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17638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780799.5
申请日:2015-11-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4672 , C02F2101/30 , C02F2101/308 , C02F2103/343 , C02F230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均相电Fenton体系及其制备和应用,并具体公开了一种石墨稀、金属氧化物、聚四氟乙烯等制成的复合阴极电极,与惰性阳极在含电解质溶液的电解池中组成非均相电Fenton体系,将待处理的含有污染物的废液置于该电Fenton体系中进行有效降解。
-
公开(公告)号:CN102423928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110302105.9
申请日:2011-10-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降低自驱动Leidenfrost液滴临界温度的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线切割工艺在基底材料上切割形成锯齿形波纹化表面,然后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基底波纹化表面上溅射构建铝结构层,最后使用线性离子束混合磁控磁控溅射技术在铝结构层上制得含有金属过渡层的复合膜,所得复合膜表面可明显降低热表面上液滴自驱运动的Leidenfrost临界激发温度,因而可用于各种精密热控器件内表面,特别是要求在较低温度区间激发液滴自驱运动的场合,包括但不限于功能微流体、芯片分析、芯片合成实验室的流体运动温控表面修饰。
-
公开(公告)号:CN102706800B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210167572.X
申请日:2012-05-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多功能微摩擦学试验机,其摩擦或粘着对偶样加载装置不仅包括高精度小型步进电机、丝杆、具有丝孔的升降滑块、安装摩擦或粘着对偶样的悬臂梁,而且包括设置在悬臂梁正上方的微调支架,其上安装有激光器与四象限光斑位置探测器,因此通过激光器与四象限光斑位置探测器的协同作用,能够将作用于摩擦或粘着对偶样与样品表面间的摩擦力或粘着力转换为入射进四象限光斑位置探测器的光斑在四象限的微小位移,从而通过四象限的光强差测得该样品的摩擦性能或粘着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通过使用较小力常数的悬臂梁就可以在毫牛,甚至微牛载荷范围内进行微摩擦、微粘着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02191494B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110108791.6
申请日:2011-04-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还原铜及铜合金表面氧化膜的处理液及其处理方法,采用抗坏血酸、次亚磷酸盐、葡萄糖、联氨及其衍生物、羟胺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作为还原剂,用于还原去除铜及铜合金表面所形成的氧化膜中的氧元素,而保留铜元素,具有还原处理时不会产生大量含有H2、NO2等酸雾严重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处理后处理液中铜离子含量在0.5mg/l以下,从而不会造成水处理系统的污染,对环境友好的优点,并且只需要1~5分钟即能使铜及铜合金表面形成的氧化膜,使其还原为光亮的铜及铜合金本色,因此是一种成本低、使用方便、处理迅速、效果显著、环境友好的处理液,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423928A
公开(公告)日:2012-04-25
申请号:CN201110302105.9
申请日:2011-10-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降低自驱动Leidenfrost液滴临界温度的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线切割工艺在基底材料上切割形成锯齿形波纹化表面,然后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基底波纹化表面上溅射构建铝结构层,最后使用线性离子束混合磁控磁控溅射技术在铝结构层上制得含有金属过渡层的复合膜,所得复合膜表面可明显降低热表面上液滴自驱运动的Leidenfrost临界激发温度,因而可用于各种精密热控器件内表面,特别是要求在较低温度区间激发液滴自驱运动的场合,包括但不限于功能微流体、芯片分析、芯片合成实验室的流体运动温控表面修饰。
-
公开(公告)号:CN101942638B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010299374.X
申请日:2010-09-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23C14/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生可控粘附性疏水金表面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用自然界生物材料为模板,通过软印章技术法和表面化学修饰法相结合,制备出具有可控粘附性的,并与生物原型表面微织构相一致的疏水金表面,采用本发明方法获得的表面微织构是典型的微、纳二元结构。获得了具有荷叶和水稻叶表面正、反形貌的微、纳二元织构的金表面。具有不同仿生微、纳织构的金表面对水滴表现出不同的粘附性,可以用于工程设计和仿生机器人等设计。正形貌微织构的金表面,具有滚动性疏水性质,反形貌的金表面,具有粘附性疏水性质,可作为“机械手”实现微量液滴的无损运输、液体携带材料和生物微量溶液移液管等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009947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010299372.0
申请日:2010-09-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优异纳米摩擦学表现的规则微、纳织构金表面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等离子体刻蚀复制模塑法和表面化学修饰法相结合,实现在金表面上构筑多种类型的规则微、纳织构,其形貌和尺寸与模板原型表面的微、纳织构相一致的金表面;本发明可以获得多种类型的表面微织构,如圆柱状、圆坑状和沟槽状等等,可以用于材料设计和特殊功能表面的构筑,以及用于要求低粘着和低摩擦的微、纳电子机械系统和硬盘磁记录存储介质系统。本方法也可以仿制出具有动植物表面微、纳织构的仿生金表面,并且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重复性好,制备的规则微、纳织构化金表面表现出较低的粘着力和优异的纳米摩擦学表现。
-
公开(公告)号:CN11937189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0612200.6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信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D183/12 , C09D5/16 , C08G77/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损阻抗‑释放型的涂料组合物、涂层及其制法与应用。所述涂料组合物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其中,所述第一组分包括环氧改性聚硅氧烷预聚体,所述第二组分包括聚醚改性异氰酸酯交联剂。本发明提供的污损阻抗‑释放型的涂料组合物及聚氨酯环氧改性有机硅水凝胶污损阻抗‑释放涂层具有优异的动态/静态防污能力,同时涂料组合物的施工方法简便,在海洋防污工程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28595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29857.4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8G77/388 , C09D183/08 , C09D7/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有机硅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先使有机硅树脂与扩链剂进行扩链反应,再加入交联剂进行交联反应,通过第一步氨基硅烷对有机硅树脂的扩链反应,通过第二步交联反应引入脲基甲酸酯,制得改性有机硅树脂。本发明提供的改性有机硅树脂用于制备耐高温涂料,既能满足耐高温防护性能的要求,又具有干燥速度快、黏度较高、柔韧性好、附着力好、抗流挂等优异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01990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310596378.1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9D163/00 , C09D5/08 , C09D7/62 , C09D7/40 , B05D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缓蚀作用的纤维增强聚合物防护涂层及其制法与应用。所述制法包括:对纤维进行表面官能团化处理,之后在所获纤维表面原位生长功能性纳米材料,制得改性纤维;将所述改性纤维与树脂、固化剂混合,形成树脂基纤维复合材料;以及,将所述树脂基纤维复合材料施加于金属基体表面并经固化处理,制得具有缓蚀作用的纤维增强聚合物防护涂层。本发明制备的纤维增强聚合物防护涂层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深海高压性能,同时具有较高抗冲刷磨损和抗腐蚀性能,能够有效抵抗深海复杂苛刻环境对金属材料基体表面进行的腐蚀、冲刷磨损和外力冲击等损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