缀匹配。根据要更新的名字路由前缀长度的不同,本发明可对树位图、布隆滤波器分别更新或二者同时更新。本发明利用树位图快速查找、所需存储小以及布隆滤波器时间、空间高效的特点,能够解决新型网络体系中基于内容名字的路由寻址问题,可满足未来网络路由占用内存少、匹配速度快、更新速度快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332769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347186.1
申请日:2017-05-16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12/721 , H04L12/733 , H04L2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及装置,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对于车辆自组织网络中获取到兴趣包的任一节点,将任一节点作为转发节点,当转发节点的本地缓存中未存储兴趣包所请求的数据,并查询转发节点的内容偏好表中是否存储有数据的数据名称;当内容偏好表存储有数据名称时,从转发节点的邻居协助节点集合中,选取内容偏好表中数据名称对应的邻居协助节点,并作为转发节点的下一跳节点,由转发节点将兴趣包转发至下一跳节点。由于可从基于构建的内容偏好表,从内容偏好表中选取转发节点的邻居协助节点,以实现数据转发,而不用通过广播兴趣包的方式来转发数据。因此,不会造成数据泛洪而导致网络瘫痪。
-
公开(公告)号:CN103873479B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410124203.1
申请日:2014-03-28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跨层评估的平行数据传输方法,解决在流控制传输协议的多路并行传输过程中由于简单数据调度而引发的数据包失序和重排序问题。为了获得准确的路径质量评估,利用心跳机制获取RTT时间并判断路径活动性,根据从数据链路层获得的有效信噪比以及在传输层获得的速率估计值和带宽估计值得到路径容量,两者共同决定路径质量。根据路径质量确定优先级,智能进行数据分发调度。利用路径容量判断丢包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重传。该方法能够感知数据链路层和传输层的双重信息,克服传统数据分发方法的信息不完整性,获得更加准确全面的路径质量评估,进行高效的数据分发,减少丢包和重排序。同时区分引发丢包的原因,避免不必要的拥塞窗口的减小。通过基于跨层评估的平行数据传输方法,能够感知并适应无线网络的动态性,提供高质量的数据传输服务,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