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049849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0803024.4
申请日:2017-09-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E21B4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驱油藏平面流场调控设计方法,包括:步骤1,进行油水边界流场分析,计算井网固定、注采量稳定条件下单相流动的压力场和速度场分布;步骤2,将油水边界及生产井近井流动边界离散化,计算获得离散位置的理想速度矢量和实际速度矢量;步骤3,求取评价系数,分别计算边界流场和单井流理想速度和真实速度的差别;步骤4,判断调整后的评价系数是否满足期望值,在评价系数满足期望值时,流程进入到步骤5;步骤5,根据评价系数的结果获得最优的井网及注采调控设计方案。该水驱油藏平面流场调控设计方法能够快速定量评价当前流场是否满足油藏或单井油水分布的需求,为制定合理的流场调控策略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76974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10824025.8
申请日:2015-11-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相流体通过低渗透岩心的非线性渗流特征的表征方法,该单相流体通过低渗透岩心的非线性渗流特征的表征方法包括:步骤1,测量岩心常规物性参数;步骤2,测量流体参数;步骤3,根据静态法测量单相流体通过低渗透岩心的最小启动压力梯度;步骤4,实验测量不同驱替压力梯度下流体流量,绘制驱替压力梯度与流量的关系曲线;步骤5,拟合驱替压力梯度与流量的关系曲线,获得非线性渗流参数。该单相流体通过低渗透岩心的非线性渗流特征的表征方法为分析渗流规律对油田生产过程及各种经济技术指标提供可靠的研究工具,为低渗透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开发提供可靠的渗流数学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3742882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010481832.5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藏数值模拟,具体涉及一种计算聚合物高温条件下有效粘度的数值模拟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对聚合物进行热降解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拟合得到一阶降解方程;步骤2.建立聚合物有效浓度衰变方程,确定聚合物有效浓度的衰变系数;步骤3.建立聚合物有效浓度方程;步骤4.对步骤3方程求解,得到聚合物有效浓度,根据有效浓度和测试得到的聚合物浓度‑粘度关系曲线数据,进行插值计算即得。本发明通过建立聚合物有效浓度方程综合反映静态与流动状态复合作用下高温热降解对聚合物粘度的影响,所有的参数与数据均可由室内实验获得,方程符合基本的物理定律,且易于求解,能够准确、快速地应用于油藏数值模拟软件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429162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010926556.9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18/2431 , G06N3/084 , G06F18/214 , G06N3/0464 ,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的地震层位追踪方法,属于油气勘探领域中地震资料层位自动追踪技术。本发明的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的地震层位追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地震资料增强处理;步骤2、层位样本标签构建与优选,建立样本库;步骤3、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训练及优化参数,获取目标地质层位地震数据高层特征;步骤4、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训练的高层特征和地震波形专业特征向量数据集,将深度卷积网络输出进行调整,接入随机森林分类器训练,构建分类树;步骤5、地震反射同向轴自动识别,根据分类树的结果识别同一层位同相轴并自动追踪。该发明的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的地震层位追踪方法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地震反射同向轴自动追踪精度,同时也大大提高层位追踪的效率,在油气勘探领域地质目标层位自动追踪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444622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010241235.5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0 , E21B41/0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态渗流界面消减的水驱油藏绿色开发技术方法,该动态渗流界面消减的水驱油藏绿色开发技术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研究区油藏数值模型,并进行动态历史拟合;步骤2,进行动态渗流界面识别;步骤3,进行考虑动态渗流界面、静态屏障界面的流动单元划分;步骤4,进行基于动态渗流界面消减的流动单元重组优化设计。该动态渗流界面消减的水驱油藏绿色开发技术方法针对水驱开发的高含水老油田,具有一定的技术引领作用,为特高含水期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应用提供决策依据,其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1324947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010073765.3
申请日:2020-01-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属性分布的油藏数值模拟非均匀角点网格优化方法,包括:步骤1,定义多个参数,作为不均匀网格调整的判断依据;步骤2,识别精细地质模型中的地质体信息,并对模型其他部位进行整体粗化,得到初步的优化网格模型;步骤3,检查优化网格模型中每个粗化网格所包含的细网格的物性参数,若物性参数变化较为剧烈,则将粗网格进行二次调整,形成局部细化网格;步骤4,对储层物性参数进行属性重采样;步骤5,保存优化结果,生成不均匀优化网格模型。该基于属性分布的油藏数值模拟非均匀角点网格优化方法有效保证了数值模拟运算的收敛性,为精细构型模型在油气数值模拟中的成果延续提供了良好的应用桥梁。
-
公开(公告)号:CN113969770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010727797.0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边水断块油藏水体高压蓄能‑体对体释放式体积水驱提高采收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油藏适应性筛选,评价确定应用体积水驱边水断块油藏目标区;步骤2、结合目标驱井网现状,确定合理注采井网;步骤3、建立高压高能水体;步骤4、建立均匀线性流场。本发明方法通过改变蓄能方式和驱替路径,构建了高效驱油体系,克服了常规边内点对点、同步注采方式,注入水边注边耗,甚至无效循环的弊端,有效解决高部位局部富集剩余油难动用,腰部分散剩余油难驱动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969768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010720199.0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注多采井组定向赋能‑差异释放式体积水驱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目标油藏适应性评价;以注水井点为中心,综合储层物性参数,根据井组不同方向动用情况划分差异动用区带;对注水定向赋能阶段、体对点差异释放阶段参数进行优化,确定最优注采参数。本发明方法实现了注入水能量高效利用与剩余油的高效动用,将低效流动的油藏再造为高效流动的油藏,持续效益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1117350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0189293.8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含水油田剩余油预测方法,该高含水油田剩余油预测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样本库,并进行模型训练;步骤2,整理研究区地质静态及开发历史数据;步骤3,进行开发阶段及井对划分;步骤4,标定地层有效厚度;步骤5,进行分区界限预测及叠加;步骤6,调整方案设计,并进行效果评价。该高含水油田剩余油预测方法可实现高含水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的定量评价,为油藏生产管理决策提供有效指导,在高含水老油田开发调整部署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639592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110816085.0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V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震勘探大数据样本采集标注方法及装置,该地震勘探大数据样本采集标注方法包括:步骤1,加载工区的地震数据,并进行地震数据的预处理;步骤2,交互设置数字类型样本参数和图片类型样本参数;步骤3,交互绘制数字类型样本采集边界,以及交互设置图片类型采集范围和样本尺寸;步骤4,进行数字类型样本采集和图片类型样本采集;步骤5,标注数字类型样本和图片类型样本;步骤6,发布地震勘探大数据样本。该地震勘探大数据样本采集标注方法及装置具有地震勘探行业创新性,具有多应用场景普适性、采集效率高、用户操作简单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