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堆控制棒驱动系统动态数字化建模方法、系统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59110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612591.3

    申请日:2023-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反应堆控制棒驱动系统动态数字化建模方法、系统及设备,该方法包括:通过理论、仿真与实际运行相结合的模式,建立控制棒驱动系统的电磁场二维数据表;电磁场二维数据表的输入信号是驱动机构的三个线圈的电流值和位移值,输出信号为驱动机构的三个线圈的电阻值、电感值和电磁力值;根据电磁场二维数据表,建立控制棒驱动系统电气性能的动态数字化模型;动态数字化模型以控制命令和驱动机构的三个线圈的电流实测值为输入,即可预测出控制棒驱动系统在下一时刻驱动机构的三个线圈的电阻值和电感值变化。本发明为后续能够实现高效率的自适应控制策略打下坚实的基础,解决人工多次手动整定控制参数的问题从而减轻操纵员和维修人员负担。

    一种磁力提升型控制棒驱动机构电磁结构模拟单元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899103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810738683.9

    申请日:2018-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力提升型控制棒驱动机构电磁结构模拟单元及应用,所述电磁结构模拟单元包括提升单元、移动单元和保持单元,每个单元均包括线圈组件和衔铁组件,线圈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上磁轭和下磁轭,上磁轭和下磁轭的内侧设置有线圈骨架,线圈骨架上缠绕有线圈,衔铁组件由磁极、衔铁、弹簧、导向杆、配重托架和配重构成,磁极固定在上磁轭内,衔铁设置在磁极下方,导向杆穿设在磁极和衔铁内,导向杆的下端、衔铁的下端与配重托架的上端通过法兰盘连接,在磁极和衔铁之间设置有弹簧。本发明所述该电磁结构模拟单元能够替代价格昂贵的驱动机构产品,用于棒控系统及控制棒驱动机构电气部件的科研及试验,有效降低了试验成本。

    一种消除控制棒驱动机构供电装置电流波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00106B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810741525.9

    申请日:2018-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控制棒驱动机构供电装置电流波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预设一组频率固定的控制信号及其占空比上限值,其中控制信号的占空比设置如下:从零开始,以一定的变化速率增加至占空比上限设定值;步骤2:当收到电流由大变小的指令后,切断CRDM供电装置主电路闭环调节的控制信号;步骤3:基于步骤1预设的控制信号同时控制CRDM供电装置主电路中的两路开关管;步骤3:当电流从大变小完成后,CRDM供电装置切回闭环控制,实现了消除了驱动插件输出电流波动,有效优化了CRDM供电装置的输出电流,进而提高了驱动机构长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供电设备及其数字交互式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53238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510871637.2

    申请日:2015-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供电设备及其数字交互式控制方法,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功率开关管组件S1和功率开关管组件S2,还包括控制信号互换控制装置,控制信号互换控制装置具备分别输出两路控制信号的两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出端与功率开关管组件S1的G端和E端连通,另一个输出端与功率开关管组件S2的G端和E端连通,控制信号互换控制装置能在互换控制信号的时间点处互换2个输出端口的控制信号,两路控制信号分别为脉宽调制信号X1和选通信号X2,互换控制信号的时间点设置在两个功率开关管IGBT都处于开通或者关断的时刻。

    一种降低意外落棒几率的驱动机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09348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916298.X

    申请日:2016-10-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G21C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降低意外落棒几率的驱动机构控制方法,S1步骤:设置触发控制棒进行双夹持的触发时间为T;S2步骤:实时监测控制棒运行状态,检测当前时刻距离最后一次运动命令时刻之间的时间为t;S3步骤:当t小于T时,双夹持功能未被触发,控制棒保持期间由保持钩爪进行夹持;S4步骤:当t大于T时,双夹持功能被触发,从超过t的时刻起,同时激励传递钩爪线圈和保持钩爪线圈的控制电路,使传递钩爪和保持钩爪同时闭合,对控制棒进行双夹持。利用当前时刻距离最后一次运动命令时刻之间的时间与预先设置的触发时间比较,在超出触发时间时,触发双夹持功能,利用传递钩爪和保持钩爪同时对控制棒进行双夹持。

    一种控制棒失步监测方法
    4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332200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310306959.3

    申请日:2013-07-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2 Y02E30/39 G21C17/12 G21C7/08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压水堆核电站控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压水堆核电站控制棒失步监测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判断控制棒是否操作其它失步报警,如果没有,就进入下一步;判断子组/组内所有控制棒均处于同一位置,如果是,则进行下一步处理,否则,等待所有控制棒处于同一位置;监测第一束控制棒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是,在记录其当前位置;上述计算差值超过预定的报警阈值,则触发极限均值失步报警,否则进入下一次循环。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分析最大值与平均值或平均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偏差或偏差绝对值,从而确定组/子组内的控制棒是否存在失步或卡棒等故障现象。

    一种用于测量反应堆控制棒落棒时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32195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310307055.2

    申请日:2013-07-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7/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压水堆核电站反应堆控制棒测量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测量反应堆控制棒落棒时间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断开原边线圈供电回路,并将原边线圈引入本测试装置中;将CRDM保持线圈的电流信号引入到本测试装置中;将CRDM运行的振动监测信号引入本测试装置中;将控制棒提升至堆顶位置,让控制棒落棒;自动生成监测报告,并可即时打印输出测试报告;自动存储监测数据,形成该控制棒落棒时间的历史数据库。本发明的优点是,它通过对驱动机构保持钩爪线圈电流,棒位探测器原边线圈感应电压的分析,自动获取控制棒各个区段的下落时间,并自动判断是否满足安全分析要求,提示给电站人员。

Patent Agency Ranking