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086009A
公开(公告)日:2007-12-12
申请号:CN200610012116.2
申请日:2006-06-0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温控矩阵的生物芯片及其加工方法。本发明生物芯片,包括键合在一起的芯片基质和盖片:在所述芯片基质背面设有温控矩阵,所述温控矩阵至少含有2×1个节点,每个节点集成有电阻加热器和电阻温度传感器,各节点之间以凹槽隔开;在盖片与芯片基质相接触的表面上设有微槽道,在盖片上设有至少一进口和出口,均与微槽道相连通。本发明生物芯片具有成本低、体积小、速度快、性能好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
-
-
公开(公告)号:CN11887314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84923.9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可延展微针干电极阵列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柔性可延展微针干电极阵列装置包括电极贴片和微针阵列单元,电极贴片的贴片导电层包括电极点阵列、电极点引出线和输出端口阵列,电极点引出线配置为沿其延伸方向可延展,贴片衬底配置为柔性的、沿其延伸方向可延展;微针阵列单元的微针衬底包括微针衬底基体和微针衬底导电层,微针衬底基体由可延展材料制成;微针阵列包括微针基体阵列和微针导电层,微针基体阵列由刚性材料制成,与微针衬底基体一体连接,微针导电层覆盖微针基体阵列的表面并与微针衬底导电层电学相连。本申请解决了采用微针干电极在皮肤发生皱缩或拉伸形变时容易与皮肤分离或导致微针尖断裂在皮肤内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47815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387724.0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流温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呼吸监测装置,气流温度传感器包括:基底,基底包括承载件和栅格条,承载件的内圈具有用于导通气流的通孔,栅格条设于通孔,并与承载件连接;导线,导线设于基底;热敏涂层,热敏涂层覆盖于栅格条,并在栅格条的导引下与导线电连接形成串联电路,导线用于将热敏涂层检测到的气流温度信号输出。本发明的气流温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呼吸监测装置,通过将格栅条设置于承载件的通孔处,在格栅条设置热敏涂层,热敏涂层在格栅条的导引下与导线连接成串联电路,能够输出气流温度信号,能够提高感知气流温度的敏感性,提高对气流温度变化的响应范围提高对气流温度感知的准确度,提高加工制造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082500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220321.2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经皮输送装置及制备方法,所述经皮输送装置包括:衬底,所述衬底具有用于贴合于目标对象的工作侧面;至少两个微针,所述至少两个微针与所述衬底一体成型,所述微针具有工作段和连接端,所述工作段从所述工作侧面向外伸出,所述连接端和工作段通过中空的输送通道连通,所述输送通道贯穿所述衬底,所述连接端背离所述工作侧面。本发明提供的经皮输送装置及制备方法,通过在衬底上设置多个中空的微针,且能够通过连接端注射药物或者抽取组织液,这样就能实现精确快速的主动给药或者抽取组织液,能够提高给药效率和组织液抽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627981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010383738.6
申请日:2020-05-08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H01L29/06 , H01L27/02 , H01L21/82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易扩展加工的原位TEM电学芯片及其制作方法,电学芯片包括硅基片,硅基片的正面由里向外依次覆盖第一薄膜层、第一绝缘层、第一金属层和第二绝缘层;硅基片的正面具有第一窗口区域,第一窗口区域由外向里穿透第二绝缘层、第一金属层和第一绝缘层延伸至第一薄膜层表面;硅基片的背面覆盖第二薄膜层,硅基片的背面具有第二窗口区域,第二窗口区域由外向里穿透所述第二薄膜层和所述硅基片延伸至第一薄膜层。通过在原有的TEM电学芯片的基础上设计第一窗口区域和第二窗口区域,利用稳定可靠、具有普适性的工艺技术,可在第一窗口区域实现后续的材料组装、器件制备等扩展工艺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11627981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383738.6
申请日:2020-05-08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H01L29/06 , H01L27/02 , H01L21/82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易扩展加工的原位TEM电学芯片及其制作方法,电学芯片包括硅基片,硅基片的正面由里向外依次覆盖第一薄膜层、第一绝缘层、第一金属层和第二绝缘层;硅基片的正面具有第一窗口区域,第一窗口区域由外向里穿透第二绝缘层、第一金属层和第一绝缘层延伸至第一薄膜层表面;硅基片的背面覆盖第二薄膜层,硅基片的背面具有第二窗口区域,第二窗口区域由外向里穿透所述第二薄膜层和所述硅基片延伸至第一薄膜层。通过在原有的TEM电学芯片的基础上设计第一窗口区域和第二窗口区域,利用稳定可靠、具有普适性的工艺技术,可在第一窗口区域实现后续的材料组装、器件制备等扩展工艺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11073814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275912.9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12M1/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细胞电穿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微针电极阵列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衬底基板和微针电极,微针电极为金属材料制成,衬底基板上设有自衬底基板的正面向背面贯穿的通孔,微针电极沿其轴向分为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位于衬底基板的正面外侧,第二段位于通孔内,第一段的长度为0.5mm~10mm,第一段的底部直径为10um~200um,第一段的尖端直径小于10um。本发明的微针电极为金属材料的微针电极,通过机械微磨削和切割的方式成型,具有远小于传统微针电极的尺寸,且比微纳米加工技术制作的微针电极有更高的机械强度,制造成本低且工艺简单,通过较低的成本实现低电压、低损伤、高效率的细胞电穿孔。
-
公开(公告)号:CN104784816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10142082.8
申请日:2015-03-2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拉花结构的卡夫电极,所述具有拉花结构的卡夫电极包括:长条带子(1),可拉伸的拉花结构(2),引线(3),电极点(4),棘齿(5),锁环(7),锁环开口(6)以及引线结点(8)。本发明的卡夫电极在植入后,其长条带子会随着神经的肿胀而拉伸,使得组织不会被压迫,且镂空的拉花结构使得神经液不被阻塞,同时电极点与神经紧密接触,保证了刺激的效果和信号记录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236377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818893.X
申请日:2016-09-1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9/08 , A61N1/36057 , A61N1/36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皮下神经刺激形成人工视觉的设备。该设备主要包括:图像采集单元、信号转换单元、信号传输单元和植入式皮下电刺激阵列;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图像,将图像传输给所述信号转换单元;信号转换单元将图像转换为电刺激信号;信号传输单元将电刺激信号传输到植入式皮下电刺激阵列上;植入式皮下电刺激阵列植入到皮下组织中,使用电刺激信号对与该植入式皮下电刺激阵列接触的皮下神经进行电刺激,使得根据交叉知觉可塑性原理感知到电刺激图像。本发明通过将柔性或者非柔性电极阵列植入皮下组织中,利用电刺激皮下神经形成人工视觉,使用者便可感知到电刺激图像,形成替代性人工视觉,从而感知外部世界的图像信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