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确计算电压或电流有效值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14687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437207.6

    申请日:2012-11-05

    Abstract: 一种精确计算电压或电流有效值的方法,属于大功率变流器技术领域。该方法无需采用过零点检测。在二维坐标系下,当单相电压的角度从0到2π连续变化时,电压的幅值也周期性地连续变化。此时在互成2π/3的abc三相坐标系下,三相电压变化一个周期相当于在dq坐标系下电压矢量旋转了2π.主程序每隔一定时间采集一次交流电压,同时主程序启动软件锁相环,根据采集到的电压瞬时值得出当前的电压矢量的角频率。因为电压的采集与锁相环角频率的输出是在同一个中断服务程序中进行,所以要判断一个周期内采样了多少个电压值可以通过计算电压矢量转过一个周期经过了多少步。优点在于,低成本、高精度、高可靠性。

    一种检测直流系统的绝缘阻抗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41259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10359838.0

    申请日:2012-09-24

    Abstract: 一种检测直流系统的绝缘阻抗的装置及方法,属于大功率变流器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主控制芯片、继电器控制电路、继电器切换电路、直流电压检测电路、阻抗电流产生电路、阻抗电流检测电路、电源管理电路。主控制芯片发出数字信号控制继电器控制电路,进而控制继电器切换电路动作以切换直流电压检测电路工作还是阻抗电流产生电路工作。直流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光伏阵列的直流电压,然后反馈到主控芯片上。阻抗电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阻抗电流,然后反馈到主控芯片上。优点在于,通过检测直流系统的直流电压以及绝缘电流计算出绝缘阻抗,或者直接判断绝缘电流是否超过阈值,达到监测绝缘阻抗的目的。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控制容易。

    一种减弱耐火水泥副作用的消耗型热电偶

    公开(公告)号:CN102169024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010606061.4

    申请日:2010-12-15

    Abstract: 一种减弱耐火水泥副作用的消耗型热电偶,属于热电偶技术领域。包括耐火泥头、补偿线支撑架、正极补偿线、负极补偿线、正极偶丝、负极偶丝、保护帽、石英管、耐火水泥、纸管;石英管呈U型,其U形内侧和耐火泥头的一端靠在一起;补偿线支架呈台阶轴形,其细端和耐火泥头的另一端配合连接在一起;正极偶丝的一端和负极偶丝的一端连接在一起;正极补偿线和正极偶丝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负极补偿线和负极偶丝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耐火水泥一将石英管、负极偶丝和耐火泥头连接在一起;耐火水泥五将保护帽和耐火泥头连接在一起;纸管和耐火泥头配合连接在一起;优点在于,能消除耐火水泥形成的漏电通道,提高温度测量准确度。

    一种基于场景的混合入侵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546638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08703.X

    申请日:2012-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场景的混合入侵检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入侵检测系统根据访问控制策略及相关应用场景信息,提取采集的审计数据的特征;S2,根据审计数据的特征,应用组合的预报方法预报可疑入侵事件;S3,结合可疑入侵事件和告警关联信息,确定入侵事件;S4,如果有入侵事件发生,入侵检测系统生成报警信息,并发送给安全管理平台进行可视化显示。本发明能提高入侵检测的准确率,对系统物理层进行安全防护,防止系统内部攻击。

    基于工业无线网络的光伏单轴跟踪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41089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08237.5

    申请日:2012-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工业无线网络的光伏单轴跟踪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光伏跟踪支架(21)、支架跟踪控制器(22)、无线网关(24)及中心监控计算机(25),光伏跟踪支架(21)连接支架跟踪控制器(22),支架跟踪控制器(22)通过无线网关(24)连接中心监控计算机(25)。本发明采用工业无线通讯的分布式控制方式,不仅能自动根据太阳光方向来调整电池板朝向,且在跟踪过程中不必人工干预,安装方便,可大大减小施工布线的麻烦,结构简单、成本低;故障检测保护功能可以提高系统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自适应能力;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

    一种3D激光轮廓仪坐标系转换标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3427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525828.9

    申请日:2024-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3D激光轮廓仪坐标系转换标定方法,首先搭建标定装置;标定装置具有空间位置可调节的四个标定球,通过调节使4个标定球均与轮廓仪发射的激光面相交,且球心不共面。随后,通过激光跟踪仪建立世界坐标系,并获取各标定球世界坐标系下球心坐标。进一步,通过轮廓仪采集图片获取标定球球面上圆弧对应的圆心坐标及圆弧半径,进而得到各定位球在轮廓仪下的球心坐标。最后根据获得的球心在两个坐标系下的坐标进行转换矩阵参数求解得到转换矩阵,并选取最优结果。本发明可精确获取3D激光轮廓仪的相对姿态,刚体变换参数完全求解,解算参数精度高,可实现多个坐标系标定。

    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连铸工艺工况模式挖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7207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0404018.1

    申请日:2024-04-05

    Abstract: 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连铸工艺工况模式挖掘方法,属于冶金生产质量管理技术领域。步骤为:直接从生产过程监控系统的传感器采集时序数据,采用Spearman相关性方法分析它们与夹渣缺陷的相关性,挑选出与连铸坯表面夹渣缺陷相关性较强的时序数据,然后转化为字符串数据,最后对字符串数据采取聚类分析,得到工况模式。优点在于,时序数据编码为字符串数据,可以防止曲线型数据在提取过程中失真的现象,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工况模式可帮助质量管理人员改进连铸工艺中连铸坯的生产过程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做参考。

    一种热轧板卷表面缺陷图像无监督数据增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86142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010445141.X

    申请日:2020-05-23

    Abstract: 一种热轧板卷表面缺陷图像数据无监督增强的方法,属于冶金热轧板卷缺陷检测技术领域。生成对抗网络由有两个相互对抗竞争的深度神经网络组成,它是个概率生成模型,它生成样本的方式通过生成器进行前向传播,到判别器判别后使用梯度反向传播进行优化计算,它不依赖任何先验假设。在生产对抗网络训练过程中,两个网络在相互博弈中不断迭代优化,生成器学习生成更加真实的样本,而判别网络则尽可能去判别数据样本是真实样本,还是生成的假样本。双方不断竞争直到最后双方都无法变得更好,最终两个网络达到了一个动态均衡,即生成器生成的图像分布接近于真实图像分布,判别器识别不出真假图像。优点在于,解决了冶金轧钢领域热轧板卷表面缺陷图片数据少、难获取,识别准确低等问题。

    一种基于优劣解距离算法的热轧带钢表面质量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0576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404015.8

    申请日:2024-04-05

    Abstract: 一种基于优劣解距离算法的热轧带钢表面质量评价方法,属于一种热轧带钢表面质量自动评估模型构建与可靠性验证技术领域。步骤包括,对采集到的数据结合热轧带钢缺陷数据做相关性分析,确定影响热轧带钢质量评价的参数;对热轧带钢做网格划分,每个网格包含不同缺陷参数信息;构造归一化初始矩阵,得到标准化矩阵,确定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分别计算单个网格的评价得分,对整个热轧带钢的n个网格做同样处理,即可分别得到n个网格的评价得分,最后,结合线性回归模型得到热轧带钢整体的评价结果。优点在于,全面考虑生产设备参数和产品参数,保证热轧带钢表面质量评估的合理性,有效的提高了热轧带钢质量评价效率。

    一种规则引擎在工业物联网上的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69144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210372204.2

    申请日:2022-0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规则引擎在工业物联网上的应用方法,属于工业物联网数据接入领域;包括:首先、搭建规则计算模块,统计模块,控制模块和故障模块组成的规则引擎;并分别添加对应规则保存;同时采集实时数据存放在时序数据库中;针对某设备,规则计算模块读取实时数据,计算得到新属性;统计模块读取新属性,选择预制统计函数,对新属性值按时间周期循环进行统计;控制模块读取统计的属性,并按照规则进行判断;对符合规则的控制命令下发到边缘端实现对该设备的控制;故障模块按照设置的执行时间间隔定时读取该设备的属性值;当属性值违反规则,输出故障申报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本发明提高了系统的扩展能力,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故障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