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079492A
公开(公告)日:2007-11-28
申请号:CN200710042406.6
申请日:2007-06-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M8/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小型燃料电池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是:(1)将阳极流场板组件、膜电极、阴极流场板按顺序依次放置于螺旋测微仪的底座上的平面支撑体上;(2)顺时针旋转测微仪至上、下底座平面支撑体分别接触阴、阳极流场板,同时使数显器读数归零;(3)顺时针旋转螺旋测微仪,在旋转遇阻时螺纹产生咬合力,即至一定刻度后固定;(4)在电池切面边缘注入环氧树脂,用环氧树脂密封、粘连电池切面边缘;(5)待环氧固化后松开螺旋测微仪,完成电池封装。使用螺旋侧微代遇阻时螺纹间产生的咬合力为电池封装所需的短期压力,使用各种环氧树脂固化作为封装电池所需的长程压力。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适用于以氢气、甲醇、甲酸等有机小分子及各种重整气为燃料的微小型燃料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933221A
公开(公告)日:2007-03-21
申请号:CN200610030473.1
申请日:2006-08-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自呼吸式微型质子交换膜(PEM)燃料电池的阴极流场板结构,特别涉及采用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加工的新结构。该流场由双层复合镂空结构,两层镂空尺寸依次减小;即流场板靠近空气一侧,加工成垂直于硅片方向的镂空流道,在靠近膜电极的另一侧,对应于靠近空气侧的镂空流道处加工垂直于硅片的流道,使硅片贯穿,且靠近膜电极侧的每个流道尺寸小于靠近空气侧的流道尺寸。既保证了氧气能有效扩散,又有利于氧气在电极内部的均匀分布,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有效利用率;此外,这种双层复合结构使流场与膜电极接触更紧密,接触电阻较小,因而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双层复合镂空结构的电池性能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615684A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910054617.0
申请日:2009-07-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小型燃料电池用的氢发生器,特征在于所述的氢发生器是由储存室基体和上盖两部分组成。其中储存室基体中有氢气反应储存腔,储存腔位于储存室基体中央,储存腔用于存放固体氢化物燃料,上盖中有液体进样口和氢气出口,液体进样口通过液体微流道与反应储存腔一端相连,反应储存腔的另一端通过氢气微流道与上盖的氢气出口相连,反应储存腔呈锥形或梯台型,储存室基体和上盖气密。固体氢化物燃料通过储存室基体上方的燃料进料口可直接进入氢气反应储存腔。本发明通过现场制氢、用氢,省却了储氢容器,且可精确控制氢气产量和流速。
-
公开(公告)号:CN100397687C
公开(公告)日:2008-06-25
申请号:CN200610030473.1
申请日:2006-08-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自呼吸式微型质子交换膜(PEM)燃料电池的阴极流场板结构,特别涉及采用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加工的新结构。该流场由双层复合镂空结构,两层镂空尺寸依次减小;即流场板靠近空气一侧,加工成垂直于硅片方向的镂空流道,在靠近膜电极的另一侧,对应于靠近空气侧的镂空流道处加工垂直于硅片的流道,使硅片贯穿,且靠近膜电极侧的每个流道尺寸小于靠近空气侧的流道尺寸。既保证了氧气能有效扩散,又有利于氧气在电极内部的均匀分布,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有效利用率;此外,这种双层复合结构使流场与膜电极接触更紧密,接触电阻较小,因而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双层复合镂空结构的电池性能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271361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713929.3
申请日:2015-10-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树枝状氧化锌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清洗基底表面;2)采用原子层沉积工艺在基底表面沉积一层氧化锌种子层;3)在基底上采用水热法生长氧化锌纳米线阵列;4)再将基底清洗并干燥后,形成棒状氧化锌纳米线阵列;5)采用原子层沉积工艺在基底表面再沉积一层氧化锌种子层;6)重复步骤3)-4),形成树枝状的氧化锌纳米线阵列。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树枝状氧化锌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制备温度低,纳米树枝结构均匀性好、致密性好,适用于非平面或具备复杂结构的基底,简单可行。
-
公开(公告)号:CN105271361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713929.3
申请日:2015-10-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树枝状氧化锌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清洗基底表面;2)采用原子层沉积工艺在基底表面沉积一层氧化锌种子层;3)在基底上采用水热法生长氧化锌纳米线阵列;4)再将基底清洗并干燥后,形成棒状氧化锌纳米线阵列;5)采用原子层沉积工艺在基底表面再沉积一层氧化锌种子层;6)重复步骤3)-4),形成树枝状的氧化锌纳米线阵列。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树枝状氧化锌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制备温度低,纳米树枝结构均匀性好、致密性好,适用于非平面或具备复杂结构的基底,简单可行。
-
公开(公告)号:CN100495795C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710042406.6
申请日:2007-06-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M8/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小型燃料电池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是:(1)将阳极流场板组件、膜电极、阴极流场板按顺序依次放置于螺旋测微仪的底座上的平面支撑体上;(2)顺时针旋转测微仪至上、下底座平面支撑体分别接触阴、阳极流场板,同时使数显器读数归零;(3)顺时针旋转螺旋测微仪,在旋转遇阻时螺纹产生咬合力,即至一定刻度后固定;(4)在电池切面边缘注入环氧树脂,用环氧树脂密封、粘连电池切面边缘;(5)待环氧固化后松开螺旋测微仪,完成电池封装。使用螺旋侧微代遇阻时螺纹间产生的咬合力为电池封装所需的短期压力,使用各种环氧树脂固化作为封装电池所需的长程压力。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适用于以氢气、甲醇、甲酸等有机小分子及各种重整气为燃料的微小型燃料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1030649A
公开(公告)日:2007-09-05
申请号:CN200710036872.3
申请日:2007-01-26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微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组的燃料分配器,该分配器的制备方法,使用这种分配器的电池组。本发明燃料分配器的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单体电池的个数实现若干个电池串联,统一流体分配腔可使流体均匀分布,尤其在电池串联个数较多时,还可避免进入各单体电池流体温度和压力的不均匀。使用本发明燃料分配器和按照本发明连接方式组成的电池组,其性能比各单体电池性能的加和高。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