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4402803U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20037325.2
申请日:2021-01-07
Applicant: 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市南水北调干线管理处 ,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 北京韩建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海鹏 , 石维新 , 孙海龙 , 林雄 , 马昊天 , 李记兴 , 王洋 , 杨进新 , 王帆 , 吕兵 , 曾航宇 , 张禄东 , 黄唤春 , 刘烨华 , 李军 , 毕然 , 蒋业东 , 陈晓 , 温朝臣
IPC: E04G21/12
Abstract: 一种预应力张拉预紧装置,包括小型手动液压泵、导向杆、限位顶压块、工作锚具、单作用液压缸、自由端开口锚块、限位锚具、回程弹簧和定位螺母;所述导向杆为两端攻有螺纹的圆柱形杆;限位顶压块和自由端开口锚块的外形形状均为长方体形,各自在一短边处开有带下沉台阶的U型口Ⅰ、U型口Ⅱ;装配状态下,单作用液压缸的活塞顶部与限位顶压块相连接,缸筒底部与自由端开口锚块连接;两根导向杆安装在限位顶压块与自由端开口锚块之间,端头安装有工作锚具、中部安装有限位锚具的预应力筋从限位顶压块的U型口Ⅰ和自由端开口锚块的U型口Ⅱ处扣入,套装在导向杆上的回程弹簧位于自由端开口锚块与定位螺母之间。该装置自身小巧轻便,使用操作方便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212535709U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22175469.2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北京韩建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 涿州市腾益钢结构有限公司 , 北京市南水北调干线管理处 , 北京韩建河山管业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Inventor: 孙海龙 , 赵常 , 张海鹏 , 林雄 , 潘洪 , 王帆 , 涂江华 , 谷立新 , 夏晓文 , 张岩 , 石维新 , 张奇 , 杨进新 , 刘烨华 , 陆国敏 , 卻佳楠 , 张天峰 , 王洋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隧道钢瓦片运调装置,涉及隧道施工设备技术领域。隧道钢瓦片运调装置,包括:支撑梁;两个行走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梁的两端,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梁移动;两个工件固定机构,均与所述支撑梁连接,并间隔的位于两个所述行走机构之间,所述工件固定机构被配置为能够沿所述支撑梁的径向伸展或收缩以支撑固定不同管径的钢瓦片工件;两个导向机构,均与所述支撑梁连接,分别设置于相邻的所述行走机构和所述工件固定机构之间,所述导向机构被配置为能够沿所述支撑梁的径向伸展或收缩以调整所述钢瓦片工件随所述支撑梁移动时的移动方向。所述隧道钢瓦片运调装置解决了钢瓦片的运输的磕碰和对接调整困难的技术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478322U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621456499.8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 北京韩建河山管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输水、油等流体的管道领域,公开了一种管道及管道组件,该管道包括金属筒和套装在该金属筒外部的混凝土筒(7),所述金属筒包括套装的第一金属筒(2)和第二金属筒(4),所述第一金属筒(2)和所述第二金属筒(4)之间设置有空隙(3)。本实用新型的管道能够承受高内压和高外压,具有良好的抗渗性和耐久性,而且造价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205314058U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20075831.X
申请日:2016-01-26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E02B3/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工膜锚固结构,所述土工膜锚固结构包括一期混凝土体(1)、弹性止水垫板(7)、土工膜(3)和紧固件(4),所述弹性止水垫板(7)铺设于所述一期混凝土体(1)的表面上,所述土工膜(3)的一部分铺设于所述弹性止水垫板(7)的外表面上,所述紧固件(4)将所述土工膜(3)以及所述弹性止水垫板(7)压紧于所述一期混凝土体(1)上。本实用新型利用弹性止水垫板的弹性,使土工膜与弹性止水垫板、一期混凝土体紧密贴合,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外部水体的渗漏。该技术方案不仅保证了锚固结构的牢固性和耐久性,而且锚固结构的止水防漏效果良好,以确保防渗体系有效地发挥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11690834U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22325956.X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建材,具体地涉及一种止水带。一种止水带,包括止水带本体、连接管、进水管和排气管;止水带本体,包括结构区和位于结构区两侧的防水区;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设置于所述止水带本体内,所述连接管的上具有与所述止水带本体外连通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止水带本体的防水区;进水管与排气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排气管安装在所述止水带本体的结构区上且与所述连接管相互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止水带本体内部设置连接管,在连接管上设置连接到防水区的出水口,在利用进水管对连接管施加水压,利用排气管排空连接管内的空气,通过连接管内水压下降情况便可判断止水带的防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7454962U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621457450.4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 北京韩建河山管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输水、油等流体的管道领域,公开了一种管道和具有该管道的管道组件,所述管道包括金属筒(2)和套装在所述金属筒(2)外部的混凝土筒(6),所述金属筒(2)和所述混凝土筒(6)之间设置有弹性垫层(3)。本实用新型的管道能够承受高内压和高外压,具有良好的抗渗性和耐久性,而且造价较低。(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655031U
公开(公告)日:2016-10-19
申请号:CN201620267783.4
申请日:2016-03-3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北京中水科海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 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中心 , 北京韩建河山管业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窦铁生 , 夏世法 , 石维新 , 徐邦敬 , 杨进新 , 冯启 , 郑艳侠 , 王东黎 , 李蓉 , 张奇 , 桑亮 , 刘江宁 , 陶海军 , 赵波 , 胡赫 , 郑亚平 , 程冰清 , 李守辉
IPC: F16L55/16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补强防渗复合里衬组合结构,其包括:PCCP断丝管内侧表面上粘贴有至少一层纵向碳纤维布,在所述纵向碳纤维布的表面粘贴有至少一层环向碳纤维布,在所述环向碳纤维布上涂覆有一层DXE弹性涂层。本实用新型的补强防渗复合里衬组合结构充分利用碳纤维的抗拉强度大、承载能力强以及DXE弹性涂层防渗效果优异和适应变形能力强的特点,在断丝管管芯混凝土内表面粘贴1‑2层纵向碳纤维布和3‑5层环向碳纤维布,由多层碳纤维布和浸渍胶形成碳纤维增强复合板。在CFRP表面涂刷1mm‑5mm的DXE弹性涂层,起到防渗和CFRP表面防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03656411U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320572918.4
申请日:2013-09-16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F16L2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口径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双胶圈承插口钢环及大口径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该承插口钢环主要针对应用大口径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的密封胶圈设计,包括承口钢环和插口钢环,对于直径DN4000mm的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承口钢环壁的内径为4183mm;插口钢环的前端环设第一胶圈槽和第二胶圈槽;两个胶圈槽横截面的形状为凹型,横截面宽度为27.25mm。两个胶圈槽的侧壁凸出于插口钢环外壁,形成三个凸缘,第一凸缘的外径为4179mm,第二凸缘外径为4183mm,第三凸缘外径为4181mm;第一胶圈槽槽底环插口钢环的圆周直径为4157.6mm;第二胶圈槽槽底环插口钢环的圆周直径为4157.6mm。
-
公开(公告)号:CN212153762U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922321444.6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建材,具体地涉及一种止水带。包括止水带本体、主连接通道、辅连接管和进水管;主连接管,沿着所述止水带本体的轴线设置在结构区内部,所述主连接管分成多个相互隔离的独立管段;辅连接管,辅连接管设置在止水带本体内,一端与主连接管连通,另一端具有位于防水区并且与外界连通的出水口;进水管,进水管设置在止水带本体外且一端与所述主连接通道相连。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利用进水管对主连接管施加水压,通过主连接管内水压下降情况便可判断止水带的防水效果;同时将主连接管分成多个独立管段,每个独立管段连接独立的进水管和辅连接管,可以通过具体那个独立管段的压力变化来确定渗漏发生的具体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209428979U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822045867.5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E01F5/00 , E02D29/045 , E02D29/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方涵组件,所述方涵组件包括第一方涵(10)、第二方涵(20)、刚性件(30)和密封条,第一方涵(10)和第二方涵(20)具有框形的连接面,连接面上设置有凸出于连接面的钢筋部,钢筋部具有中心通孔,第一方涵的连接面和第二方涵的连接面彼此面对且具有间隙,以使第一方涵的钢筋部的中心通孔和第二方涵的钢筋部的中心通孔形成重叠部分,刚性件穿过重叠部分设置,密封条沿连接面的外沿和内沿垂直于连接面设置,密封条连接第一方涵和第二方涵以使密封条和连接面共同限定灌浆腔室,灌浆腔室中填充有建筑用灌注材料以将刚性件固定在灌浆腔室。本申请提供的方涵组件装配方便,且具有较高的强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