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25178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680050788.4
申请日:2016-08-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2/72
Abstract: 实现接触可靠性的提高。在设置于壳体(10)的可动部件(30)形成有覆盖部(32)和接受面(34),当电路板(41)插入到电路板收纳空间(15)时,覆盖部(32)将电路板(41)的插入到电路板收纳空间(15)的插入方向顶端的插入端边缘部(45)覆盖,接受面(34)被电路板(41)按压而使可动部件(30)与电路板(41)一体地向电路板收纳空间(15)的里侧移动。在可动部件(30)和电路板(41)形成有卡止部(38、46),通过卡止部(38、46)相互卡止,从而使可动部件(30)与电路板(41)一体地向从电路板收纳空间(15)拔出的方向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3154796B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180048771.2
申请日:2011-10-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G02B6/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38 , G02B6/3869 , G02B6/387 , G02B6/3877 , G02B6/3878
Abstract: 提供一种供保持光纤的插芯插入的套筒,且是能够使搭载所述套筒的连接器沿着其嵌合方向实现小型化的光连接器用套筒。光连接器用套筒(1)形成有供插芯插入的筒状部(10),其特征在于,在一方的端部形成有向所述筒状部(10)的径向突出的卡挂部(14)。在筒状部(10)也可以形成狭缝(101)。
-
公开(公告)号:CN1046805C
公开(公告)日:1999-11-24
申请号:CN94190164.5
申请日:1994-03-31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3861 , G02B6/262 , G02B6/30 , G02B6/32 , G02B6/3839 , G02B6/3849 , G02B6/3854 , G02B6/3855 , G02B6/3863 , G02B6/3867 , G02B6/3885 , G02B6/3893 , G02B6/3897 , G02B6/4203 , G02B6/4204 , G02B6/4207 , G02B6/421 , G02B6/4246 , G02B6/4248 , G02B6/4249 , G02B6/4292 , G02B2006/4297
Abstract: 本发明的光纤阵列具有将与其他光路相耦合的端面,此端面上排列着多根光纤的一端。该光纤阵列具有下板(39)和上板(36),下板上形成许多用于定位芯线部分前端露出的光纤的V形槽;上板用于把排列在V形槽(4)内的各条光纤(l)压入槽内。各光纤的芯线部分(7)和光纤(1)的交界部位用耐热性粘合剂(10)固定在上、下板之间,用焊料(6)把从该交界部位向前端一侧的各条光纤以密封状态固定在上、下板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06985A
公开(公告)日:1995-08-16
申请号:CN94190164.5
申请日:1994-03-31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3861 , G02B6/262 , G02B6/30 , G02B6/32 , G02B6/3839 , G02B6/3849 , G02B6/3854 , G02B6/3855 , G02B6/3863 , G02B6/3867 , G02B6/3885 , G02B6/3893 , G02B6/3897 , G02B6/4203 , G02B6/4204 , G02B6/4207 , G02B6/421 , G02B6/4246 , G02B6/4248 , G02B6/4249 , G02B6/4292 , G02B2006/4297
Abstract: 本发明的光纤阵列具有要与其他光路相耦合的光耦合端面,此端面上排列着多根光纤的一端。该光纤阵列具有下板(39)和上板(36),下板上形成许多用于将从芯线部前端露出的光纤定位的V形槽;上板用于把排列在V形槽(4)内的各条光纤(1)压入槽内。并且,各光纤线路用耐热性粘合剂(10)芯线部(7)和光纤(1)的边界部固定到上、下板之间,从该边界部用焊料(6)把前端一侧的各条光纤固定成密封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798118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80064144.6
申请日:2022-10-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46 , G02B6/38 , H01R13/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容易进行组装的光电复合连接器。光电复合连接器(1)具有光学套管(5)、电连接端子(7)、副壳体(3)、以及将收纳有所述光学套管(5)的副壳体(3)和所述电连接端子(7)一起收纳并固定的主壳体(2),所述副壳体(3)一体地具有收纳部(32)和小筒部(33),所述收纳部收纳所述光学套管(5),所述小筒部从所述收纳部的前端面向前方突出地设置并且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截面小于所述收纳部的所述前端面,所述主壳体(2)在前端部具有壳体端面(11)并且具有内部抵接面,所述壳体端面在收纳的所述副壳体(3)的所述小筒部(33)的前方位置形成有贯穿孔(111),该内部抵接面相对于使所述小筒部(33)的位置与所述贯穿孔(111)对准的所述副壳体(3)抵接于所述收纳部(32)的所述前端面。
-
公开(公告)号:CN113924577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080039410.0
申请日:2020-05-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目的在于使扁平布线部件的末端部的识别能够容易地进行。布线部件具备:具有多个末端部的扁平布线部件及与所述多个末端部中的多个末端部对应地设置的多个识别部,所述多个识别部构成为提供相互不同的识别信息,所述扁平布线部件能够在折叠了的折叠形态与扩展得比所述折叠形态大的展开形态之间进行形态变更,所述多个识别部以所述折叠形态下的所述多个识别部的分布区域比所述展开形态下的所述多个识别部的分布区域小的方式设置于扁平布线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3454873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80014738.7
申请日:2020-02-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向相对于车辆的地板部(F)能够滑动及旋转移动的座椅(S)供电的供电装置(10),具备:输电部(40),设置于地板部(F),沿着座椅(S)滑动的滑动方向延伸;及受电部(70),设置于座椅(S),从输电部(40)以非接触方式接收电力,输电部(40)将滑动方向的长度尺寸设置得比与滑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长度尺寸长,在受电部(70)中从输电部(40)接收电力的部分在座椅(S)的滑动及旋转移动的过程中,以接近输电部(40)的状态配置于输电部(40)的设置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13196604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980080766.6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目的在于抑制在片状构件上线状传输构件的路径混乱或者线状传输构件从片状构件分离。布线构件具备:片状构件;和多个线状传输构件,固定在上述片状构件上。以上述多个线状传输构件中的一部分相对于其他上述线状传输构件交叉的方式固定在上述片状构件上。上述多个线状传输构件的交叉部位避开折弯位置而存在。
-
公开(公告)号:CN113168937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880099995.8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线状传输构件的路径在片状构件上散乱、或者线状传输构件从片状构件分离。布线构件具备片状构件和固定于所述片状构件上的多个线状传输构件。所述多个线状传输构件以所述多个线状传输构件中的一部分相对于其他的所述线状传输构件交叉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片状构件上。所述多个线状传输构件的交叉部位位于避开折弯痕迹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9863658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780065402.1
申请日:2017-10-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以提供适于如下情况的技术为目的:在将保持为弯曲状态的线束的一部分固定于车辆后,使该线束延伸而组装到车辆。线束模块具备:线束,其包括多条电线;和多个车辆固定部件,其安装于线束,并且构成为能安装于车辆。在将多个车辆固定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保持为能固定于车辆的状态的状态下,多个车辆固定部件的至少一个将线束保持为弯曲形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