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01220B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910681223.1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模新能源消纳水平评估方法及系统,获取电网的运行数据,运行数据包括时序数据和机组数据;根据时序数据确定需求容量和等效负荷;提取设定时间内负荷功率的上限时刻、负荷功率的下限时刻、需求容量的上限时刻、需求容量的下限时刻、等效负荷功率的上限时刻和等效负荷功率的下限时刻,时刻为设定时间内的单位时间;将上述提取的时刻从小到大按顺序排列,获得压缩的时间序列;提取压缩的时间序列对应时序数据获得压缩后的时序数据;根据压缩的时间序列的压缩比例压缩机组数据中对应数据;根据处理后的时序数据和机组数据进行基于时序仿真的新能源消纳能力评估。本发明能够压缩计算数据量,降低计算规模,提高计算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193074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11265681.3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1M10/058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式锂浆料电池的复合单元和包含其的锂浆料电池。该可拆卸式锂浆料电池的复合单元通过将设有半干浆料态/干燥粉体态的负极活性层的负极电极片与其他功能性部件制成一体化结构,使得在制作电池时可将该电池的复合单元直接固定安装于电池壳中,减少了向狭窄负极腔注入粘稠性负极浆料所带来的反应腔堵塞等问题,待回收电池时也可将整个电池的复合单元从电池壳中拆卸进行材料再生和利用,且方便对电池内部的电池的复合单元多次更换,从而实现锂浆料电池维护再生的目的。本发明的可拆卸式锂浆料电池的复合单元的正负极极耳通过电池壳上的通槽和间隔排列的通孔单独引出,有助于提高锂浆料电池的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130848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210710646.3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长时间断面的外送新能源低碳效益提升方法及系统,包括:对长时间断面下的新能源出力特性进行分析,确定外送通道中新能源占比;基于外送通道中新能源占比,确定新能源出力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根据新能源出力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设置外送输电通道输送能力最大为优化目标,并设置约束条件对优化目标进行求解,获得长时间断面的外送新能源碳排放值。本发明通过对比计算得到外送新能源碳排放值与现有碳排放结果,低碳效果显著,有效提升整体外送新能源低碳效果,将会有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为远距离电网规划的建设、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565293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0203868.6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8/23213
Abstract: 一种工业负荷提供长周期需求响应能力的评估方法,涉及一种电力需求响应能力评估方法。获取工业用户历史负荷数据,并根据负荷特性进行降维处理;基于处理后的数据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得到用户典型日负荷曲线;基于用户典型日负荷曲线确定快速响应能力;结合行业特性确定非快速响应能力;基于行业用电预测对需求响应能力进行修正。鉴于目前缺乏对工业负荷提供长周期需求响应能力的评估,提出一种工业负荷提供长周期需求响应能力的评估方法,能够针对长周期需求响应能力进行量化评估,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6187557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43348.5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F30/27 , G06N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力系统运行与调度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主从博弈的跨区直流输电计划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直流送受端系统充裕性和灵活性资源供需模型,得到直流送受端系统的充裕性裕度和灵活性裕度的表达式;步骤2:基于主从博弈理论构建领导者模型,并按照此领导者模型制定直流输电计划;步骤3:基于主从博弈理论构建跟随者模型,并按照此跟随者模型进行机组组合和经济调度;步骤4:求取主从博弈的Stackelberg均衡解。本发明模型能够反映直流送受端系统充裕性和灵活性资源供需的差异,从而为直流调节送受端系统间充裕性和灵活性的均衡提供了有效的优化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759606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10917.X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与氢燃料电池汽车充电加氢负荷模拟方法及装置,为解决配电网与交通网络耦合节点负荷表征困难,首先建立含电动汽车与氢燃料电池汽车能源系统、配电网与交通网数学模型,根据交通网络拓扑结构随机生成一定数量的OD对作为车辆出行需求,对每个出行车辆赋予初始电量或者氢气量等参数。其次建立道路阻抗函数和汽车充电状态、加氢状态判断函数,最后采用A*search算法搭建电动汽车最短充电路径模型与氢燃料电池汽车最短加氢路径模型,用户根据车辆能量状态、当前位置与该车辆目的地距离进行充电或加氢,得到此时充电站的电负荷与加氢站的氢负荷。对系统内所有车辆到达目的地情况进行判断,当所有车辆路径规划完成则退出。
-
公开(公告)号:CN114971398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710057.5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层级模糊技术的外送新能源消纳受阻程度评估方法,包括:构建外送新能源消纳受阻程度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包括基础资源条件指标、系统外送水平指标和系统技术能力指标;基于所述外送新能源消纳受阻程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层级模糊综合评价设计评估方法对外送新能源消纳受阻程度进行评价。本发明能够有效评估受阻评估指标对新能源消纳能力的受阻程度,针对性的制定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的策略,可以规避外送过程中带来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481966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79982.1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力碳排放分析的能源系统碳排放影响力分析方法,包括:形成历史数据集;对能源系统的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基于LMDI模型,构建能源系统碳排放影响因素的恒等式和能源系统碳排放效应计算模型,计算碳排放效应;基于STIRPAT模型,构建影响因素分析模型,计算效应;求取能源系统碳排放效应计算模型和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对应的权重系数,使误差平方和达到最小后得到组合模型;基于计算结果分析电力碳排放对能源系统碳排放的影响。本发明确定除电力碳排放的能源系统碳排放影响因素,收集我国能源活动相关的年度数据及碳排放因子等测算碳排放量的相关数据;根据历史数据,利用IPCC碳排放系数法,对能源活动、电力及各行业的碳排放进行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3379237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42667.1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调峰适应性判断方法及系统,其包括:根据地区或区域电力系统调峰需求评估和现有调峰资源评估结果设定调峰需求;根据调峰需求进行PEMFC调峰适应性判断,根据判断结果得到不同资源在调峰场景中的适应性。本发明能有效评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电力系统中的调峰适应性,通过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调峰场景中的技术、经济、环境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估,为“双碳”目标下电力系统发展选取综合价值最高的调峰手段提供决策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1637517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453813.1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青岛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蓄热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综合能源系统的低温蓄热装置,包括蓄热水箱、水源热泵和循环泵。当蓄热水箱温度较高时,通过蓄热水箱的显热直接供热;当水温低于用户供水温度最低要求无法直接供热时,则利用水源热泵以低品位的蓄热水箱作为低温热源,从而达到进一步从蓄热水箱取热的目的。本发明的优点是:在同等蓄热温差的条件下,采用直接供热和间接供热耦合设计的方式,使同等体积蓄热水箱蓄热温度更低、同等需热量蓄热体积更小,提高热源机组及系统综合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系统的热量损失,为供热站扩容改造提供更经济、方便的解决措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