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评价高温高湿气体对围岩孔隙结构损伤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56300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508856.9

    申请日:2023-05-08

    Inventor: 杨柳 王硕 刘合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评价高温高湿气体对围岩孔隙结构损伤的装置及方法,属于围岩微观结构分析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岩样夹持器、温控装置、加压装置、气体混合注入装置、CT扫描装置和低温氮气吸附装置。通过模拟现场原位温度、压力和气体条件下的气岩反应,利用CT扫描设备可视化监测并分析气体与隧道围岩的反应情况及孔隙结构的变化情况,以及利用低温氮气吸附测试获取气体与隧道围岩反应前后的孔隙结构参数变化情况,建立孔隙结构的损伤评价指标,实现了隧道开挖过程中高温高湿气体对隧道围岩孔隙结构的损伤评价,同时能有效地获取不同隧道断面的含气饱和度特征,有效填补了由高温高湿气体导致的岩石力学强度变化、结构软化方面的研究空白。

    基于高温高压划痕测量页岩脆性指数连续剖面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56223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283542.5

    申请日:2022-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高温高压划痕测量页岩脆性指数连续剖面的装置及方法,属于深部开采及岩石力学性质相关技术领域。装置包括:腔体、真多轴加载系统、划痕系统、温控系统、流体泵注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及数据处理控制系统,利用该装置可以模拟真实的温度‑应力‑渗流环境,并在该环境下按照预设路线进行划痕实验,测量得到页岩脆性指数连续剖面。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能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常规压痕及划痕力学参数实验的缺陷,测试简单,成本低,能大范围识别层理、裂缝及非均质程度,样品损耗量小,高效且得到的页岩脆性指数数据连续性好,可为深部软岩隧道超前钻孔预测、围岩支护及页岩油气压裂工艺设计提供有效实验支撑。

    测试含冰软岩样品蠕变中流体运移规律的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86532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10308794.2

    申请日:2022-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含冰软岩样品蠕变中流体运移规律的装置和方法。装置包括:多联样品罐、XYZ真三轴压力系统、温控系统、CT扫描仪、多种参数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所述样品罐中设置有板加压装置,所述板加压装置用于在XYZ任一方向对样品施加局部压力或全局压力,所述板加压装置包括加压控制器和加压板,所述加压板包括依次连接的上端加压板、缓冲塞和下端加压板。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和方法不仅可以较为真实的模拟含冰碛层、冻土或水合物层分级加载蠕变、卸荷蠕变、动态载荷蠕变、降温‑压冰融蠕变试验,还能够进行力学参数分析试验。而且能够通过渗透率、CT探测、声发射、电导分析等多种试验参数探测分析岩石力学结构变形及破坏特征。

    基于渗吸核磁共振评价沉积物润湿性的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20249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85375.0

    申请日:2021-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渗吸核磁共振评价沉积物润湿性的装置和方法,包括:轴压加载设备、夹持器、围压液温控设备和核磁共振仪;所述夹持器包括样品部、滴液部和围压部;轴压加载设备用于对所述样品部加载轴压;样品部位于所述核磁共振仪的检查腔中;围压液温控设备通过管路和围压泵与所述围压部连通,为所述围压部提供不同温度的围压液。本发明采用油水滴定自发渗吸的方式,并通过测定样品的核磁共振T2谱,实现了对沉积物样品在多种复杂的压力和温度环境下(包括高压低压、高温低温、以及压力和温度的任意组合、压力温度的快速变化等)的渗吸入样品的流体的赋存及运移规律的研究,以及对水油润湿性的评价。

    一种软岩蠕变原位监测分析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340359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878386.6

    申请日:2021-0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岩蠕变原位监测分析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在不同孔隙压力和温度工况下获取位于不同深度地层上各测点的变形、应变和应力的瞬时数据和蠕变数据;根据现场监测得到的压力的瞬时数据,计算得到各深度地层上任意点的瞬时变形、应变和应力;根据现场监测得到的各测点的变形或应变的蠕变数据,拟合得到对应测点的岩石原位状态下的蠕变特征参数;根据现场监测得到的数据和计算得到的数据,获得测量段的地层蠕变参数及随深度的变化规律,以及软岩巷道围岩整体随时间的变形量。因此,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及时有效地研究软岩巷道掘进机支护过程中整体变形特征及规律,实现巷道支护参数的针对性设计、有效把握最佳支护时机。

    一种利用电动力技术去除土壤重金属污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076186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910236108.3

    申请日:2019-0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电动力技术去除土壤重金属污染装置,该装置中的振荡球包括:震荡柱、U型板、震荡腔、接线柱;位于上部的接线柱与外部电源连接,接线柱下部设有震荡腔,震荡腔内部设有磁棒、环形磁铁、电线圈、电容、电阻、继电器,相互间导线连接,并通过接线柱与外部电源连接;在震荡腔下部设有U型板,所述U型板磁铁成分,其通过震荡柱与震荡腔连接,震荡柱、U型板、震荡腔、接线柱机械连接。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利用电动力技术去除土壤重金属污染装置,工作效率高,环保高效,设备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可以在多种施工条件下使用。

    一种利用电动力技术去除土壤重金属污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076186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236108.3

    申请日:2019-0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电动力技术去除土壤重金属污染装置,该装置中的振荡球包括:震荡柱、U型板、震荡腔、接线柱;位于上部的接线柱与外部电源连接,接线柱下部设有震荡腔,震荡腔内部设有磁棒、环形磁铁、电线圈、电容、电阻、继电器,相互间导线连接,并通过接线柱与外部电源连接;在震荡腔下部设有U型板,所述U型板磁铁成分,其通过震荡柱与震荡腔连接,震荡柱、U型板、震荡腔、接线柱机械连接。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利用电动力技术去除土壤重金属污染装置,工作效率高,环保高效,设备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可以在多种施工条件下使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