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粒类土天然容重测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54854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110623622.X

    申请日:2021-0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巨粒类土天然容重测算方法,涉及地质勘查领域,解决土体天然容重现有测算结果单一、不准确,难以满足复杂边坡稳定分析计算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巨粒类土天然容重测算方法,首先,确定测算范围,在测算范围内布置勘探点并分别进行勘探;其次,将测算范围进行勘探点分区,确定各个勘探点分区的巨粒的占比,取样并测试容重;再次,计算各个勘探点分区的土体容重,再计算测算范围的土体平均容重;最后,根据勘探揭示的巨粒含量,结合勘探点分区和地形地貌特征,将测算范围划分为容重分区,并计算各容重分区的土体容重。本发明计算得到的土体容重更加接近边坡的天然容重,容重分区的土体容重适用于复杂边坡稳定分析。

    层状反倾岩体失稳模式的辨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30011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01774.0

    申请日:2022-0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层状反倾岩体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层状反倾岩体失稳模式的辨别方法,解决了在分析层状反倾岩体稳定性时,需考虑地震作用以及岩桥作用的影响,提高了层状反倾岩体失稳模式判别的准确性。技术方案概括为,对层状反倾岩体进行岩块划分,计算各岩块的重量,第n个岩块的重量为Wn,将岩块受到的地震力分解为平行坡面和垂直坡面两个分量,平行坡面地震力分量为F1=k1Wn/g,垂直坡面地震力分量为F2=k2Wn/g,并计算岩块中第n个岩块滑动临界状态所需第n‑1岩块提供抗滑反力,以及第n个岩块倾倒临界状态所需第n‑1岩块提供抗倾力,根据岩块的抗滑反力与抗倾反力大小判断岩体失稳模式。本发明适用于层状反倾岩体失稳研究。

    软硬相间陡倾岩体水电工程围岩分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54088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825521.0

    申请日:2021-07-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硬相间陡倾岩体水电工程围岩分类方法,涉及地质勘查领域,解决软硬相间陡倾岩体的围岩分类结果过于保守或过于激进的问题,还避免岩石强度评分取值因人而异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软硬陡倾岩体水电工程围岩分类方法,首先,对工程区进行地质勘查;其次,对需进行围岩分类洞段的软硬相间陡倾岩体进行岩体结构类型划分,分为互层结构、夹层结构或夹薄层结构;再次,计算综合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参数,并进行岩质类型划分;最后,计算围岩总评分,确定围岩类别。此外,还计算围岩强度应力比,并判定是否降低围岩类别。本发明能合理地对软硬相间陡倾岩体进行围岩分类,为确定合理的施工开挖方案和系统支护设计方案提供依据。

    一种穿插不规则侵入岩、脉的复杂工程地质岩组分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46864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910982692.7

    申请日:2019-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插不规则侵入岩、脉的复杂工程地质岩组分类方法,解决了侵入岩(1)、脉在延伸方向上形态极不规则的问题。本发明提出采用反映岩组综合地质特性的综合纵波波速对穿插不规则侵入岩(1)、脉的复杂工程地质岩组进行快速分类的方法,后期针对该类复杂工程地质岩组,仅需通过测试岩组内各侵入岩(1)、原岩纵波波速,在确定侵入岩(1)/原岩厚度占比后可快速地进行该类复杂工程地质岩组工程地质分类,为后期大量该类复杂工程地质岩组进行工程适宜性评价提供基础与支撑,同时也为后期针对该类复杂工程地质岩组工程处理设计方案等提供有力依据。

    一种穿插不规则侵入岩、脉的复杂工程地质岩组分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46864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982692.7

    申请日:2019-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插不规则侵入岩、脉的复杂工程地质岩组分类方法,解决了侵入岩1、脉在延伸方向上形态极不规则的问题。本发明提出采用反映岩组综合地质特性的综合纵波波速对穿插不规则侵入岩1、脉的复杂工程地质岩组进行快速分类的方法,后期针对该类复杂工程地质岩组,仅需通过测试岩组内各侵入岩1、原岩纵波波速,在确定侵入岩1/原岩厚度占比后可快速地进行该类复杂工程地质岩组工程地质分类,为后期大量该类复杂工程地质岩组进行工程适宜性评价提供基础与支撑,同时也为后期针对该类复杂工程地质岩组工程处理设计方案等提供有力依据。

    前缘顺向缓倾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60411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643354.8

    申请日:2014-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缘顺向缓倾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属于岩土工程领域,提供一种评价前缘顺向缓倾边坡坡体类型的稳定性的方法,包括四个步骤,依次为:地质调查、实施勘探、变形阶段确认、稳定性评价。本发明明确提出了前缘顺向缓倾边坡的坡体结构类型,有利于对类似边坡的统一认识。同时,还建立了“卸荷拉裂-滑移拉裂-剪断”三段式变形破坏机制。本发明中对前缘顺向缓倾边坡坡体结构类型的划分以及提出稳定性评价方法,最终得到该类边坡的稳定性结论,为该类边坡的地质调查、勘探等工作有的放矢的开展提供支持,最终达到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勘探成本的目的;同时也为后期边坡治理设计、施工等提供依据。

    用于断裂渗流传热特征测定的模拟试验装置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0455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23849.3

    申请日:2025-0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断裂渗流传热特征测定的模拟试验装置,及一种采用所述模拟试验装置测定断裂渗流传热特征的施工方法。提供一种能有效获取热水与围岩间对流换热系数的有效取值,然后通过数值模拟方式有效预测地温分布的用于断裂渗流传热特征测定的模拟试验装置及施工方法。所述的模拟试验装置包括渗流模拟系统和裂隙试样模型,裂隙试样模型至少包括断层模拟组件和围岩模拟组件,围岩模拟组件包覆在断层模拟组件的外侧,裂隙试样模型需要的恒温渗流通过渗流模拟系统按规定的要求提供并记录其传热特征。所述的施工方法通过记录至少在三种不同流量的渗流水在至少三种不同温度条件下在断裂岩体流动传导热的参数,然后延伸推演得出对流换热系数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