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33783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210228517.7
申请日:2012-07-02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优化无线环境下TCP协议的方法,本发明通过跨层信息综合分析PHY层信道状态信息和HARQ信息,MAC层调度信息,RLC层ARQ信息以及PDCP切换信息,判断TCP层报文丢失的原因是核心网侧路由器拥塞还是因为无线链路侧数据报文丢失,避免误导TCP层启动拥塞避免算法影响用户发送速率,同时避免误导TCP启动快速重传算法导致TCP和ARQ/HARQ之间重传竞争,优化了无线环境下TCP协议的性能。本发明所提出的跨层架构,保持LTE分层协议架构中层间的界面和接口不变,在保持与原有网络互联互通的基础之上提高了无线环境下TCP协议的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469962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47731.5
申请日:2014-11-14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W72/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72/129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构网络联合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用户终端,包括:根据层一控制平面隧道协议将LTE控制信道的下行控制信息DCI设置为封装有LTE PDCCH信道和HSPA HS-SCCH信道对应的信道信息的联合下行控制信息DCInew;根据当前异构网络中网络资源的使用状态,更新所述联合下行控制信息DCInew;实时发送更新后的联合下行控制信息DCInew给用户终端,用户终端周期性监听联合下行控制信息DCInew,通过读取联合下行控制信息,按照DCInew指示的无线资源信息,接收相应数据。本发明通过联合下行控制信息,利用LTE充裕的调度资源调度HSPA用户,增加HSPA数据信道资源,提高HSPA网络吞吐量,实现异构网络联合资源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711252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210065972.X
申请日:2012-03-13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分层异构网络中下行控制信道干扰协调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101,发现受害用户设备(victim UE);S102,下行控制信道进行干扰检测,victim UE向所归属基站(eNB)上报干扰信息;S103,宏基站(MeNB)和家庭基站(HeNB)交互干扰协调信息;S104,MeNB和HeNB将整个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划分成控制信道单元(CCE)组,MeNB和HeNB分别占用不相重合的CCE组;S105,宏基站和家庭基站将各自占用的控制信道资源分别通过广播信道指示给宏小区用户设备(MUE)和毫微微小区用户设备(FUE);S106,MUE和FUE按照相应的控制信道资源进行下行控制信道盲解。通过本发明能够同时避免跨层干扰和同层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02548014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110404441.4
申请日:2011-12-07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W7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2M终端接入网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站将多个M2M终端划分成多个M2M组,使得属于同一M2M组的M2M终端具有相同的业务类别和相同的服务质量等级;S2:M2M终端上电获得初始上行同步,并保持上行同步状态;S3:基站计算当前系统的PRACH和PUCCH信道容量;S4:M2M终端产生上行数据等待发送时,优先通过PRACH信道发送调度请求,当PRACH信道出现碰撞时,基站动态为M2M终端分配PUCCH调度请求资源,M2M终端通过PUCCH信道发送调度请求。本发明的方法,缓解了PRACH信道的拥塞,最终达到M2M业务终端的服务质量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711204B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210067357.2
申请日:2012-03-14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移动中继中基于路径预判的无线链路失败恢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1,移动中继检测到无线链路失败后,确定所述移动中继当前位置;S102,所述移动中继向源DeNB汇报RLF,捎带当前位置信息;S103,源DeNB采用路径预判方式预估RLF恢复后所述移动中继所处的小区位置;S104,源DeNB根据预估的RLF恢复后移动中继所处的小区位置执行RLF的恢复。本发明通过优化RLF恢复流程,从而增强了移动中继回程链路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711252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065972.X
申请日:2012-03-13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分层异构网络中下行控制信道干扰协调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101,发现受害用户设备(victim UE);S102,下行控制信道进行干扰检测,victim UE向所归属基站(eNB)上报干扰信息;S103,宏基站(MeNB)和家庭基站(HeNB)交互干扰协调信息;S104,MeNB和HeNB将整个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划分成控制信道单元(CCE)组,MeNB和HeNB分别占用不相重合的CCE组;S105,宏基站和家庭基站将各自占用的控制信道资源分别通过广播信道指示给宏小区用户设备(MUE)和毫微微小区用户设备(FUE);S106,MUE和FUE按照相应的控制信道资源进行下行控制信道盲解。通过本发明能够同时避免跨层干扰和同层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929313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85373.5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G06F16/31 , G06F16/3331 , G06F40/154 , G06F40/19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量子Grover‑Merkle Tree算法的向量数据库检索加速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通过获取查询文本数据并将其向量化,在异构架构下智能调度不同计算资源,以匹配查询向量与数据库中候选向量的相似性。经典计算资源通过映射到传统索引结构进行常规处理,而量子计算资源利用Grover检索算法对Merkle Tree构建的索引执行高效检索。通过资源的动态调度与切换,该系统能够灵活地在经典与量子计算之间切换,显著提升向量数据库的检索效率,特别适用于大规模数据集。同时,系统还集成了量子抗性哈希函数,增强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7204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01924.0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混合后量子和非对称密码的双棘轮密码通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数据加解密,所述数据加密的步骤包括:获取目标的接收端中对于非对称机密的第一加密机制和第二加密机制的公钥,基于本客户端中对于第一加密机制和第二加密机制的私钥,分别计算对于第一加密机制的第一共享秘密和对于第二加密机制的第二共享秘密;基于第一共享秘密和第二共享秘密构建初始秘钥;基于待发送的明文和初始秘钥对初始秘钥进行扩展,完成初始秘钥的秘钥链更新,得到更新秘钥;基于更新秘钥采用对称加密机制对待发送的明文进行加密,得到密文并向接收端发送。解密步骤是基于数据加密的方式,对秘钥链二次更新获得解密密钥并对密文进行反向处理解密。
-
公开(公告)号:CN115580891B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2211578050.9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W24/06 , H04W4/029 , G06N20/00 , G06F18/22 , G06F18/23 , G06F16/9537 , G06F16/2458 , G06F18/2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联邦学习的流量预测模型训练方法、预测方法和装置,训练方法包括:对目标区域范围内的各个基站进行相似性聚类以得到多个初始基站联盟;在应用各个初始基站联盟进行联邦训练的同时,根据合作博弈方式对各个初始基站联盟中的基站进行筛选以得到各个目标基站联盟;采用各个目标基站联盟进行针对无线通信流量预测的联邦训练,并对各个目标基站联盟的合作产生盈余进行分配,以训练得到用于预测无线通信流量的流量预测模型。本申请能够提高基于联邦学习训练得到的用于预测无线通信流量的全局模型性能,能够有效激励基站继续参与联邦学习,进而能够提高应用流量预测模型进行无线通信流量预测的准确性及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89429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110844107.4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G02B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辅助波导的阵列波导光栅,包括输入信道波导、平板波导、阵列波导、输出信道波导,在阵列波导与其相邻的平板波导之间分别加入辅助波导,阵列波导数目范围为10~20,阵列波导间距do在5~10μm范围内取值,输入/输出波导间距di在5~12μm取值,衍射级数在8~20之间取值,所述辅助波导的长度L为300μm~500μm,输入端宽度Win=do‑width,输出端宽度Wout为0.1~3μm。本发明的阵列波导光栅,使光从平板波导进入阵列波导时更好地衍射,减少了由于模式失配所产生的损耗,降低了阵列波导光栅的插入损耗,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带宽,且不增加器件尺寸。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