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31560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110128382.2
申请日:2011-05-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用气体传感器检测电池内部气体状态并估算镍氢电池荷电态的方法,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镍氢电池的新的荷电态估算方法:通过气体传感器检测电池内部气体中的氢分压(或氢气含量)或气体总压力(内压),再结合静置时间、电池温度、电池的充放电次数等其他参数,对照数据库中的荷电态数值对照表,判定电池的荷电状态。本发明方法适用于镍氢电池,比依据电压等的传统荷电态估算方法更加准确也更加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00495795C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710042406.6
申请日:2007-06-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M8/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小型燃料电池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是:(1)将阳极流场板组件、膜电极、阴极流场板按顺序依次放置于螺旋测微仪的底座上的平面支撑体上;(2)顺时针旋转测微仪至上、下底座平面支撑体分别接触阴、阳极流场板,同时使数显器读数归零;(3)顺时针旋转螺旋测微仪,在旋转遇阻时螺纹产生咬合力,即至一定刻度后固定;(4)在电池切面边缘注入环氧树脂,用环氧树脂密封、粘连电池切面边缘;(5)待环氧固化后松开螺旋测微仪,完成电池封装。使用螺旋侧微代遇阻时螺纹间产生的咬合力为电池封装所需的短期压力,使用各种环氧树脂固化作为封装电池所需的长程压力。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适用于以氢气、甲醇、甲酸等有机小分子及各种重整气为燃料的微小型燃料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0372774C
公开(公告)日:2008-03-05
申请号:CN200610024783.2
申请日:2006-03-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多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制备尖晶石结构的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作为中间产物,再与锂盐混合后经高温煅烧而成,该正极材料的组成为LiNixCoyMn1-x-yO2(其中0.1≤x≤0.8,0.1≤y≤0.5,0.5≤x+y<1.0)。这样制备的LiNi0.5Co0.2Mn0.3O2粒度分布均匀,在2.8-4.3V/Li电位区间内的放电比容量达到157mAh/g,而且循环稳定好,成本比LiCoO2大大降低,适合锂离子电池使用,且与共沉淀法复杂工艺制备的正电极材料性能相当。
-
公开(公告)号:CN1844947A
公开(公告)日:2006-10-11
申请号:CN200610025206.5
申请日:2006-03-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R3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充放电过程的X射线衍射原位(in-situ XRD)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XRD原位测试样品架和平板电池组成。XRD原位测试样品架为用绝缘材料加工的长方体板,它由平板电池槽、平板电池引线槽及带有四个固定孔的用于固定平板电池的盖板。所述的平板电池是由被测电极、辅助电极和环形辅助电极组成,被测电极置于两个辅助电极之间并用隔膜隔开。将组装好的平板电池浸泡电解液后,安装在XRD原位测试样品架上并用保护膜及盖板密封和固定,连接外电路,即可进行XRD原位测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